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整本书阅读】孙宇曦:比刘项,晓英雄

关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的对比阅读,我认为,项羽才是真英雄

少年壮志

使始皇游会稽,是我第一次对项羽留下深刻印象,那句“彼可取而代也”,带着睥睨天下的傲气,有此等胆魄,何愁没有一番大作为?

同样见到始皇帝的。还有刘邦。却只是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实话,在气势上,刘邦就已经输了,只不过是太息罢了。

而在《史记》中提及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但在“常有大度”后呢,是“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为人之不庄重,甚至是有些下流了。不要说什么“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是因为“常有大度”。如此这般。那么刘邦的花销只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称得上是不孝了。

同样年少轻狂的还有项羽,文书典籍,兵法剑术,均不肯竟学。更是失天下的潜在原因,然其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更胜于邦也。

揭竿而起

项羽的起义过程,在史记中,描写得较为简单,斩郡守,夺官印,屠其府,慑其人,集其吏,,谕其事。得江东子弟8000人,就此开启征战之路,干脆,却足见其勇武。

而刘邦就比较复杂了,先来的就是一大串的铺垫,什么卧蛟而育,容貌异人,身有云气,股有黑子。甚至还专门用始皇衬托,谓其“东南有天子气”,东游以压之,这就有些不靠谱了,祖龙陛下五次巡游,年少登王座,平几端乱祸,勒功铭刻何其多也,竟被拿来衬托这样一个人物。况且,总是始皇在意东南天子气,高祖有何以自疑?仅仅是斩白蛇吗?再者,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长往而得季。”吕后能得季,为何始皇不能?可见是胡诌了。竟也诓来了那么多亲附者,也罢,起义套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也就不说什么了。

以上是高祖他老人家起义前的一系列造势,然后才是真正的起义过程。刘邦不是如项羽那般亲自斩郡守,集子弟而起义的。刘邦回沛县是萧何,曹参的主意,他不是主动;沛县的县令是沛县父老子弟杀死的,刘邦未曾动手;沛县县令的官职更是因为萧曹二人的推举以及一系列的封建迷信活动,而刘邦本人更是推辞是假,怕死是真;甚至最后召集子弟的人,都不是沛公。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算是英雄呢?

用人?还是被用?

项羽起事初期,奉主楚怀王,然怀王与羽孰为主,自不必言之。怀王更像是竖起的一个靶子,负责名正言顺与吸引目光。

想破釜沉舟,收服降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一个敢字,看出早期项羽以武服人,未使其心服也,但却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收服。而在垓下之战时呢?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真正的心服,真正的以死效忠。

反观刘邦。自起义初起,他才是被萧曹等人立起来的靶子。身负多种异象天命,再没有比刘邦更光耀四射的挡箭牌了。或许有人要问,同为挡箭牌,为何怀王被杀,刘邦践祚?这其实是项羽的一大败笔,本以怀王为主,自有人来归顺,不要命的冲锋陷阵。但项羽却杀了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得了天下,霎时间万众瞩目,成了天下的眼中钉。无人不欲拔之而后快。反观萧曹,恭恭敬敬的供着这个靶子,又有出谋划策,仔细看高祖本纪。再结合其他史料。就会发现,之后的功臣,大多是在当年在沛县把刘邦扶起来的人。如萧何,曹参,樊哙等。就是那淮阴侯韩信,也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可不是沛公月下追韩信。至于为何萧曹不称王?首先,沛公在明面上是主,也是积累了一定人气的。不能轻易动之,有项羽为鉴。其次,杀主上位这个名声可不好听,人这种生物,一为名,一为利。为一时之利,背千古骂名,得不偿失。毕竟,最后哪怕不做皇帝,萧曹等又何尝不是无冕之王?毕竟弄死韩信的是萧何,留下的成语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不是成也萧何,败也沛公。不在首位,却左右生杀大权,岂不美哉?有此三者,萧曹何必杀沛公而自立耶?

美人如斯

在项羽这里,有一个美人比较出名。没错,就是虞姬。虞姬出现在垓下之战中,来历不明,其他史料有载,虞姬在《垓下歌》后,犹和一曲:“汉军已掠地,四面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后自刎。有美人倾心如斯,亦可见项王英雄气概。而在这里亦有人诟病,言及项王兵败之时,眼中只有美人与宝马,气量狭小。但一个人对一匹马如此珍视,对人又怎会凉薄?有美人甘愿为之赴死,又怎会无人为之效命呢?毕竟在那样的时代,虞姬被俘最大的可能就是收归沛公的小后院。日子绝对差不了,又何苦赴死?至于沛公凉薄与否,暂且不言。

