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力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宁波市加快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步伐
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带学生在超市实习理货
江东实验小学学生争当文明宣传小使者
余姚高风中学艺术教育声誉鹊起
快乐的东湖小学学生
追随教育家的足迹,践行科学的办学理念。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内涵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至关重要。为推广、辐射传播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带领校长队伍的群体性成长,为教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近期,浙江省宁波市连续推出了十五位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思想研讨会。
近年来,宁波教育发展迅速,为教育界出思想、出人物、出经验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许多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学校不断涌现,校长队伍的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较高教育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中小学校长。2009年,宁波市启动了中小学校长高端培训——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致力于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以加快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步伐,努力推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近三年的扎实推进,培养工程强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日渐显现。举办教育思想研讨会,是优化教育家办学环境的重要经验。2011年12月和2012年4月,宁波市教育局分两期为这些培养对象举办“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和教育专家前来聆听和研讨。本版内容为根据研讨会整理而来。
社区融合教育
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 刘佳芬
【教育核心】社区大课堂,生活活教材,公民是教师。
【价值追求】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应当是全民参与的、幸福的、互相渗透的;应当突出特殊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呼唤社会的尊重、包容和全面参与。
【教育思想】
“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就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对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在社区中实施生态课程。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社区中,把原来的小课堂拓展成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同时对课堂的内涵予以丰富,充分体验正常人现代生活内容和方式,使特殊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新的发展。”
特殊学校融合教育的场地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而应该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环境中,在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社区融合教育政府领导的参与,为学校开展社区融合教育起到制衡、协调作用;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负责专业教学,并为就业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志愿者协助教育教学。
特殊学校社区融合教育,打破学科界限,让智障学生在行动中学习知能,并进而获得行为的改变,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统整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沟通的机会、显示个人与社会之间等方面的价值。
“特殊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这是开展社区融合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平台,是学校和社区资源整合、互动、协调和制衡的协作组织。
特殊学校社区融合由“社区体验—课堂再现—再入社区—课堂强化—社区应用”等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充分运用社区环境教育资源和学校课堂的强化训练,促进学生将来能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许家成(教授、中国特殊教育分会秘书长):
刘佳芬校长提出并实践的社区融合教育思想,对国内的特殊学校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以支持性教育形态展现了未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
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刘佳芬校长社区融合教育思想,一是恒爱,这是她教育思想之核心;二是理念内涵,这是她对特殊教育的价值取向;三是社区支持,这是她教育思想的策略。
追求“和教育”的至高境界
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校长 刘光霞
【教育核心】坚持“和衷共济”,实现“和合包容”,追求“和而不同”。
【价值追求】和雅教师,和美学子,和乐课堂,成就一所和畅大气、卓尔不群的学校。
【教育思想】
“和教育”是在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教育形态。它追求精神上的高度契合,策略上的包容并举,行动上的兼收并蓄,最终实现相异相合的动态发展的“和”。“和教育”可以概括为三个词:“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
和衷共济,让师生具有共同的精神愿景。每位教师都能坚持职业操守,坚持教育本真,坚持与学校同呼吸、共发展。学校创造性地通过“幸福体验”、“团队合作”、“星级评价”,形成了强大的内“和”力。
“和合包容”,实现校内外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融合。学校从“科学管理”到“精致管理”再到“智慧管理”,使各种教育因素高度包容、高效运作。创建了“改革发展理事会”,推出“做有移动能力的世界人”系列工程,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三方联动,让社会走进校园,让学校融入社会,
“和而不同”,倡导求同存异、多样统一、各美其美、崇尚个性的发展价值。学校必须唤醒师生潜在的能力,教师可以有自己做人、做教育的风格,学生可以有自己学知识、求发展的个性。学校建立起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提供尽可能“量身定做”的教育。
【专家点评】
白晓明(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宁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和教育”思想,是刘光霞校长在十多年校长生涯中且行且思的结晶。这种思想,使她的管理产生了质的变化,使学校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基础牢固,发展灵动,呈现出忙而不乱、急而不躁、稳而求新的一种极其宝贵的态势。
程振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校管理》杂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教授):
刘光霞建构了属于自己学校的独到“和教育”文化,引领着学校不断飞跃,并一直坚守,不懈地追求,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独到的理解、独到的建构,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理念。而这,正是一个教育家应具备的高度和深度。
追求“教育健康态”
宁波市东湖小学校长 沈斌
【教育核心】回归育人本位,顺和学生发展。
