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古代私藏盔甲是死罪?告诉你盔甲真正的威力

因为打仗不是打游戏,打游戏你杀10个死1条命你是高手,打仗如果告诉你能杀10个但是必死你还会去吗?你绝对不会去。那你怎么才愿意去打仗呢?只有能保住性命的前提下你才有可能考虑,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给你巨大的利益诱惑然后才能让你心甘情愿的去打仗吧?如果有人想召集人谋反,利益诱惑是必须的,这个不难,给钱加上许诺荣华富贵就行了,这方面朝廷是禁止不了的,那朝廷能禁止什么呢?能禁止的就是保命的盔甲,没有盔甲保命谁没事愿意豁出性命跟着你造反呢?

说到盔甲保命这件事很多人对古代的盔甲可能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当年深陷马圈的时候有幸尝试过一种叫“具装骑射”的玩法,在那还真是切身体验了一下仿宋盔甲,以至于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盔甲的认知。什么叫具装骑射呢?其实就是穿着全套盔甲骑射,很多玩骑射的人就是想梦回大唐体验一下古代边塞金戈铁马的生活,而其中一小撮人更加追求还原度所以他们不但要骑射而且要顶盔冠甲披挂上阵。即便是在马圈这个玩法也是相当小众,如果说100个玩骑马的里面有1个玩骑射的,那么100个玩骑射的里面可能也只有1个玩具装骑射的,起码我玩了那么多年马只见过那么几个人玩过具装骑射。

我是玩越野的,因为他们这个玩法我玩不起,还不止是钱的问题,最主要是时间,骑射本来就已经很难了,没有个上千小时的训练量根本入不了门,如果另外再加上摆弄盔甲那我其他的事情就都不用干了,圈里面具装骑射玩得好的那几位大哥都是自己租的马场没事就住在马场养马的主,咱可比不了。虽然玩不起,但是看人家一身盔甲纵马驰骋箭无虚发自己也还是心驰神往的,毕竟哪个七尺男儿没有点浴血沙场的英雄情结呢?正好他们有时候也会跟着我们去野骑,骑了几次混熟了就跟他们一块聊起了具装骑射这些事,他们当然也乐得有人聊,毕竟除了他们的圈子几乎都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聊起来还是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其中一个大哥更是热情,就邀请我去试试,我正巴不得呢,于是欣然应允。他手里有一套仿唐代的明光铠还有一套仿宋铠,因为明光铠那两片胸甲看起来太突兀个人不大喜欢,所以我就选了仿宋铠试。

首先是质感上的冲击,之前看电视里面那些铠甲花里胡哨的没感觉怎么样,但是这次近距离看到了这副盔甲,那种厚重坚实的质感让我不由自主地轻轻抚摸起来,大哥说我当时眼睛都直了,要不是他提醒我我一度还没发现自己失态,毕竟美女都不至于让我这样。后来我琢磨这可能就是基因里面自带的一种审美倾向吧,不喜欢盔甲的男性基因可能历经众多次战争洗礼已经被消灭殆尽了,剩下的都是看到盔甲就两眼放光爱不释手的基因。

结构之复杂也令人叹为观止,宋甲是札甲,就是一片一片的铁质甲片像鱼鳞一样排布下来的,甲片上面有孔,以牛皮条连接,结构虽然复杂但却极为精细。肩甲有造型,是大片金属打造,臂甲甲片较大,而且这些甲片是可以被向上推收缩起来的,估计圣斗士圣衣的灵感就来自于此吧。盔甲实际上可不只是只有盔和甲,一副完整的盔甲至少要有兜鍪(大体就是盔加上保护脖子的顿项),肩甲、身甲(里面还有一层单独的胸甲保护心肺)、背甲、披膊、护臂、裙甲、袍肚、胫甲、鞋甲,据说还可以配上一个面甲(就是金属面罩保护脸的),这一套下来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么一套盔甲得有多重呢?大概要到70斤了,据说这是只是一个中等重量,一般的铠甲都要到60-70斤这个水平,当然也有100斤的重甲,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了,只有千里挑一的猛人才能驾驭得了,而像《三国志》里面记载的典韦、许褚这种步战猛将还要穿双层甲,身上披着100多斤的甲还在战斗,其实力可见一斑。这么重的甲防御力如何呢?书上记载,像典韦许褚这种猛将不止一次地被箭射得像刺猬一样却依然越战越勇,这是不是足以证明盔甲的防御力了呢?我当时也好奇这一点,但是人家的铠甲也不可能拿来做实验,倒是穿上之后自己使劲锤了胸口几拳,胸口一丁点感觉都没有,手倒是挺疼。不过根据书上的记载,这种甲普通弓肯定是射不透的,强弓硬弩抵近射击倒是应该可以射透,否则仗也就不用打了,但是重甲应该是可以防御住绝大多数弓弩的,尤其是抛射的箭矢对盔甲应该无法造成伤害,或者即便被射入应该也不会太深,不至于致命,像史书中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兵就是具装骑射,每次打胜仗回来身上都插着几只箭,虽然也有箭伤但都不致命,伤好之后会留下疤痕,于是他们就互相比箭疤以箭疤多为荣,据说有人身上可以有几百处箭疤,甚至有些人就是专门着重甲去冲阵来获得这些“荣誉”。穿好盔甲的一瞬间我就懂了这些人为什么好这口了,因为在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是天下无敌的,甚至感觉不去打一仗都对不起这身盔甲,如果照镜子看看那再丑的老爷们恐怕都不会觉得自己丑了,盔甲还有一种把丑转化为霸气的神奇力量。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优点也说说盔甲的缺点,重是一个缺点,另一个缺点就是穿戴费劲,我自己对盔甲不熟悉在人家指导下穿了能有半个多小时才穿上,据说熟练后可以十分钟搞定。可问题是战场哪有几个十分钟啊,士兵正常行军扎营时间是不着甲的,否则几十公斤的甲天天背着走到了战场哪还有力气打仗呢?睡觉更不能穿,我躺下试过,被压得喘不上来气,所以这也就解释了古代战争为什么怕偷袭吧,来不及着甲面对披挂整齐的敌人简直就是被屠杀。

