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时期文人墨客,为什么喜欢服药饮酒?他们不知道有害吗?

引言

魏晋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是文人墨客却有着自己特别的喜好,不少的文人墨客钟爱服药饮酒,尤其是以嵇康为代表的一批。

学者没事就喜欢聚集在一起研究五石以及饮酒作诗,那么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催生了他们这样的生活态度,又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才会形成如此严重的服药之风?

一、 魏晋文人疯狂服药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想通过一些排斥的方式去消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可以理解,但是在魏晋时期,人们消遣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服药和饮酒。

尤其是在古代君王开启了炼药之风之后,许多的老百姓也纷纷跟着一起炼药,并且将服药作为社会的新风尚进行追崇,那么在当时人们所服用的药是什么药呢?

其实他们吃的是一种慢性毒药,也叫五石散。

五石散主要是以矿物为主,通常情况下吃了之后和现在吃了毒品差不多的感觉。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吃了五石散之后能够就让他们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也能够让他们精神得到放松。

如果只是少量食用,对于某些疾病是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长期大量食用只会造成精神紊乱以及命不久已,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五石散的恶劣药效。

只是觉得吃了五石散之后飘飘欲仙,忘乎所以,甚至可以忘记苦痛的日子,因此他们便将服用五石散作为一种灵魂的寄托。

很多的文人墨客也喜欢聚集在一起嗑药,也正因如此,在当时,人们并没有对于食用五石散有太多的偏见。

尤其是像嵇康一样的文人而言,他们平日里无所事事,通过吃点五石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创作欲望,因此他们才会如此喜欢使用这种五石散。

除了能够让自己飘飘欲仙之外,有的人认为吃了五石散之后可以让他们青春永驻。

古人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吃点五石散在当时人们眼中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他们才会疯狂追求这种样子的药。

加上吃了之后确实有种神采焕发的情况,只不过他们忽略了这种所谓的神采焕发其实是对于他们精神的一种麻痹,人的精神被麻痹的状态下,容易产生臆想,这样的情况就会有不同的幻境出现,所谓的精神状态俱佳不过是自己出现的幻觉罢了。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他们通过不断服用五石散,肯定会在体内造成毒素的累积,即便有一天不是因为五石散而亡,也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葬送了自己的小命。

二、 魏晋时期精神内耗导致饮酒成风

像嵇康一样的文人墨客,其实除了喜欢炼制丹药之外,他们还非常喜欢饮酒,在古人眼中喝点酒不仅能够助兴,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嵇康作为一个文学大家,在当时受人追捧,加上他又是竹林七贤之首,不仅长相俊美,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同时也因为他的才华拥有了不少的粉丝,只不过当时的嵇康是一个非常傲娇的人。

他不愿意和朝廷当中一些人同流合污,也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因此后期的时候,嵇康因为一点小事被人参了一本,最终死得非常难看。

而他在世之时更多的是会用使用五石散排解郁闷的心情,同时也会用饮酒的方式去抒发内心的抑郁不得志。

其实对于这些文人骚客来说,适当饮酒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好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篇,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流传自己的盛名。

在魏晋时期,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微醺的状态,而是酗酒的状态,几乎所有人都对酒有一种偏执的热爱。

《世说新语》中曾说“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是常得无事痛饮酒……晋元帝司马睿更是嗜酒如命。

从这也可以看出来,魏晋时期的饮酒风气确实是非常可怕的,上至黄帝,下至普通老百姓。

所有人对于酒的热爱都非比寻常,其实这些魏晋时期的文人骚客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也会以酒会友,比如竹林七贤就是非常明显的代表。

《晋书》中载“借由是不与政事,遂酣饮以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说的就是魏晋时期的文人阮籍对于酒的热爱。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将酒作为了自己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其实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粮食产量丰富所导致的。

据《全上古代秦汉国六朝文》记载“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饮酒和嗑药都是非常痴迷。

二、 魏晋饮酒嗑药风尚的成因

魏晋时期人们喜欢服用五石散和喜欢喝酒,其实根本原因只是因为当时时局的动荡,自己无力扭转这样的局面,只能通过这两种方式去排解心中的郁闷。

因此他们寄情于五石散,寄情于酒水,为的就是能够忘记当下的痛苦,同时服用这两种东西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飘飘欲仙如同飞升上仙之感。

如此一来,也是对于人生追求的一种体现,古人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够得道成仙,甚至在此后也依旧可以登入西天极乐世界,感受无穷无尽的快乐。

当时的炼药风气还是非常盛行的,他们通过炼制丹药让自己长生不老,保证自己青春永驻,也保证自己能够永远逍遥快乐,因此才会有如此严重的服药之风。

加上当时魏晋的文人墨客就是社会的风向标,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老百姓自然也就会跟风,由于明星效应所导致的结果也就形成了后来的社会风气。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时局的动荡,人们无力改变这样的结局,与其看着社会一天天颓败,还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既然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局面,那就只能试着去接受它,并且认可它的存在。

对文人墨客来说,这是一种对自己能力感到无奈的哀叹,因此他们只能寄情于饮酒以及嗑药这两种方式去排解。

而像文人嵇康这样的优秀文学大师之所以也喜欢饮酒嗑药,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

他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青春容貌,毕竟他在当时来说无论是长相,身高还是颜值都是属于顶尖之列,而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样貌不变,自然也是希望能够走一些捷径。

虽然他服用五石散,但是并没有非常过量使用,因此他能够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

只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幸运的结局,由于此人太过刚正,不愿意向统治集团低头,最终被司马集团祸害,也就此陨落。

对他来说,人生也是非常悲哀的,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他用他的文采去征服了世人,并且带动了当时社会当中的一些风气,也算是他留给后世一些值得研究的产物吧。

结语

魏晋时期人们之所以嗑药成迷,饮酒成性,并且像那些文人墨客宁愿把自己沉醉于这样的世界,也不愿意去改变朝廷的荒谬局面,其实也是因为无能为力所导致的。

国家的格局动荡,对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即便他们有才华去书写诗篇,去哀叹格局的改变,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去改善当下的社会局势呢?

他们也只能静静地看着政府的颓败,看着朝廷的衰落,看着老百姓每日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日子他们无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境,因此嗑药饮酒就成为了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这不仅能够逃避现实,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才会有了如此奇特的风气。

参考文献

《世说新语》

《晋书》

《全上古代秦汉国六朝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嵇康之死分析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
在东晋时期拥有盛名的'八达'中,为什么说桓彝是特殊的一名?
宁稼雨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神仙观念的嬗变
音乐赋的兴起与发展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琴在魏晋南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