在看沛公和他的美人,嗯,也就是吕后。吕后算是高祖的糟糠之妻,陪着高祖历经磨难。然而,就因为吕后年纪大了,便夫妻关系疏远。更因为喜欢戚姬的年轻貌美与所谓赵王“类我”。便欲废掉孝惠,改立赵王,若不是商山四皓一事,这孝惠帝一位,便另有其人了。而纵是如此,刘邦对戚姬的宠爱终是埋下了祸患,闹得刘邦死后后院起火。

让我们回顾《史记》看一下这场火。

一: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求戚夫人,而召赵王~赵王少,不能早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这是受害者一:赵王如意

二: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这是受害者二:戚夫人

三: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因病。岁余不能起,孝惠以此日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这是受害者三:孝惠帝盈

以上三者,虽居吕太后本纪,然观其事,非吕氏之乱所致也。盖因沛公生时,幸戚姬而疏吕后也。况惠帝,吕后亲子也。为其所殃,受其所害,可叹也。

这样一个连家事都处理不好的人。怎么称得上英雄呢?

华宴鸿门

终于到重头戏了,《鸿门宴》,来了

《鸿门宴》中,项羽可谓是倒了大霉。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家叔父胳膊肘往外拐,把他坑的不轻。本应击杀刘邦,却因为多了一出提前请罪,下不来台。更是因为碍于内心因素,没有听从范增的暗示,而放过刘邦。让我们细看《鸿门宴》。

首先,项伯。叔父大人小间谍做的不错。一面给沛公通风报信,一面又在项羽处为刘邦讲情。可以说是为了张良在项王处使足了劲讲情,也有可能是为了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不要看不起约为婚姻,君不见信陵君,窃符救赵,姻亲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吗?那么,最大的一部分原因呢?让我们来看陈仁锡的一段话:“伯之二于羽,以羽之王章邯也。项梁,羽季父伯亦羽季父。邯杀梁而羽王邯,伯之心始寒矣。”是这样了。项羽虽然勇武,做人确实有些失败的。

其后,范增,项庄。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重要情节中,范增为谋者,项庄为实施者。上面一开始,也提到了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先生这时怕是已经气急败坏,才想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招。到宴后沛公逃跑,还送他一双玉斗,更是气血翻涌,欲杀之而后快了。所以才会有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吧。而他老人家,接下来更是一路倒霉。到最后,因为陈平的离间计,走彭城,疽发背而死。

再看,项羽。傻孩子鸿门宴智商怕是有些下降,更多地是因着所谓情谊所囿,到现在我都想拍死他,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开始优柔寡断了呢?还直肠子。人家刚说了两句辩解的话,他就心直口快的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得把自己人给卖了,要知道鸿门宴后还有一个情节: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失去了这么主动间谍,糊涂啊!也正因为掉线,才导致了樊哙闯帐捞沛公,张良断后得退身吧。沛公都跑了,还不知道把张良扣下,属实败笔。

让我们最后来分析一下刘,樊,张三人(有种刘关张质感莫名)。刘邦除了请罪之外,也没啥大动作(整个高祖本纪也没见他有啥大动作)。最后撤离,都是拿上厕所做借口。而樊哙闯帐一举,可谓勇武。奈何是为了那么一个不争气的主子。张良更是在鸿门宴中作为关键角色,是他收到了项伯的消息,告诉沛公应对之策;也是他察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出请樊哙闯帐,留侯不愧是留侯。纵观《鸿门宴》,可以说,刘邦是臣子们捞出来的。

情义轻重

刘邦,项羽两个人总有危急时刻。而反应截然不同。

项羽,垓下之战可谓其壮烈,得乌江亭长相助,何不渡之?伺机而后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奈何,项羽心中满是被情义所围,8000子弟随而出江东。静一人不得还。脸面何在?心中有愧否?这才是项羽自刎的真正原因吧——因为愧疚。

再看刘邦。有两次比较重要的危急时刻。一次败走之时,多次将孝惠帝鲁元推下车,毫无父子父女之情。卑鄙如此。若不是夏侯婴多次将孩子扶上马车,可能已经没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了吧?另一次更是千古留名,留的也是骂名。项羽俘获太公,欲烹之,以威胁沛公。而沛公的反应呢?若是太公成了肉羹,你应该分我一杯。属实令人心寒!

如此看两人气度,孰为英雄,高下立见。

这就是我的观点,项羽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孙宇曦: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知识贴】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行为性格相貌 析汉高祖刘邦看知人三要
皇帝传记:03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上)
刘邦:饭局之王
《鸿门宴》 课件69张优质教育课件PPT
揭秘刘邦与项羽的复杂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