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美尔-阿卡德体系

在大约公元前7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原始社会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随后诞生了诸多前文明文化,包括哈苏那文化、萨马拉文化、哈拉夫文化以及欧贝德文化等。在公元前5300-3500年的欧贝德文化时期,苏美尔人迁徙到两河流域的南部,随后,这个外来部族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人。

在苏美尔城邦兴起时期,塞姆人迁至两河流域的北部,其中最重要的一支,被我们称之为阿卡德人。由此,在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形成了由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我们暂且称之为苏美尔-阿卡德体系。

相较于阿卡德人,苏美尔人显然在文明的演进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们建立的城邦体系、行政制度、宗教信仰以及楔形文字,都对后世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梳理,也是围绕苏美尔人展开的。

1、苏美尔文明的基本状况

这一地区广义上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下游地区,北迄陶鲁斯山,南到波斯湾,东迄札格罗斯山脉,西到叙利亚沙漠,包括现伊拉克的全境以及叙利亚和土耳其与其相连的部分。他们的城市沿着两条河流的河岸分布,大多建在冲积平原上,每一座城市及其卫星城镇都被沙漠和其他城市分开。因此,沙漠就像海洋一样,使各个城市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因为缺少降雨,苏美尔和阿卡德的农业常年靠灌溉来维持,不过这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通过灌溉总会带来农业大丰收。本地没有金属矿藏,缺乏建筑、装饰和雕塑的石料和木材,这些原料都需要从外地进口。而由于当地盛产芦苇和粘土,因此,粘土泥板和一头削尖的细木棍或芦苇杆就成了本地特有的书写工具。

在苏美尔人所建立的宗教体系中,天上有五十位上神组成的大会,他们之中又有七个伟大的神。在七神之中,又有三个至高无上的神,分别是诸神之王“安”,地上的造物主“恩利尔”(恩里勒),以及智慧和勤奋之神安基(恩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实际上这些守护神的地位是随着城市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原本“安”可能是最重要的神,但是随着尼普尔的崛起,恩利尔成为了最重要的神,并且恩利尔居住的城市尼普尔也被视为圣城。任何苏美尔地区的霸主或是统治者,在宣称自己的霸主地位或帝国地位时,都必须去尼普尔进行祭祀,这倒是有点像中国春秋时代的称霸模式。同时这也显示出,在此时的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

统治者以神的名义治理城市,在人和神之间扮演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中间人,进而控制着城市的财产、权力和财富。城市中心的神庙很可能是社会再分配的中心。在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中可以看出,苏美尔人对于弱者的同情,但就算他们憎恨阶级压迫,却还是无法改变等级制的事实。

2、体系内部的争霸战争与王朝更迭

关于苏美尔人的历史,是一部关于冲突、敌对、战争和征服的历史。这其中既有多极混战和两极争霸,也有短暂的帝国统治和不间断的外族入侵。

自苏美尔城邦体系出现之后,有野心的统治者就为了在全苏美尔称霸而斗争。这种最早的国家形式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但是苏美尔人的可考历史大约是在公元前2800年之后,这一时间对应了“大洪水事件”的彻底结束。在公元前2800年之前,苏美尔人经历了乌鲁克时期和捷目迭特·那色时期,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五帝邦时代”。

公元前2750年前后,位于苏美尔和阿卡德交界地区的城邦,基什首先称霸。之后,基什组织了一次苏美尔联军,征伐其东南方的埃兰人。大约百年后,吉尔伽美什带领乌鲁克击败了基什,自封为“基什之王”,开启了苏美尔统一的先河。但是在几十年后,新兴城邦乌尔击败了乌鲁克,而因为埃兰人对乌尔的打击,乌鲁克再度崛起。这一时期被称之为早王朝时期。

随着乌鲁克和乌尔的衰落,苏美尔进入了两极格局时代,即拉格什和温玛的争霸时代。这两个城邦分别位于苏美尔的东部和中部,地理距离并不算远。两个城邦的对抗并不是两极稳定论所描述的“长和平”,而是历经百余年的战争。在拉格什的第三位王埃安娜吞时期,拉格什打败了温玛,并确立了两国边界的石碑。埃安吞那在对外战争中接连胜利,确立了拉格什的统治地位。但是在温玛王乌尔鲁马继位之后,又开启了双方的战争。最终,在北方阿卡德大邦的仲裁之下,两国的争夺才算告一段落。

