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进中举背后的真相

无论您远走何方

篇篇原创首发,无一转载

每一行文字都是来自作者心底的声音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这是中学语文教材《范进中举》里的精彩片段。每读到这里,同学们就会发笑:中举能把人给欢喜疯了?这也真成了拍案惊奇!

其实,如果把范进中举这一章节放回到原著《儒林外史》中去,逐一审视那个特定时代的儒生群像,我们就会发现,范进在科举道路上所经受的磨难还算不上真正的磨难,比他挫折多、状况惨、内心苦、屈辱深的,还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恰恰是改变范进命运的恩人,他究竟是谁?

《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夹枪带棒地对着范进骂道:“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得的。”胡屠户的话虽尖酸刻薄,但说的却是实情。这个宗师就是周进。

范进在进学时,周进是钦点的广东学道。考生交卷了,他将范进的卷子用心地看了,心里不喜:“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 本来他对范进的考卷是看不入眼的,但他有个心结,对年纪大的、面黄肌瘦的、衣衫褴褛的、屡考屡败的,总是要多看那么一眼,因为这类考生身上往往有着他周进的影子。所以,胡须花白、戴一顶破毡帽、走起路来瑟瑟缩缩、说起话来颤颤微微而且年纪已到五十四岁仍在孜孜以求考取功名的范进一出现在他面前,马上就唤起了他极大的同情心,于是他把范进的卷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渐觉此卷是“天地间之至文”,最终周进给他填了个第一名。

周进


周进何以如此厚待范进呢?

锣不敲不响,话不挑不明。周进起初的命运比范进更加不济,他一直考到六十多岁,依然还是个童生。他生活穷困潦倒,但坚信自己能科举入第,所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平日里一边教书勉强度日,一边参加一次次的科举选拔,可谁知,自己的学生都中了学,他还是一无所获,看不到一点点希望。

于是,就有一些儒生拿周进开涮,其中有个叫梅玖的秀才,说话可谓刀刀见血,剑剑刺心。这梅玖说甚话来?他对着周进念了一首关于“先生”的宝塔诗:

秀才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不揭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这首宝塔诗,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因为通篇都是对老童生的嘲讽,可以说是为周进这一类人量身打造的专属判词,除了周进尚不是“秀才”(而这又恰恰是他心中的痛、心中的结),其他哪儿哪儿都惟妙惟肖。——老实说,我读这首宝塔诗时,是替周进老先生羞愤出一身冷汗的。

不仅是梅秀才出言讥讽,还有王举人,大剌剌的一副傲慢模样,再加上一些好事者,在学馆、乡野传出许多冷言冷语,周进不得不关了学馆,随亲戚外出寻找其他生计。路过贡院,他不禁悲从中来,顿足撞墙,嚎啕大哭,一阵强过一阵,谁也劝不住,只哭的“口里吐出鲜血来”。后来还是众商人可怜他,出资帮周进捐了个监生,这样就可以越过秀才参加乡试了,随后中举、中进士,周进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起来。

由此,范进中举的发疯,与其说是偶然的笑料,不如说是必然的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读懂了周进的痛不欲生,也就读懂了范进的狂喜发疯。如果没有周进,范进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只有在胡屠户的谩骂声中度过余生。

今天我们回看《范进中举》以及它背后的故事,猛然觉得,科举制、功名利禄无非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映照出人性之善恶、世风之美丑,而讽刺与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把烂透了的东西全部丢掉,才能迎来一个澄明的世界。

2021年3月9日

扫描二维码 |跟我走吧

身体或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部编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真题测试
别看不起范进中举,知道他后来做了多大官吗?难怪他会乐疯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5)
李汉秋:《儒林外史》的现代启示
【青春语文•史丽芬整本书教学研究31】退可伏低做小,进可趾高气扬——以周进、范进为例探究《儒林外史》...
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文本解读《范进中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