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诗丨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 汪 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  疑】

①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前往径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②欲:要。此句意谓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

③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此句意谓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别。

④桃花潭:在今安徽径县。

⑤不及 :比不上。此句意谓潭水已“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伦与我的情谊之深。

【译 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海海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也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诗的前半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诗的后半是抒情,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清沈德潜很欣赏后二句,他说:“若说汪伦这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城(前苏联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移居四川绵州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负不羁之才,秉豪侠之气。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喜击剑任侠,曾历览蜀中名胜。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欲以漫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以实现“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宏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玄宗只给他一个供奉翰林的闲职。不到两年,因受嫉妒、遭谗毁而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杜甫相遇,结下了亲密的情谊。安史乱起,隐于庐山,后被邀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事败,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六十一岁时,欲入李光弼幕府平叛报国,因病返回,次年病殁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但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奇特丰富的想象,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 又毫不矫饰,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诗风雄奇、飘逸、真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影响。李白与杜甫齐名, 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今日话题】
关于送别的诗词你还知道哪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孩子一起读诗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最深情的一首诗,写出了史上最真挚的友情!
【转】启功书法作品鉴赏·唐人句(13)
小学生必背古诗欣赏十九 李白《赠汪伦》
唐诗宋词:赠汪伦
赠汪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