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哥谈影|照片想要好名字,只要做对这几条!

给照片起个好标题,其实很简单。前提是要清楚标题的作用。照片标题的作用其实和人的名字差不多。人要有名字,一是为了留个“记号”,分清张三和李四;二是烘托一个人设。这点金庸大侠是高手,“令狐冲”必须是玉面少侠,“任盈盈”肯定是武林美女。说有个姑娘“陈美丽”,那就怎么都觉得是特纯朴一村姑……

圣姑VS村姑,我真认识一位仪态万方的知识女性陈美丽,可陌生人看见这个名字,很难不往村姑上想……

回到照片,标题的作用也是两点,一是区分,能通过标题具体指向某张图片;二是增色,好标题有助于提高读者照片的的理解和评价。当然,坏标题就会把评价降下去…按照作用有针对性的办事,一定能办好。详细这两点作用又可以细分为五点,也就是我们起标题的五个用力方向:

好标题的五点作用

1

区分彼此

标题最基础的作用是某一件作品的“标志”,提到标题就能指向具体的作品。达到这个目的比较简单,只要做到题目和内容贴切即可。比如下图:

刘引华《建设者》28届国展艺术类入选作品

《建设者》在这里只是一个如实表述,不算是加分项,但是和画面的内容切合一致,就是“合格”的标题。如果作品自身优秀,标题及格就足够用了。

接下来四种情况,就是标题给照片“加分”的具体分析了:

2

补足信息

我们一再讲,单纯图片的叙事是有缺点的,好的标题能够补足图片表述不清的信息,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比如下图:

张周荣《百万千瓦太阳能示范基地》28届全国影展艺术类入选作品

这件作品的拍摄对象比较专业,单纯依靠画面,很难表述清楚“太阳能示范基地”的准确概念。标题里增加具体信息,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拍摄对象和创作意图,更容易给出好评。要起到不足信息的效果,必须结合具体作品,作者要了解自己的作品中,那些信息画面没有完全交待清楚,这样才能用标题有针对性的弥补。

3

点明重点

图片抓取自客观世界,所以其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次要和冗余信息。如何突出重点,让读者关注您最希望他关注的信息呢?一方面可以通过视觉语言,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好的标题来强调。比如下图:

沈国栋《即将消失的马路市场》,28届全国影展艺术类入选作品

单看画面,这种老房子能生发的联想比较多,读者的理解发散开来,未必会完全集中到作者的意图上去。有了题目的明确引导,“即将消失”和“马路市场”两点信息就十分突出,让读者关注到作者希望的点上。要起到这个效果,同样需要结合作品,但是内容更加深入,不仅要结合画面上显性的视觉元素,还要明确主观创作思路。有些影友创作的时候,思路比较含糊,到这时候就吃亏了。

4

 强化氛围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高端的标题,这种不是理性层面的“用标题帮助画面叙事”,而是试图打动读者的内心感受。我们看下图:

耿春晖《一棵树的遗愿》,28届全国影展艺术类入选作品

生态作品主打忧患意识,标题并没有增加更多信息量,但是点明“遗愿”二字,把情势的危急和作者的忧患情绪拉满,作品的感染力陡然上了一个档次。这个案例里,文字不再是图片的补充,而是和图片形成有机的配合,为了同一个目标(打动读者)共同发力。

5

最高端的做法,升华主题

标题升华主题,是指通过标题的“点化”,让读者理解到图片本身没有提供的深度认知。能起出这样标题的都是大家,我们要恭请老先生出场了。

袁毅平《东方红》

严格地说,这是一件“景观”作品。题目首先是切合了画面本身的内容,显得不突兀。更重要的是,充分切合了时代主题和形势,在当时的语境之下,“东方”象征中华民族,“红”则是革命的颜色。“东方红 太阳升”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把作品的内涵提升到一个超越画面的高度。

写完五个方面的作用,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不赞成那本“命名工具书”的做法。要达成好标题的这些作用,必须充分了解作品的内容、重点和创作思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工具书”是脱离作品预先起好了名字,所以这些“预制名”根本关注不到具体作品,自然达不到上面所述的各种效果。还有,起名字的规律是通用于类别的,上一篇因为我举例用的是记录类的作品,还有朋友问是不是记录类不适合“工具书”,艺术类还可以?所以我今天的例子,全是艺术类……

当然,除了正面追求的五个作用之外,起好标题还要避免一些常犯的低级错误。我们把这些“忌讳”归纳起来,供影友借鉴。

起标题的六个“忌讳”

一忌图文分离。如果作品的标题和画面没有关系,读者摸不着头脑,一定是失败。类似于拍一组海口沙滩叫《北国风光》,拍俩狮子对着咬叫《和平共处》,简直就是个笑话。不过这种错误实在低级,相信大家不至于犯。

二忌牵强附会。有些影友喜欢给平实的画面赋予一个高大上的主题,但是画面其实体现不出主题,就用文字硬凑,阅读体验极差。我当评委见过一张照片,一个小护士满脸呆滞靠在墙上,题目叫《我有一个梦想》,文字是“护士节要到了,年轻护士决心救死扶伤甘于奉新维护南丁格尔的荣光”等等,这些情感画面里全无体现,读者只会觉得作者吹胡子瞪眼强“努”怎么看都费劲,又怎么会共情呢?

