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崂山书院游记5】寻根劳山书院

劳山书院,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大门居中,东西夹以房,直北讲堂三间,堂右耳房,左为夹道,堂后楼,楼后台,房均五间,堂楼房俱有两厢。”为乾隆五十二年知县叶栖凤创建。同治十一年,知县林溥重修劳山书院。林溥作《修劳山书院记》一文,叙述了重修劳山书院的经过。书院所在,其或时人皆知,县志无载,只简言“在县治东”。蓝水《崂山志·人物·名宦》之“叶栖凤”条言,叶栖凤“于劳之太和观建劳山书院以课士,教育规章一遵白鹿”。又有崂山文史录劳山书院位于鹤山之北、即墨市东部之皋虞一带。因其建于崂山之余脉,故称劳山书院。 

 

        那么劳山书院到底在那儿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根据即墨县志记载“在县治东”,显然此书院在县城范围之内,不可能东到太和观或皋虞。最近偶尔得到一份即墨古城的地图,细细查访原来劳山书院就在即墨脚底。车流人流日日不息,皆匆匆而过,无人驻足侧耳书院犹在的朗朗读书、无人体味其厚重的时间之香。

        劳山书院位于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对面,从其周围布局来看,书院所在地为古城即墨的教育重地。书院东侧为圣庙,原圣庙供孔子像位及七十二弟子牌位;名宦、乡贤祠建立其旁,庙有大门石坊额书“圣门”,为明御史蓝田所书;又东为古之学署,为教育的管理机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书院西侧为鸭湾,名鸭绿池,水光明漪、岸柳摇翠。传说池中青蛙不敢鸣声,恐扰童公断理民情。诚奇事也!书院南为古之考院,即学生考试之所,目前已为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校址,也算是得其所哉!再南有万寿宫、文昌阁,文昌阁上供魁星神,右持笔、左握卷,要把书院的优秀学子点个状元。另其周围尚有男女万字会等慈善机构,尚有遗存!

      观古之教育机构可谓全矣,既有管理机构之学署、又有学习之书院、有考试之考院,还有圣人孔子、文昌大帝护佑,在此读书焉能不出经世之才,即墨出了著名的“周黄蓝杨郭”也不足为奇了!

   几近兴废更替,劳山书院今天已看不出任何痕迹。最近即墨古城的改造工程进程已过半,可惜原劳山书院的旧址只建起了文庙而不见书院的影子。书院无语,流逝有音!站在书院遗落的黑黑的院墙边,感觉仿佛书香已浸透到每一块砖、脚下的大地也录下了当年朗朗的读书声;时间透入了空间,空间承载了时间,劳山书院之历史已感怀在心,如在身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崂山景区--崂山诗词
郭廷翕与《桑梓之遗》
即墨各村庄的来历,看看你家是怎么来的
第三章 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5
【话说即墨古城】陈海波:即墨石家胡同
胡峄阳的生平和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