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地上马调水工程隐含多重风险


 多地争相谋划调水工程隐含多重风险,上下游、河两岸之间水事矛盾时有发生

 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陷入困境

 国际环保界公认的生态红线是30%的河流天然水量利用率,而黄河的开发率一度超过70%


  瞭望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城市发展需求,多地争相谋划上马引调水工程,以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最为积极。专家提醒,要警惕调水工程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风险,理性决策引调水工程,特别是要注意从根本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布局中充分尊重自然资源分布规律。
  
在建已建引调水工程数量惊人

  作为调节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之一,长距离引调水在满足缺水地区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用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调水工程开展的密集程度、调水量之大、调水线路之长和投资数额之巨已相当可观。


  记者走访了河北、山东、陕西等省份,各地都有在建或规划中的大规模引调水工程。

  •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继2009年投资7000余万元建引黄入邯输水工程后,又规划了跨越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线路总长482公里,总投资40多亿元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 山东省为解决青岛、烟台等市的用水需求,计划对70多座引黄涵闸进行改造加大引水力度,并规划了60余个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有陕西“南水北调”工程之称的引汉济渭,在筹备多年后也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为解城市之渴,大大小小的引调水工程先后上马,如黄河、海河流域的“引黄济青”、“引黄济晋”、“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据水利部黄委会水调局副局长裴勇介绍,黄河流域大大小小各类引水工程繁多。除了缺水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丰沛的长江和珠江流域近年来也纷纷调水,“引江济太”、“引江济汉”、“千岛湖引水工程”等已铺展开。
  
  据粗略梳理,这些工程少则耗时数年,铺设管线数十公里,投资数千万或上亿元;多则耗时数十年,管线长度数百公里跨多个省区,投资数十亿元。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随着调水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带来了调出地水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而外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调来水与当地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近年来人口大量快速地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城市工业超速发展,导致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张孝德等专家认为,过多的引调水工程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发展并未严格遵守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城市扩张未受到资源环境的有效约束,贯彻“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密集调水致水事矛盾频发
  
  各地密集上马的引水工程导致上下游、河两岸之间水事矛盾时有发生,河北与山西两省就有一些长达近十年的争端。
  
  漳河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在经过区段成为河北、河南两省的界河。漳河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9%的邯郸意义颇大,为其提供了80%的地表水。因山西打造大水网工程,下游入境水量大幅减少。其中,建在浊漳河上游的淜头水电站一年引走1.5亿流量,使对漳河水依赖度高的邯郸受到限制。山西还在漳河上游规划了3.4亿库容的水库,河北河南两省都反对,自2008年起连续8年向有关部门反映,至今未找到妥善解决方案。
  
  事实上,随着水资源对地区发展的限制作用逐渐凸显,对水的争夺已成为普遍现象且不断升级,一些水事纠纷甚至演化为群体性社会事件。

  • 几年前,湘江上游广西和湖南的两个县就因争水发生规模械斗。

  • 2009年,渭河干流凤岭阁河段产生陕甘省际水事纠纷,群众矛盾激化,历时一年半才得以解决。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通常投资数额很大,也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有专家说,一些调水工程尽管经过多方论证,但建成后发挥的效益却未达到预期目标。如引黄济青工程,由于引来的水成本高于当地开源和节水的花费,在价格问题上引发了争议,工程利用率不足40%。
  
  河南、河北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省份也反映,南水北调水价偏高。如邯郸的分水口水价为2.7元,加上污水处理等各项中间环节,成本超过5元,而邯郸目前的生活用水价格为3.75元。河南省水利厅数据显示,南水北调分给河南的指标是每年37亿立方米,截至2015年10月底只用了8亿立方米,安阳、漯河等市完全没用,除配套工程管网不到位外,关键是价格因素,与均价0.2元的地表水相比,用水大户缺乏使用的积极性。
  
  “应该说是当地水水价太低了!”河南省水利厅调研员、节水办副主任焦建林说,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多为两三元一立方米,仅够管理和维护成本,价格机制的缺位导致节水往往停留于口头,进而引发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将比较成本高的引调水置于尴尬境地。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2012年河北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共有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其中漏斗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7个。
  
调水并非万能钥匙
  
  “调水成了万能钥匙,似乎水调来了,就可以继续粗放的发展模式。”水利部水规院总工朱党生等多名专家都认为,调入区往往是高耗水行业多,一些地方政府将调水作为发展的灵丹妙药,“一些地方领导有干大事业的冲动和愿望,但如果不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资源环境管理的约束机制不落到实处,就会出现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问题。”
  
  张孝德表示,“河流自身是有生命的,自然资源分布也有规律,过度人为干预和改变资源分布状况,对生态的破坏几乎是不可逆的。”大范围调水会改变河流的水流、生物多样性、河流的连通性和水文过程等。以黄河为例,30%的河流天然水量利用率是国际环保界公认的生态红线,而黄河的开发率一度超过70%。
  
  水利部水规院副院长李原园强调,人们对空间均衡存在认识误区,动辄以水资源分布不均制约地方发展为由大力推进引调水工程,“事实上,并非要追求每个地方水资源都一样地均衡,而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确定发展基调。”
  
  朱党生说,目前,不少地方的发展与资源禀赋条件不相匹配,尽管工业园区已有水资源规划的要求,但并未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城市开发利用强度没有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建议,通过将生态文明纳入党政干部考核体系等措施,使上述情况得以逐步缓解。LW


记者丨褚晓亮 张军 李晓玲 双瑞 王大千 李思远 董建国 

刊于《瞭望》2016年第15期

原题《多地上马调水工程观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为什么一定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北京地下水水位已连续5年实现回升 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南水从此润北方
雄安如何科学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
南水北调:汩汩南水 奔流北上
在历史的“水”中感悟北调的“南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