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玉器用料特点和常见玉料辨识(下)
【历博讲坛】“玉器与早期中国”系列讲座”——学习笔记(三)


历代玉器用料特点和常见玉料辨识
辛礼学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

《山海经·五藏山经》中记录了447座山,其中182座产玉。

玉石鉴定标准

2020年12月1日起由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和田玉鉴定与分类》(GB/T38821——2020)正是实施。

其中国标和田玉的八种色系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翠青玉。

国标中没有红玉,没有红玉,没有红玉。和田玉只有红皮的籽玉,即使是全红的也是次生致色的籽玉,没有天然红色的原生和田玉。不要再拿着人为染色的红玉当作宝贝了,更不要见谁都显摆,丢人呐!

中国闪石玉矿的分布

我国目前已知的闪石玉矿床或矿点有20多处:

新疆:南疆昆仑山(和田、玉田、且末、若羌等)

北疆:天山玛纳斯

青海:格尔木、芒崖、都兰、祁连

甘肃:临洮

西藏:藏南(日喀则、那曲、昂仁、拉孜、萨嘎)

四川:汶川、石棉

云南:盈江

辽宁:岫岩

河南:淅川

江苏:溧阳

江西:兴国、弋阳

福建:南平

广西:陆川

台湾:花莲

贵州:罗甸

新疆和田玉

1、新疆昆仑山北麓,从西到东,长约1100公里,断续分布有几十个矿点。

2、和田玉可分为山料、山流水、籽料和戈壁料。籽料的形成有次生和原生说。(以后会详细说)

3、和田玉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等。其中以前三种为主,可称为基本色。

4、和田玉总体来讲,质地比较细腻,油脂光泽较强,温润感好,质量比较高,与各地闪石玉相比,不愧为精英。

新疆和田玉最大的特点是润白。

甘肃玉

产自甘肃境内一类透闪石玉的笼统泛称,现在较明确的出产地点主要为榆中县、临洮县交界处的马衔山,以及甘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

甘肃玉的成分主要为透闪石,含量最高者80%左右,油脂性强,大部分不透明,色泽以黄、绿、青色为主,少量为白色,通常泛有大面积糖色,此为三氧化二铁的藻丝状纹(俗称蚂蚁脚),玉料外表多包裹一层白色或黄色的风化皮。

河南安阳殷墟、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代遗址出土玉器中有不少内部散有褐色蚂蚁脚的黄、绿色透闪石玉,应该源自甘肃。

在今山西侯马及其周边地区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遗址上就出土了大量与甘肃玉质地极其接近的各类玉器、盟誓辞文玉片和玉料。尤其玉料,除切割、打磨的加工痕迹外,确与齐家文化玉料非常接近。

四川汶川龙溪玉

龙溪玉又称岷玉。位于离成都市北约250公里左右的龙溪乡所产的一种玉石。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岷山,江水出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岷。”据《汶川县志》中记载:“龙溪乡马灯的变质岩中产绿玉和白玉。”5000——3000年前,古蜀先民制作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玉器的原料就产于此。

四川汶川产的软玉,透闪石含量可达98%,含2%方解石。鲜艳柔和的油脂光泽,微透明者已用为玉石料,并有产品上市。龙溪玉由纤维桩的透闪石组成,具有良好的猫眼效应,适合于戒面、耳钉之类的小件制作。

玉石颜色有淡黄、米黄、淡绿、黄绿色等。

早在2300年前的战国晚期,玉矿就已枯竭。30多年前,拳头大小的尾矿业已不见。

岫岩闪石玉(河磨料、老玉)

辽宁岫岩闪石玉

1、长期以来,人们只知岫岩产蛇纹石玉,而不知还产闪石玉。经近些年来的深入研究,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及红山文化等,其主要玉料就是用的岫岩闪石玉。因此,岫岩闪石玉是我国开采利用最早的玉料,是中华玉文化的开路先锋,堪称“中华第一玉”。

2、岫岩闪石玉按质地可分两类:一是山料(当地称老玉);二是籽料(当地称河磨玉)。其籽料与和田玉籽料有所不同,发育很厚的外皮,块头一般很大,几十公斤为多,最大者可达几吨。

3、岫岩闪石玉的颜色主要有黄白色、黄绿色和绿色,黑色较少,白色更少。总体色调与和田玉有明显区别,而与红山文化玉器总体色调十分吻合。

青海料(昆仑玉)

1、青海格尔木闪石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据新疆若羌约300公里,与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密切的联系。

2、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有少量山流水料(山坡料和沟料),未见籽料,因当地更加干旱。

