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辨》学习笔记节选(十三)

敬启者:

未关注积祥轩公众号而谎称粉丝加好友求鉴定古玉者,一经发现直接拉黑!!!
长按此二维码关注积祥轩公众号

由于原著并未配图,故文章内所有配图均为我结合自己多年古玉学习心得而作,如有误导实属水平有限。

男女老幼之别
今见出土之玉鸠杖首,知其为老者所用;㻡觿等佩,知其为童子所用;圭璋琮壁,知其为王公所用;鱼佩系壁,知其为士庶可用;若环佩琼瑶之类,知其为妇女所用;更有琮壁𤪌𤨙等极小者,则知其为夭寿含殓所用。此不可不辨者也。余存一白玉𤨙,遍体牛毛纹,其大异常,一望而知其为三代物,惜少刀工,被及门高六吉索去。
积祥轩藏  白玉鸠杖首
参考文章:古玉收购记录(十一)——白玉鸠杖首
如今看到出土的玉鸠杖首,知道这是老人用的杖首装饰;

故宫藏  战国青玉鸟形杖首
㻡、觿等,知道这是孩童佩戴的;
积祥轩藏  白玉龙首纹觿
圭、璋、琮、壁,知道这是王公贵族所用的;
故宫藏  汉代玉镂雕谷纹“长乐”壁
鱼佩、系壁,知道这是士人和普通百姓用的;(据文献记载,至元代时,官府明文规定庶人不得用玉,这里作者所说百姓用玉应指商人阶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平民百姓。明代以后,普通平民百姓才使用玉器)
故宫藏  宋代青玉浮雕蟠螭勾云纹壁
若是环、佩、琼瑶一类的美玉,知道这是女子所用;
故宫藏  宋代青玉蚕纹环
还有琮、壁、𤪌、𤨙等小型玉件,则知道它是夭折后随葬用的。(对于此观点,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没有考古发掘证据表明琮、壁、𤪌、𤨙等小型玉件为葬玉。)
故宫藏  战国青玉云纹扁勒
积祥轩藏  白玉云纹勒
参考文章:古玉收藏鉴别解析——白玉圆𤨕
这些都不能不搞清楚。我有一件白玉𤨙,遍体牛毛纹,形体非常大,一看便知是夏商周的古玉,可惜缺乏刀工,后来被弟子高六吉要去了。
贵贱之分
古玉,以圭壁琮璜等为上,次则祭器环佩,再次则零星小件者,是三代之琀玉也。至秦汉以后,以印章符杰为上,殉葬有用玉押者。玉押即玉版也,长数寸,体厚异常,以美玉为之,以围腰间可保尸之上体,如鼻塞、眼压、乳压、压须、压脐、夹肘之类次之,下体之粪塞阴塞之类又其次也。
故宫藏  战国黄玉蚕纹壁
古玉之中,以圭、壁、琮、璜等为上等品,其次是祭祀用具环、佩,再次是零星的小玉件,也就是夏商周的琀玉。秦汉以后,古玉以印章、符节为上等品,
故宫藏  汉代“刘匽”辟邪钮青玉印
积祥轩藏  白玉螭虎纽印
参考文章:古玉收购记录(十二)——白玉螭虎钮
殉葬有用玉押的。(非元代玉押)玉押就是玉版,长几寸,非常厚,用美玉制成,围在腰间,可以保护尸体的上部。像鼻塞、眼压、乳压、压须、压肘、夹肘之类的葬玉,此等;尸身下身的粪塞、阴塞之类的葬玉则再次一等。(葬玉无论从材质、工艺、价值都无法与生前所用玉器相比较,故其价值不高。至今也是如此,比如香港拍卖公司,经常会有超千万元成交价的战汉时期古玉,唯独汉代口含玉蝉等葬玉的拍卖价格只有几万元,甚至流拍。)
水坑火坑干坑之比较
古代帝王之陵寝,其穴宽大,含殓之玉亦多。穴空,地中之水易于灌入,故名曰水坑。穴中有地火者,名曰火坑。穴中无水火者,名曰干坑。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玉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以浊气太重之故;火坑不如干坑,以裂痕太多之故;干坑即无此弊。若论盘功,水坑较易于干坑,干坑较易于火坑,此不可不知者也。按干坑水坑,初出土时,玉质皆松,以刀试之,有直同花乳石者。俟盘出后,以刀划之,坚不可破。故琀玉之新出土者,不问其质地之硬软,但视其刀工色沁之老嫩耳。
故宫藏  汉代青玉工字形佩
古代帝王的陵墓,墓穴宽大,随葬的玉器十分丰富。由于墓穴空旷,地中的水容易灌入,因此称“水坑”。墓穴中有地火的,称“火坑”。墓穴中没有水火的,称“干坑”。水坑玉多斑点,好像被虫蛀过一样;火坑玉多裂纹,好像石灰;干坑玉色泽枯槁,有土锈斑痕。这三种玉盘摩时间长了,都可以复原,但水坑玉不如火坑玉,因为它污浊之气太重;火坑玉不如干坑玉,因为它裂痕太多;干坑玉就没有这些弊病。如果讨论盘玉的功夫,水坑玉比干坑玉容易,干坑玉比火坑玉容易,这些不应该不知道。附:干坑玉、水坑玉刚出土的时候,玉质比较疏松,用刀雕刻,就好像雕花乳石一样轻松。等到盘活之后,再用刀雕刻,就坚不可破了。所以对新出土的琀玉,不必考虑其质地的软硬程度,但一定要注意它的刀工和色沁。
故宫藏  汉代玉猪
玉出土之软硬
玉入土中年久,其质即软,如不软,则色不能沁。至出土后,亦有硬软之分,硬者易辨,软者形同枯骨,或如瓦砾。此皆由地气燥湿所致,见者多不能辨。每见一器,一半软一半硬,硬者以刀试之,不能入,软者以指甲划之,即碎如泥土,但盘之日久,则软者亦坚不可破,此不可不知者也。
故宫藏  商代经火玉勒
玉埋入地下年代久远,质地就会变软,如果不软,色沁就不能侵入。玉出土之后,也有软硬的区分,硬的比较容易分辨,软的就像枯骨,或如同瓦砾。这些都是由于地气干燥或者潮湿导致的,很多人都不能分辨。每次看到一件玉器,一半软一半硬,硬的用刀刻,不能刻入,软的用指甲划,立即碎如泥土,但是盘摩时间久了,软的部分也会变得坚硬不可破,这不可不知道啊。
故宫藏  商代白玉夔纹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的分类(下)
明代只有“粗大明”?看看台北故宫玉器正正“三观”吧!
看看故宫里的真正宝玉
去台北故宫一定要看100件玉器(三)
故宫清代玉器精品欣赏之二
风华绝代乾隆工! 细品故宫里的乾隆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