【价值追求】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每个家长充分信任学校的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要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在才能,追求人的完善。学生要经历成长、成人、成才,“才”并非指天生有才,而是顺天之才,只有顺和生长、顺和学生的教育,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状态。
“教育健康态”就是指从关爱学生生命全程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快乐学习”为核心,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旨,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
在“教育健康态”中,重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即经过教师群体的长期努力,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日益彰显、增强、确立并获得社会承认;注重每位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准确定位,有追求,有目标。
在“教育健康态”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以学生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
“教育健康态”推崇“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校训,奉行“以爱育爱,以智启智”的教风,普及“爱学、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主要通过组织健康多彩的校园活动,打造健康向上的师资队伍,搭建健康和谐的家校平台,创设健康舒适的服务体系等四大阵地,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努力让“教育健康态”这一思想得到真正的嵌入。
【专家点评】
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沈斌是由一名普通体育教师成长起来的新锐校长,他有着更多的自信、专注和创新。他厚积薄发,在不断完善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并形成体系。他本人的硬气、精神和追求已经凝聚在“教育健康态”这个思想中。
屠浩龙(宁波市鄞州区教研室主任):
沈斌是一个另类的校长,他拥有“有分量的发言讲课”、“有容量的立说著书”、“有雅量的为人处事”和“有质量的学校管理”。“教育健康态”作为他对教育的一种追求,带着理性的思考,凭着坚韧的信念,他已将这一教育思想浸润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创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校长 戴余金
【教育核心】创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学校教育。
【价值追求】培养善学习、能动手、有理想的知行合一的学生。
,,  【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应从重“教的立场”转到更重“学的立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运用,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最大作用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学”,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的学”的活动能够一体化。
注重“学生的学”,应将课堂的变革作为突破口。宁海西店初中实施了基于“课堂工作纸”的合作教学。“课堂工作纸”是一种由课堂学习单、二次备课稿、看课记录卡、课堂评价册和学情简报组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轻负高质”为标杆,遵循“以生定教”的教的原则和“知行合一”学的原则。合作教学是提高教师水平最有效的方法,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合作学习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主要方式,“互学—问学—用学”三模块教学是与“课堂工作纸”相匹配的课堂模式。
学校推行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课堂学习以个人自学、两人互学、小组讨论为序,整个课堂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点拨或归纳。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学校通过创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来承载“轻负高质”的理想,得到了广大同行、广大社会人士的广泛回应。
【专家点评】
陆有铨(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
西店中学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重学”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扭转了传统教育“重教”的错误,是对“教育学”的一次颠覆,它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广泛思考和不断探索。
方展画(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省教育科学院院长):
戴校长提出了培养“善学习、能动手、有理想的知行合一的学生”这一办学目标,借助西店中学“课堂工作纸”探究育人的新模式,以生定教,关注学情,完成了传统教育的“重教”到目前学校“重学”的完美转身。
理想的教育为学生发展奠基
余姚市实验学校校长 余如玉
【教育核心】理想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价值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优良的学生,是教师、学生、学校的优质发展、共同进步,是学校办学要素的优化配置,高效运行。
【教育思想】
理想的教育有三个层面:一是学生主动、全面、持续的发展,即学校要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优良”的学生。这是最核心的价值指向。二是教师、学生、学校的优质发展,共同进步。这是最基本的目标维度。三是办学要素即人员、机构、财产、经费、时间、空间和信息的配置符合教育规律,高效运行。这是实现理想教育的保证。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统一体。
实践理想的教育,需要师生的“理想”共识和浓厚的“理想”氛围。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发展以“理想”为内核的学校文化,使理想内化为师生的言行,浸润身心。实施策略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优良的学生;改革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学校优质、持续、和谐的发展,并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学校的竞争,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竞争。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善于创新、充满激情、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理想教育的突破口。学校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理念引领,制度管理,经费保障、载体创新、考核激励,通过富有学校特色的专家讲学、教学指导评估、评选校骨干教师,组建校名师工作室等,使教师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成功了学生、成就了学校,也教育影响了社会。
【专家点评】
刘力(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是理想主义者,教育不能没有理想,因为只有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未来的。余如玉通过理想来启发、引领、激励师生,向奋斗目标前进,是很难得的。他教育思想最核心的目标指向是学生,把“人格”放在第一位,很有启发意义。
吴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科院副院长,研究生管理中心主任):
余如玉着力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结合在一起,引领教师,影响学生,以文化的方式给学生身心成长以滋养。一位教育家型的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他创造性的成果是可以扩散的!