三忌单纯抒情。有的朋友喜欢直接用浓烈情绪作为标题,比如“喜悦”“哀伤”,这不是个好选择。人本性就不喜欢被直接灌输价值观,读者情绪可以引导,但切忌去强加。比如自家的小猫走丢了,拍一张空猫窝,是能触动一点读者的。但是非要起一个类似于“天崩地裂”、“悲痛欲绝”这样强行抒情的标题,读者反而觉得太矫情,效果就彻底跑偏了……

四忌错用成语此处的成语包括了一切诗词歌赋俗语等等固定搭配。我是反对用成语做标题的,原因在飞哥谈影|中国摄影,又开了一个“历史先河”里说过,和照片的语境不一样。如果非要用,至少不要搞错意思。我见过一张照片,拍小情侣在夕阳下相依相偎你侬我侬,题目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首诗原文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可不是歌颂爱情,是骂狗男人变心呢!

五忌篇幅过长。标题简介为上,要求一口气看的下来。汉语成语是四个字,一句律诗是七个字,长过七个字就有点长了。前面说的《即将消失的马路市场》,字是多了,但是层次简明,一口气不断,也是可以的。有张照片题目是“雪夜霜枝耐岁寒 夜来雪压村前竹”,不好记不好读,可能影响作品传播哦!

六忌滥用“无题”。有的朋友问,起标题太麻烦,我用“无题”或者“作品XX号”行不行?这可不是好主意。一则起不到区分的作用,您五年拍了1000张,都叫无题,接到约稿信要发表您的作品,您都不知道编辑约的是啥。二则不符合读者期待。根据传播的习惯,“无题”的心理暗示是作品含义太复杂,一句话说不清。如果您作品深度不够,只是为了起不出好标题叫“无题”,那读者看题目和看图的心理落差过大,先打个差评再说!

现在回答读者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我不会就起名的问题写本书?因为不到3000字就把正面负面的总结都做完了,这点事就不够写本书的!当然,原理总结是初步的,有赖于大家的实践。不用担心文笔不好,您从小学到高中,上课学写作就学了12年,文字基本功肯定比摄影基本功扎实。而且现在AI之类的新工具,都能用得上。关键就是一条:一定要根据照片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起标题,让标题做好作品传播的助推器

最后说一个好事情,“命名工具书”的作者蔡安礼先生,在飞哥谈影|中国摄影,又开了一个“历史先河”推出之后,专门加了我的微信,送了我一本书。

我不推荐不赞成这本书,但是很推荐很赞成作者对反对意见的态度。

我跟蔡老师在观点上属于反对,我依然不推荐、不赞成这本书的内容,但是很赞成蔡先生的态度。业界同仁观点不一致,放在桌面上清清楚楚客客气气的说,不上升攻击到人身的高度,这样对自己对别人对行业都有帮助。前一段的事情,业界戾气太重,个别“专家”踩着别人刷自己的存在感,弄得乌烟瘴气。蔡先生面对争议的做法,我相信才是正确的。

最后说明:很多影友加了我的微信xuhuafei1978,欢迎大家跟我交流,但是我的好友实在太多,可能招呼不周,大家原谅。看不了我朋友圈的是被以前微信的设置限制了,告诉我一声,我改一下设置。如果找不到我,也可以加我一个小徒弟shengshengshuxiang,给她留言,她会跟我说的。

飞哥是谁:许华飞,摄影理论工作者、影像评论人、图片编辑,参与众多国内一线摄影活动,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摄影之友》等媒体发表摄影文章多篇,2016年起连续担任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摄影部分撰稿人。著有摄影文集《飞说不可:最通俗的摄影导航》。翻译摄影专著《30秒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哥谈影#编好图片不求人(5)打造文字的飞翼
谈谈摄影作品的标题
#飞哥谈影#“视觉冲击力”究竟是个什么鬼?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五:突破两难,练就“摄影眼”
飞哥谈影|拍好风光有诀窍2:跳出美的陷阱
飞哥谈影|这张照片,凭什么卖了30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