另一个缺点是太阳下晒着升温特别快,就像一个烤箱,我当时着甲在太阳下骑了十几分钟马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当然这与不适应也有关系,但是甲内温度也是确实高,你甚至能感觉到每一秒温度都在升高,可以参考一下夏天汽车放在太阳下面晒着的感受,不开空调在车里多呆一会的话中暑休克甚至丧命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还发明了罩袍,就是在金属甲外面再罩一层薄布,用来防止太阳直射从而减少高温带来的损伤。因为不透气,所以不光是在夏天,就是在冬天着甲战斗一会一定也是浑身大汗,盔甲本身散热性能差就要求人体把自身功能用到极致,那时候浑身的毛孔都会被迫开放到最大以增加散热效果,战斗结束如果立即卸甲张开的毛孔就来不及收缩,人体受到冷空气的骤然刺激轻则感冒重则导致肌肉炎症,这就是俗称的“卸甲风”,很多名将英年早逝可能正是长期在这种严酷环境下积累的机体损伤所致。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盔甲的保养了,要知道汗液血液对铁的腐蚀性是非常强的,每次穿着盔甲之后都需要精心擦拭晒干,然后用油布擦拭盔甲以防止生锈。不过中国的札甲已经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综合性能最优异的盔甲了,并且没有之一,虽然单纯论防护力不如欧洲中晚期的板甲,但是其灵活度却不是欧洲板甲可比的,你很难想象穿着板甲在马上骑射,但是札甲却不影响你做出任何想要的动作,蒙古东征期间对欧洲板甲骑兵的碾压也说明了这一点。札甲相比于板甲的另一项优势就在于可以量产,并不需要像板甲那样必须量身定做否则就穿不上或者穿上之后动弹不得,这也就是中国历代着甲率都比较高的原因了。因为着甲率高,盔甲的保护作用使得中国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曾经远高于草原游牧民族,例如李陵曾率5000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在被十几万匈奴围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稳步后撤,过程中杀伤两万匈奴士兵,最终因为箭矢用尽才不得不降,投降时仅距汉地两天路程,而剩余士兵仍然有3000多人,如此高的交换比不能不说令人叹为观止。五代十国时期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导致了北方游牧民族与北方汉人产生了融合,汉人的技术加上游牧民族的战马使得辽、金、蒙古的战斗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宋朝失去了对北方政权的盔甲优势,反而由于缺乏战马而变为劣势,不过好在凭借神臂弓、床子弩、火器等等技术发明扳回一城,但最终在蒙古掌握了更多先进科技之后宋朝还是无力回天。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大概已经理解了盔甲在古代是怎样一种存在,一位训练有素着全甲的骑马甲士手持弓箭凭借一己之力是看可以轻松屠灭一个村子的。如果一位将军有上百领铠甲,有了这些铠甲保命他便可以更容易地招募部下,100名训练有素的甲士在经验丰富的将军率领下突袭一个县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伤亡就可以拿下,如此恐怖的战斗力如果你是统治者能够允许他的存在吗?

PS:如果有读者想线上沟通,请加助理教练微信:Motzus,每周三晚我在微信群恭候大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盔甲介绍
古代士兵盔甲到底怕不怕弓箭?板甲,欧洲14世纪末的产物、算近代吧
古代战争所穿戴的盔甲和铠甲,防御作用大吗
冷兵器文化大盘点:你所不知的欧洲铠甲史!
请问古代武将的穿着打起来方便吗?
兵器谱|没有它,努尔哈赤差点就挂在创业初期,满清起家的十三副盔甲就数它最奇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