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日花事 | 去塞北看杏花

❀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赶上了故里的一场花事。

错过故乡的杏花二十多年,终于在这个春天回到故乡,与杏花约会。

杏花是二月的女神,先花而后叶。梅花只是报春,而杏花善于闹春。是了:“红杏枝头春意闹。”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所谓杏花烟雨,是江南的景致。陇上的杏花,带着西北独有的野性。看似娇柔嫩弱,实则性格硬朗。也俏,也有风骨,一夜满枝头。

今日邀你去塞北看杏花。


-

与杏花有约

文 | 小重山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赶上了故里的一场花事。
 
“他嫂子,杏花儿开了,繁得很。”“是啊,你家院子里那几树才叫繁呢!”邻居们这样说着,笑呵呵地。又不是第一次见杏花,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心里嘟哝着。其实,最为欢喜愉悦的,应该是我。昨日我还奔波于洛阳,在北邙山上的牡丹园里追逐那些富贵的花儿。而今天,我就遇见了家乡的杏花,正如赶赴一场非到不可的约会。
 
是的,我的确是来约会。白色的花瓣轻柔粉嫩,带着红晕,似乎吹弹可破;细长的花蕊上有颗黄色圆点儿,仿佛少女多情的睫毛,欲笑还颦;待放的花骨朵,如火柴头,红得有些艳;半开的花蕾,露出一点白色的苞,被深红包裹着,像是掏耳朵的棉花球。依我说,杏花也有老中青三代,爬满枝头,毛茸茸的,让人不忍碰触,生怕弄伤了她们。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有人这样描绘杏花,只不过,粗犷的树干虬枝盘旋,骨骼遒劲,宛如古梅。正所谓“老树着花无丑枝”,玉面含春懒于承欢,虬枝苍劲自有风骨,这就是我们陇上的杏花
 

说起来,我步履匆匆地赶路,还是心存侥幸。也实在应该庆幸,花神钟情于我,总算没有辜负她。可是,我已经错过了二十多年,终于在这个春天回到故里,与杏花约会。我认得的,还是我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一点也未曾变。陇上的人惫懒,加上杏子不能存放,也不易变现,只不过在当季吃上几颗,谁还会继续栽种呢?没将老树当柴烧掉就已经算是惜花人了。
 
杏花是二月的女神,先花而后叶。不知道谁人穿凿附会,说二月的花神是杨玉环。“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似乎有些道理。“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红粉命薄,香销马嵬。后来“安史之乱”平定,唐玄宗想移葬杨贵妃,看见马嵬坡有一林杏花,便以为是杨玉环所化。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如今谁还愿意再唱这种悲情的调子呢?
 

我家的杏花步履迟缓,暮春时节才发。屋前屋后,有几十株,怀春的季节,如二八佳人,杏装、杏腮、杏眼,俏皮可爱,一点也不俗气。又若陌上村姑,不施黛粉,有点任性,有点刁蛮。春光流动,花影缤纷,我们就在树下跑来跑去,追蜂斗草。“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梅花只是报春,而杏花善于闹春。当然,春天是花季,她们尽可以占尽风情,春神也应该容忍她们的小性子。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诗人风雅,也爱得纯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枝头春意闹”,或许因为这些风流妙绝的意象,清人李渔称杏为“风流树”,说“树性淫者,莫过于杏”,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事实上,蔷薇科的成员几乎包揽半期花朝,桃李杏梨,樱花玫瑰,月季海棠,哪个不是风流坯子?李渔独讽杏花,莫不是欲擒故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所谓杏花烟雨,是江南的景致。陇上的杏花带着西北独有的野性,看似娇柔嫩弱,实则线条粗放,性格硬朗。如果天气回暖,一夜就可以缀满枝头。花开花落,只在几日间,从来不会拖泥带水,讨价还价。
 


一场杏雨过后,凋零满地,是谓“杏殇”。站在树下,花落肩头,怅然若失。但我不会去葬花,更无须伤感莫名。杏花凋尽,新叶初上,再过几个月,便能吃上杏子。

陇上多北杏,出苦杏仁,可以入药,味苦气温,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枯。偶有甜杏仁,可直接食用,多半和春韭一起腌成咸菜,为陇上人家最常见的佐餐美味,与馓饭、搅团、懒疙瘩是最佳搭档。
 
“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管子》如是说。可见杏花是我们本地的美人,至少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我小时吃过榆钱,摘来即可入口,甜中带涩,而这“杏粥”恐怕是《齐民要术》中所说的“杏子仁可为粥”吧。诚然,杏仁、杏干、杏脯都是美食。
 
陇上多种“张公园杏”,熟透时金黄软绵,但食多容易倒牙。我家有“大接杏”,系嫁接改良后的品种,金黄扁圆,汁多味美。老话说“桃饱杏伤人”,杏子不是果腹之物,自己能吃多少?离集市又远,最后只能砸出杏仁卖掉。杏贱也伤农,所以即使干旱如定西,也很难见到成片的杏林。

我甚至想,如果在这些贫瘠的山沟里种满杏树,十头八年,春满杏林,也许就会成为风光带,吸引城里人来看热闹。事实上,政府曾号召“退耕还林”。但基层的小人物,只要能保住饭碗就好,哪里肯干实事?最终荒山没有变样,依旧像光秃秃的癞痢头。

 
“杏林”还是对中医学界的美称。《神仙传》里说,福建人董奉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来的医者也以“杏林中人”自居,医德高尚或者医术精湛,就是“杏林春暖”“誉满杏林”。

据称庐山发现杏林遗址,唐李白题诗“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说的就是匡庐杏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看这几日的天气,恐怕很难夜听春雨了。

再者,陇上的春事已近尾声,杏花也将完成她的使命。这卖花的差事,注定我是干不成。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杏枝头春意闹,杏林深处思董君
【散文】一树杏花报春早‖罗学娅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啊,杏林,杏林!
杏坛、杏林,是杏子树,不是银杏树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杏花【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