而此时,北方崛起的阿卡德人在萨尔贡的率领下,正在积极扩张。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一统苏美尔-阿卡德地区,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之后,萨尔贡帝国的疆土不断扩张,全盛时期联通了波斯湾和地中海,几乎统一了整个新月地带。然而,在内部叛乱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萨尔贡帝国最终在公元前2154年被北方的库提人毁灭。

库提人的统治秩序混乱,很快就被新兴的城邦力量打败。随后,拉格什再度成为城邦体系的霸权,但又很快被乌尔人击败。在乌尔的乌尔那姆夺权之后,正式开启了苏美尔的鼎盛时代,即乌尔第三王朝。在乌尔那姆和其儿子舒尔吉在位时期,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法典《乌尔那姆法典》(这个法典是乌尔那姆的儿子舒尔吉颁布的),并再度统一了苏美尔-阿卡德地区。

乌尔第三王朝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试图在帝国内部建立稳定的秩序,但是最终还是被外族入侵打败。公元前2004年,乌尔被埃兰人和亚摩利人夷为平地,苏美尔再度进入了混乱时代。直到公元前十八世纪,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征服苏美尔。苏美尔人最终的衰落再一次体现了权力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的转移。

3、反思:帝国为何短命?

在苏美尔地区,各个城邦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文化体系。并且,从楔形文字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城邦人民渴望统一所带来的和平与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创作了大量讴歌伟大帝王的诗歌。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苏美尔地区的统一王朝却都普遍短命。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地理条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来自一个东面和北面环山的平原,这里是野蛮的高地人的故土,他们一直虎视眈眈地看着下面那些比较富裕地城市。虽然两河流域一马平川的地貌可以让军队横扫千里,却没有维持征服地自然条件。正如欧洲地区一样,平坦的地形不仅有利于快速征服,同时也有利于快速解体。况且,居高临下的游牧民族还会时不时对这里进行抢掠。

过度扩张:在谈这一点之前,我们必须对“过度扩张”的含义有比较清晰的理解。所谓过度扩张,是相较于适度而言的,意即扩张的领土范围超出了自身的治理能力。其表现绝不仅是领土的过度延伸或是在边缘地区的军事失败,实际上其含义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我消耗,例如财政困难和国内叛乱。因此,罗伯特·吉尔平用边际效益来衡量这里的“度”,要想理解扩张是否过度,还必须理解权力扩散的过程,实力的不均衡发展以及边际效益的动态变化。

在苏美尔-阿卡德地区建立的帝国,几乎都逃不过因过度扩张而带来的帝国悲剧。很难说帝国的扩张完全是处于权力欲望,正如中国一样,周围的游牧民族始终是苏美尔文明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这些“野蛮”地区的征伐不仅是为了扩张势力和消除隐患,也是为了完成苏美尔统治者的责任。另外,一个庞大帝国的治理,需要发达的信息技术,这在上一次分享中已经详细讨论过。帝国的治理不仅需要利用物质条件传递信息,还需要建立完备的虚拟秩序将权力合法化,以及完备的制度体系将抽象价值具体化。这些条件无疑也限制了这一时期帝国的发展,并成为帝国解体的重要原因。

外族入侵:

如果我们把苏美尔地区的统一视为是一个自然进程,那么外族入侵会随时打破这一进程。环绕在苏美尔周围的游牧民族始终在寻找机会,同时,在苏美尔的权力扩张过程中,这些民族也学会了新的技术。从苏美尔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统一王朝都被外族入侵毁灭。

但是,如果苏美尔人是封闭的或是孤立的,没有和外族产生太多联系,那么苏美尔人会一直繁荣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历史证据表明,苏美尔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土地盐碱化问题尤其严重,粮食减产始终困扰着后期的苏美尔人。事实是,若没有和外族的碰撞,苏美尔人的文明就不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命运可能与同时期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一样,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王朝更迭
【两河流域】失落的两河文明1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简述,一部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的碰撞史
阿卡德帝国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比较文明史
中东史之中东地区古典文明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从苏美尔城邦-古巴比伦王国)之“超级大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