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说俺们的家乡话

近日,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写皖北方言的博士论文,这个徐博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皖北人,因为她通篇都把颍河、颍上的“颍”字错成了“颖”。感谢她的这篇文章,勾起我不少记忆,于是接着上次的话题,再补充说说俺们的家乡话。

月亮一向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在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我们的家乡,称呼月亮为“月姥娘”,很好听,很亲切。而彩虹,我们那里称为“绛”,现在的乡下,是不是还这样叫呢?风丝子,指细微的小风,是不是很形象?“今个一嘎嘎风丝子都没有,真热!”

时间方面,我们称呼除夕叫“三十儿晚上”,中秋节叫“八月十五”,端午节是“五月当五”,去年是“年时(个)”,“年根儿”是年底,“月把俩月”意思是“一两个月”,”晌午头”则是中午的意思。“晚黑(了)”是晚间,“赶明儿”并不是明天,而是“以后”的意思,“赶明儿请你吃饭”就是“有机会一起吃个饭”的意思,很可能是句客气话。

乡亲们称呼低洼的庄稼地叫“湖地”,似有会意之意,闲置的庄稼地则叫“乏地”,不大明白来历。

俺们称呼锅盖叫“锅拍子”,称玻璃瓶叫“琉琉瓶儿”。胰子就是肥皂——这个似乎不少地方都是这样叫。葱胡子,就是葱的根,很形象。不过,玉米胡子却不是玉米的根,而是玉米棒子上的须。鸡胃叫“鸡菩赤”,不知道正确的写法是什么,而且我是从来不吃这玩意的。

“果子”是糕点的统称。匾食,素馅的饺子。信皮子,就是信封。

水筲,就是那种木做的水桶,碓窑子,春粮食的石臼,马篮子,竹编的篮子,钩担,带铁钩的扁担。这些东西已经逐渐消失了。棺材不说棺材,叫“活”,这个也很有意思,民俗学可以进一步研究。 

“近门儿”是指同一宗族的家庭。女子出嫁叫“出门子”,打听哪个女子嫁给了什么人,则是“她寻(xÍn)的是谁”。

问病人病情是否好转了,这样问——“可松快点了?”,而病完全好了是“好利亮了”。

对脾胃就是脾气相投,酒桌上哪个兄弟说和你“对脾胃”,那你就准备和他多喝一杯吧。说人“信意里狠”就是批评他太任性,比如特朗普办事就信意里狠;挨吵就是挨骂,主要是说来自长辈的责骂。开玩笑说“打你一皮槌[chuí]”,不是真的拿个棒槌打你,而是打你一拳头。 

一个小孩子挑食,那就是“嘴叼”、“嘴尖”。穰(rāng),意思是软,虚弱,说一个人“不穰”,是夸赞他厉害,有种。穰茬儿,是说软弱的人。囊气,志气,“争囊气”就是争气,“有囊气”就是有志气。“老实头”则是指我这样的老实人

。实诚,就是说这个人很诚实、很实在——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也很合适

抠,吝啬。“钻挤”,善于钻营。说一个人又抠又钻挤,那这个人的形象就有点猥琐了。半瓶醋,指那些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人。

借钱的委婉说法是“转个手”。说人憨,不直说他“缺心眼”,却说他“少页子肺”,真是不讲道理的幽默!

骂人常常用“货”,比如说:“你真不是个好货!”,“啥货!”则是一句对人有侮辱性的感叹。

腌臜(ā za),除了不干净的意思外,还指事情办得不成功、不体面,比如:“这事办的真腌臜”。如适,就是如意、恰当,“这事办得如适”。周武郑王,比喻规矩、庄重,比如:“你穿得周武郑王地去干啥去呀?”。

拿劲,拿架子。买乎,搭理。赔释,就是赔不是,道歉。讲一个人“说话噎人”,意思是这人说话冲,使别人受窘。皮脸,就是调皮,说“这小子皮脸里狠”,那一定是个熊孩子。

㧅 (dāo) 菜,用筷子夹菜。劝客人吃菜:“㧅菜哦,白作假(不要客气)!

板(音,具体哪个字待考),放下、扔掉, “撂板了”,也就是扔掉。次(cì)鱼,就是剖鱼,吃鱼前对鱼进行收拾打理。拾药,就是买药,或者是去医院看病。实头,把头往硬处撞。

砸衣裳,就是做衣服,相应的,“砸衣裳机子”就是缝纫机。这个“砸”是不是很有意思?缀扣子就是钉纽扣,这个缀字,也很有美感。

刚刚结出的小瓜,我们叫瓜纽子,“西瓜打纽了”,就是西瓜结出小西瓜了。

拖秧子,是说红薯、丝瓜、西瓜等藤蔓植物长出藤来,而“拉秧子”,则是说时间拖得长。而病秧子,则是指爱生病的人 。

一个东西找不着了,我们说“面了”,发“面”的音,但应该不是这个字,到底是哪个字呢?我怀疑是“灭”,灭失,找不到。

  “是味儿”,称赞食物是说味道好,称赞人或者戏曲电影等,则是“很有意思、很不错”。

家畜方面,牙猪就是公猪,牙狗就是公狗。长虫就是蛇。猪秧子就是猪崽,这是把称呼植物的叫法挪到动物上了。狗做羞羞的事情,叫“恋蛋”。牲畜生崽,叫降(jiǎng),骂人的时候说人家是“驴降的”,是很恶毒的。

书本纸折叠成四四方方的玩具,有的地方叫“面包”,我们那里叫“拍子”,通过“摔拍子”来比输赢,这游戏现在已经绝迹。家里的碗摔碎了,我们把碗底那一圈,小心地砸成小块,打磨圆滑了,凑十颗左右就可以“来子儿”了,那是很有意思的游戏。小孩子捉迷藏,则叫“藏马虎”。 

 冬天的时候,小孩子们左脚独立,右脚用左手扳起贴着左大腿,右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谁双脚先落地算谁输。这种游戏,很多地方叫斗鸡,也叫“撞拐子”,在我们那里叫“叨鸡”。

“一茬儿人”往往是指同一个年龄段的人——这个茬字用得好,因为我们不都自称是“韭菜”吗?韭菜就是一茬一茬的。

 “小能豆儿”是说机灵的小孩——读我的公众号的诸位,现在油腻不油腻我不知道,但若干年前,哪一个不是小能豆儿呢?!

旧文回顾

  恁吃罢没?

喜欢本篇内容请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诗:小名
3个很少见的汉字,连成一句话十分有趣
精炼的家乡话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字呢?
4个超级简单的汉字,大部分人都不认识
家乡话中,那些会说但不会写的口语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