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沦》独特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和他的创造社同道们选择的是以内心情感的表现作为主要的写作方法。他们的作品多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个人自剖色彩

       而作品的叙述视角多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形象也多有作者的强烈投影,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所以,一般文学史论者把这种小说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开创者与成就最卓著者。“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端,是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种文学风格。

        郁达夫早年创作的《沉沦》就是这种风格小说的典型作品。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留日学生,在留学的日子里,他深感祖国的落后贫困,并常陷入个人的性苦闷,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充满着偏激的愤怒,甚至表现出一些变态的心理。在主人公的思想中,祖国的孱弱落后。与个人的肉体痛苦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主人公的痛苦和怨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最后,主人公在绝望之中蹈海自杀,以他的不幸结局向那个时代提出了强烈控诉。

     《沉沦》以大胆直率的表现方法,真诚而充分地袒露了主人公隐秘的“性”心理世界,显示了作者对于封建礼教道德的反抗与批判以及对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作者强烈的主体情感融注在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同题小说集问世后.因其描述的“露骨的真率”,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评论,毁誉参半。它的强烈突出的个性解放思想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家】注入文字的忧伤目光(说文)
文学框架脉络|现代文学20年代——小说脉络(2)
为艺术派小说
《沉沦》读后感
郁达夫《沉沦》论文
【郁氏文化】抑郁、自卑、多愁终将变得更加沉沦 --郁达夫短篇小说《空虚》赏析 (文/郁光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