3、青海格尔木闪石玉按颜色可分为白色、灰白色、灰色、翠绿色、灰紫色,其中翠绿色和灰紫色是特有的,与新疆和田玉不同。

4、多数青海闪石玉透明度较高,经常有“水线”纹,局部透明度不均匀。常见有“石花”和絮状物,可能与含较多的硅灰石杂质矿物有关。

5、青海玉的结构比较均匀但颗粒度稍粗,质感不够细腻而略显“嫩”,主要呈蜡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油润感。总体质量比和田玉差。

青海料(昆仑玉)最大的特点是水白。

梅岭玉

江苏溧阳小梅岭闪石玉成因类型与和田玉相同,属接触交代型闪石玉矿床。

梅岭玉的颜色主要呈白色至灰白色,少量呈淡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泽,油润度稍差。

1992年梅岭玉的发现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古玉料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人提出良渚文化玉器的预料来源可能为小梅岭。但从良渚文化玉器的结构特点比较复杂,常具有斑点状、角砾状、斑条状等特征来看,很难对上号。

小梅岭玉目前市场上比较少见。

台湾花莲玉
花莲翠玉,也叫台湾玉,主要产于台湾花莲县寿丰乡及秀林乡西林二地。
花莲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阳起石,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残留下来的铬铁矿,因此透光观察可见到大大小小的黑点。
花莲玉可分为普通玉、蜡光玉和猫眼玉三种。
普通玉呈艳绿、绿、绿带黄、暗橄榄绿等色;
蜡光玉呈淡绿带黄或淡绿带蓝两种色彩,油脂光泽较强;
猫眼玉呈黄带绿、棕色和黑色,具有特殊的猫眼效应,其原因是由于受定向构造应力作用而发育一组平行的纤维桩晶体。
花莲玉是台湾3000年左右的卑南文化玉器的玉料来源。
俄罗斯玉
俄罗斯玉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仍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而俄罗斯玉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质量较好,白度远远超过和田玉,但稍微发干,颜色比较统一,因而为人们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替代品种,而且有山料、山流水料和籽料,但白色氧化皮较厚,皮下的糖色多呈黑褐色,颜色较深,与白色界限也较清晰,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最好的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玉料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玉大体相似,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5至6.5之间。
俄罗斯白玉山料属原生矿,表面粗糙,多见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多棱角而呈不规整块状。主要产出有:贝加尔湖新坑,老坑的糖白玉,以及白皮白玉、灰皮白玉。
俄罗斯白玉山料的透明度多数较差,呈不透明——微透明状。玉里面的云絮状纹理呈团块状,更显混浊感,部分的粥样模糊状是其独有的特征。它的结构“冰点”明显,并且比较大,灯下能见玉质中夹杂的“蟹爪纹”。
俄罗斯白玉山料由于晶粒的粗细,排列不够均匀,透闪石含量不稳定,质感不够细糯,而显得有些“刚”,雕刻中容易产生崩口、崩点,而显现出暴性。
俄罗斯白玉的块度较大,白皮料、灰皮料多“碎裂”、“僵块”、“糟头”,必须用切割的办法“去僵”、“去糟”,剖净,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率。部分质地细腻,白度较好,呈微透明状,品质上乘。
俄罗斯白玉的切割,越往中心玉质越细腻——这是俄罗斯白玉的又一独有特征。
俄罗斯玉最大的特点是僵白。
韩国玉(韩料)
其主要产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产于当地的蛇纹岩中,多显青黄色和棕色。脂粉不是很好。韩料的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点,硬度大概是5.5左右。不是狭义和田玉,应该是广义和田玉。韩白料是透闪石,因此符合国际JADE的称谓,鉴定下来的证书是:“和田玉”白玉;折射率:1.60;密度:2.95;油份外观:高于青海料,抛了光与和田山料相仿;但闪青闪灰的较多,真正白度较好的,抛亚光油份不输和田料。
韩料纯净无杂质,利用率高,适宜作瓶、炉等大件。
韩料比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密度差,分量轻、厚重感不足、不耐看。
韩国玉(韩料)最大的特点是黄白。
贵州罗甸玉
和田玉(软玉)家族新成员,产于贵州省罗甸县,近几年开始慢慢被广大和田玉爱好者所熟知,市场上开始涌现。
罗甸玉组成软玉的透闪石结晶粒度细小,呈纤维桩和片状。结晶体呈放射状、束状、毡状交织,结构致密,其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初步的研究表明,与我国新疆和田玉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
罗甸玉石常见到的都为石料(山料),颜色白中带灰,部分纯白色,少量淡绿色,极少的黄色。对于山料感官为光度好,油润度不够,表面干涩。经加工后雕件成品来看,白度尚可,有骨瓷感。透明度稍差由透光度弥补,抛光后有油润感。
罗甸玉最大的特点是瓷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为和田玉(总59篇)
和田玉的知识有哪些?
玉器判定根本学问
古方先生古玉知识问答
和田玉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都源自透闪石家族
和田玉收藏中的“李逵与李鬼”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