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干货!如何选一只靠谱的基金?

近期市场依然是两个关键词,一是纠结,目前处于周期切换的关键期,既不能明确转向价值牛、周期牛,又不能重回大宽松的估值牛,只能继续震荡;二是切换,虽然低估值板块没有爆发绝对收益,但上证继续跑赢创业板,上证微涨,创业板微跌。

大势我们就不多讲了,逻辑没有明显的变化,今天继续给大家讲一个小专题,也是一个新的系列,就是基金。牛市中后期基金公司产品发的多,大家是很想参与,但又不知道怎么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基金本质上是你征战市场的武器。面对风云变幻的战场和对手,你需要挑选最锋利的武器来应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整个市场上一共有6762只基金,规模高达17万亿,其中优秀的基金不少,但不及格的基金更多,我们需要做的是筛选出能够帮你战胜市场的最顶尖的TOP1%的基金。

选基金其实就是选基金经理,我们寻找的TOP1%的基金经理有两种。

一种是全能型的,可以帮你应对任何情况下的市场波动,每年的排名不一定数一数二,但长期下来超额收益最多。这种基金凤毛麟角,是用时间酿出来的最稀缺的管理人,有时候找到也不一定能买到,如果买到,长期持有,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当然,在某些阶段,他经常会跑输同行甚至跑输市场,这是为稳定付出的代价。

另一种是风格型的,在某些适合自己的战场上绝对能以一敌百,但在有些不适合的阶段,也可能出现剧烈波动。这种基金比第一种多得多,每年的TOP1%排名上总会有很多新面孔,但这种基金你只能在特定阶段持有,在买入之前你需要先判断他是否适合接下来的市场风格。如果判断错了,今年的第1名明年也可能成为倒数,但一旦判断对了,你获得的收益要比前一种多得多。

在判断市场周期的基础上,选择全市场TOP1%的基金经理组合,再配合指数基金,几乎可以应对任何情况下的市场波动。此前我们的大量研究是在判断市场周期,但距离落地还差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你可以自己直接投资股市、债市,但熟悉我们的朋友知道,我们一直建议大家通过基金去落地这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我们这个系列研究的初衷。

我们希望帮助大家找到那些适合未来市场的TOP1%的基金,回答那些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用户提问:

科技股大牛市来了,我该买哪些基金才能搭上科技的东风?

如果风格转向2016-17那样的价值牛,哪些基金能够跑赢市场?

医药行业经久不衰,哪些基金经理比较擅长医药投资?

海外市场没法直接参与,哪些QDII基金比较靠谱?

非标产品不敢买,想买些债基,哪些债基性价比比较高?

不想操心去分析市场,想买只基金一直拿着,哪些基金值得投资十年?

…… 

简单来说,当你想要做任何一个类型的基金投资时(从行业角度来讲,医药、消费等基金;从权益、固收风格来讲,股票、债券等基金),我们都帮你筛选出最好的武器,也就是这个类型里做得最好的基金经理。

目前市场上选基金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通过一些单一指标进行筛选,比如选择历史业绩在多个历史周期中排名均靠前的基金经理。第二种也是目前最常见的分析方法,通过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持仓以及一些业绩回撤指标来进行比较综合化的分析。第三种是专业机构采用的计量模型,通过T-M、Brinson等各类模型对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进行归因,分析出基金净值的增长是来自哪里,然后对基金经理的择时、择股能力进行定量判断。

但实际上,第一、二种选择方式太过简单粗暴,而且由于目前基金数据的“不准确”和此类分析的泛滥,同类对比分析并不准确,导致筛选出来的基金好坏掺杂。

举个例子,关于同类基金排名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黑匣子。这个同类基金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在债券基金这个类别内,那么有20%股票持仓的债券基金和纯债基金放在一起对比,承受的风险不同,两者的收益也就不同,那么这个排名首先就失去了参考的价值,这也是各种基金网站排名不具有参考价值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同样股票持仓水平的基金,不同时间成立以及不同的持仓风格都会使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不一。以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来看,纯医药行业的基金表现比其他一些顶尖的非医药基金经理表现都要好很多,但这种短期的高收益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也并不代表这些基金经理未来也可以取得如此高的收益来在长期可以跑赢这些其他行业TOP1%的基金经理。

第三种方法也有问题,一是太过复杂,过于注重细节反而缺失了对基金整体的刻画。二是这类研究大多个人无法完成,市面上大家能接触到的多为券商的研究员所写,而券商研究员的收入来源又是公募基金,中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大家从此类报告中能够得到的都是“较好”而不是“最好”基金的推荐。而且人并非简单的机器,可以通过1-2年的数据就进行精准的刻画,这就对整个系统的容错率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今天想跟大家仔细聊一聊一种比较不一样的选基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回答投资者最关心的3个问题:

1、收益高不高?一只基金能否显著、稳定地超过同类基金经理及客观的对比指数。

2、风险大不大?基金经理的高收益是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还是通过高水平的投资获得。