办好对人民负责任的教育
宁波市第三中学校长 张曦
【教育核心】构建“和美教育”体系,为师生“美满人生”奠基。
【价值追求】教育,不仅要让人民满意,更要对人民负责。
【教育思想】
教育“让人民满意”与“对人民负责”,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是各个不同个体主观的感受。而对人民群众负责,则是教育工作者把握教育规律、坚定职业操守所要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
每个家庭和孩子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不尽相同,教育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满意。如果片面理解“让人民满意”的要求,不加分析地满足人们任何一项对教育的要求,表面上也许做到了“让人民满意”,但实际上却可能违背了教育规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和高素质的公民,培养健康快乐、热爱生活的真人。教育,既要着力于眼前,更要着眼于未来。教育,不仅要告诉学生过去的规律,还要让学生熟悉当今的现实,更要教给学生洞悉未来的“火眼金睛”。
宁波市第三中学以“崇真、尚美、致和”作为新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构建“和美教育”体系,从“美丽校园、美的专长、美好品行、美妙创造”四个维度入手,发挥学校各种教育元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身心、能够与各种个性的人物融洽交际的能力;掌握一两项可以终身享用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们拥有“美满人生”奠定基础。
【专家点评】
刘力(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满意”意味着他律,意味着外在的环境;“责任”意味着自律,意味着教育的使命感。张校长倡导的“和美教育”不仅要对现在负责,更在自觉地肩负起历史和未来的使命。它所折射的教育智慧超过了狭隘的逻辑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智慧。
卞永海(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书记):
张校长用他敏锐的眼光与智慧,大胆触及了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他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使命感提出要“办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教育”,用更加“和谐”、“美好”的教育机制,为师生们的“美满人生”奠基。
文化治校 以文化人
余姚高风中学校长 罗志康
【教育核心】文化治校,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谋求学校内涵积淀。
【教育思想】
学校是真理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圣地。学校管理者应保持对文化和真理的敬畏,践行文化治校,把学校构建成为一个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治校,要着力于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以丰富多元的课程文化培养人,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以人性科学的管理文化推动人。
要在环境中践行文化治校,使校园环境建设很好地起到隐形教育的功能,对学生产生“激趣”、“启智”、“铭志”的作用,给他们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在课程中践行文化治校,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积极发展艺术教育,繁荣社团文化活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要在管理中践行文化治校,通过建章立制,促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重视师资培养,形成学校的师训文化;坚持开放办学,弘扬学校的开放文化。
应始终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尊重与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把握时代脉搏,倾听社会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推动个性办学,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教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治校的最终目标是,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推动学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积淀,改变莘莘学子的精神风貌,促进他们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实现终身发展。
【专家点评】
舒志定(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
文化治校的实质是教育领导理念的主动变革,罗志康校长提出的“文化治校、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是与世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他诠释了什么是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唤醒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和想象力。
李冲锋(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博士):
罗志康校长的文化治校策略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国家建设者、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传承中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的高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达到了浓郁文化气息、文雅学生素养、优化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社会声誉的效果。
教育该有的 学校要努力拥有
宁波华茂教育集团副总裁 李秉康
【教育核心】只有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
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价值追求】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
【教育思想】
百年名校,都是凭借不断积淀的综合实力和全面的教育品格成为名校的。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种途径,不能因为特色而偏废了教育本该有的事物。要打造过硬的教育,必须在教育领域拓展上下功夫,在全面发展上下功夫。
国际化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国际化重要的是理念,但也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合作项目。离开了具体的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教育的国际化就很难深入。
一所体育和艺术成绩出色的学校不一定是好学校,但全面发展的好学校一定得有很好的艺术教育和体育。一所听不到歌声、琴声和运动场上学生叫喊声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教育的全面要求学校努力成就教师的完整的人生。让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视野的拓展,才会有教师境界的提升;只有教师的高雅、豁达、宽容、有追求,才能避免学生的低俗、小气、睚眦必报、封闭自私。全面教育要求学校强化成长设计,好教师必须拥有强大的成长规划和教育设计的能力。“教育是慢的艺术”,慢的是孩子成长过程,慢的不是教育管理和教育行动。
全面而不偏废的教育,要以教育的真实实施为前提。教育要把社会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告诉孩子们,真实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有了教育的真实,才会有教育的恰当,才会有因材施教,也才能谈得上全面而完整的教育。
【专家点评】
吴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秉康校长提到的全面的教育,其实就是自由的、让学生充分发展的、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的教育。推进教育的国际化,拓展教育的领域,提升教师的品位,为孩子作成长设计,给孩子以教育的真实,追求的就是两个字“全面”。
方建锋(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
李秉康校长谈到的国际教育、艺术教育等问题,说明了教育是一种教师、家长、学生全方位、全身心投入的培养过程。成长设计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离开孩子自己的意愿,只有孩子自觉、自愿、有想法的基础上的成长设计才算是成功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去来兮(53)
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提炼学校建设核心理念
“人”才是教育的核心
用心做校长用心办学校
成功校长的三“会”
魏书生---管理思想优势特色及成功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