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教师资格科目二常考知识点——遗忘的原因

一、考情

从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近几次考试可发现遗忘的原因这一知识点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考频较高。考查题型多为单选题、辨析题,主要考查对每一种遗忘原因观点的理解。因此,关于这一重要知识点大家在备考时要先识记概念,再进行理解,以便我们顺利通过考试!

二、知识点详析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记忆的最大变化是遗忘。关于遗忘原因的理论探讨主要有:记忆痕迹衰退说、干扰抑制说、同化说、动机说、提取失败说、现代信息加工。

1.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1)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2)主要观点: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在人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会在神经组织中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

(3)启示:及时复习。

2.干扰抑制说

(1)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2)主要观点: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3)举例: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总是首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3.同化说

(1)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主要观点: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3)区分:他认为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中, 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时总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 后者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4.动机说(压抑说)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2)主要观点: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该理论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他认为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记忆使病人感到痛苦而被人为地压抑到潜意识中。

(3)例子: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遗忘(考试时常常发生)。

5.提取失败说(线索依赖理论)

(1)代表人物:图尔文

(2)主要观点: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提取失败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对信息的提取就像我们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我们不知道它的书名、著者、检索编号,虽然它放在书库中,但我们也很难找到它。因此,在记忆材料时,我们尽量多地记住材料的其他线索,会帮助我们在需要时较容易地提取。

(3)例子:“舌尖现象”、提笔忘字。

6.现代信息加工

主要观点: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把遗忘看成是双重的过程。瞬时与短时的遗忘是衰退或消退原因引起的存储性障碍;长时记忆的遗忘是干扰机制引起的提取性障碍。

三、总结

四、试题演练

1.许多人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2.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3.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排除在外,因为它们可怕、痛苦或者有 损形象,这个观点体现了遗忘的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排除在外,因为它们可怕、痛苦或者有损形象,这个观点体现了遗忘的(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早上的学习受到倒摄抑制的干扰,晚上的学习受到前摄抑制的干扰,早上和晚上受到的抑制是单一抑制,中午既受前摄抑制也受倒摄抑制,因此受到双重抑制。故本题选择C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记忆

2.【答案】D。解析: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把遗忘看成是双重的过程。瞬时与短时记忆的遗忘是衰退或消退原因引起的存储型障碍;长时记忆的遗忘是干扰机制引起的提取性障碍。故本题选择D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记忆

3.【答案】C。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人们为了减轻心理不安,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去回忆那些引起特别痛苦体验与感受的事件或者以某种方式有意地歪曲他们,使其不再出现。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因为不想记导致的遗忘,是由于我们对动机的压抑而导致的。故本题选择C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资格考试:遗忘的原因-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2020《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备考:遗忘的原因
如何理解“遗忘现象”?
为什么记忆如此短暂:学习的原理与方法:增强记忆 克服遗忘
基础心理学 第四节 记忆
基础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