3、是“运气”还是“能力”?风口上的谁都可以飞起来,但很多基金风口一过,净值就会摔的很惨。

核心的原则只有1个,就是以历史业绩为基础,选择出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然后剔除掉那些“幸运”的基金经理,然后再通过详细的指标对这些基金经理的持仓、投资风格进行定性,以方便为投资者未来投资时提供参考。

第一步是将权益类基金中大部分比较一般的基金剔除,以缩减筛选范围。最简单的衡量基准就是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平时我们说的沪深300是不包含上市公司的分红,而这部分分红实际上是应该被计算在内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就是考虑了上市公司分红的指数。

任何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在2-3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上,跑不赢沪深300全收益都可以直接被剔除掉。当然,像消费、医药这种市场行情长期好于沪深300的,就分别使用各自的行业指数作为比较基准。至于发行时间还不满1年的,因为数据不足,也在剔除之列。

第二步是剔除基金业绩“噪音”,进一步缩减筛选范围。所谓的业绩噪音,是指由于市场由于各类非基金经理的因素带来的基金净值上涨,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市场风格转变导致基金净值暴涨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牛熊转换,还包括各类行业由于外部冲击导致行情加速的情况,比如2020年前一只收益率与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收益率长期无异的医药基金,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医药股大涨,让这只基金的历史收益率超越了很多非医药的优质基金。

这类由于市场风格转换导致基金经理业绩出现极端变动的情况是大家在选择基金过程中最主要的扰动因素之一。

2、基金经理更换导致历史业绩失效

这种情况主要是老基金经理不再管理基金或者排名第一的明星基金经理让位给其他新人基金经理,这种情况下基金未来的业绩如何不能参照过往的历史业绩,因此也需要剔除。

3、基金大额赎回导致净值暴涨暴跌

一般基金由于小数点后取数的精度问题,一般规模的申购赎回不会对基金净值造成影响,但一旦出现大额赎回,由于四舍五入的部分庞大,就会导致基金净值暴涨暴跌,一般多见于机构定制的定开型债券基金。

这样你就获得了一个数量有限的初选基金池。

第三步是在初选基金池内进行排名和对比。剔除掉2015年牛市这个特殊情况,过去四五年,基本上TOP1%的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率是可以做到20%-30%,而TOP1%的纯债类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可以做到7%-9%。

而这中间经历了2017年价值风格明显股票牛市和债券熊市,2018年股票熊市和债券牛市,2019年以来又经历了成长风格明显的股票牛市和债券牛市,单纯从市场风格来看,TOP1%的基金经理业绩和波动率等指标已经非常稳定了。

这就是我们选基金的一个主要思路,下一期课程我们将会讲一下如何选择TOP1%的医药基金,大家可以关注。

(本文选自专栏《如是财富内参》朱振鑫博士撰写)

新浪理财大学携手管清友、朱振鑫等多位资深研究员共同打造的《如是财富内参》专栏,专栏包括市场热点实时解读、增加一些长期适用的深度专题性内容,增加一些行业、主题和公司体系研究,帮助大家构建价值化投资体系。

扫码立即试听/购买

订阅专栏可享优质增值服务

参与每年4次的季度策略会+年费财经课程包(5大投资品类、8门口碑课程免费听)+专属社群

内容体系:

1. 交易日10分钟音频《机构眼中的市场》:每个交易日,晚上八点更新,以机构视角,实时解读宏观经济与金融热点,帮你读懂政策逻辑及市场影响~

2. A股周报:每周日上午10点更新,全面总结市场主流机构及大咖观点,帮大家省时省力看懂市场。

3. 基金周报:每周日上午10点更新,定期分析基金市场,测评爆款基金,教你轻松选基金

4. 季度策略会:每个季度重磅,由管清友领衔团队成员,系统梳理当前市场大势,逐一解读热点板块,分析未来一个季度投资机会与风险。

5. 社群答疑+基础课程包:各领域研究院不定期空降,为大家及时解读突发政策,答疑解惑。系列基础课,年费专栏用户免费领取!

Tips:购买课程后,你的课程可以在“新浪财经APP-理财大学-已购”界面查看(微信内在“新浪财经公众号下方-理财大学-精品课-已购”查看)

小福利 :添加新浪理财大学小助手微信号,将有资格优先参与免费大师课,还有不定期送课福利哟!小助手微信号:sinalcdx06

创业板注册制24日开板,20%涨跌幅来了!开户紧抓上车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市中公募业绩亮眼,还有必要买私募吗?
开发了一个让众多知名基金颤抖的功能
161616基金好吗(混合型基金排前十的靠谱吗?)
9只基金今年业绩翻倍!五上热搜 “魔咒”还会应验吗?
学习 | 牛市怎么买基金?
我是如何装作一颗韭菜,混迹于牛市下半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