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旷世奇才为斗鸡写檄文,皇帝看后,冷冷说七字

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学者王通之孙,太常博士王福畤之子。王家人在写作上的天赋实在是太强悍了,让人感觉是上天在眷顾他们,而王勃是王家的"三棵”宝树之一。

王勃九岁的时候就通读了班固的《汉书》,这可不是像现在小孩走马观花般看书,人家是认真的。他边看边批注,书一读完王勃的新作《指瑕》也就诞生了。书中指出经史大师颜师古批注《汉书》的种种错误和疏漏。家中老少学霸丝毫也没有怀疑这是小王勃的大作,传给当时的文化名人阅读,众人都击节赞叹。

公元644年,当时宰相刘道祥巡游关内各地,学霸王勃趁势抓住了机会,上书评论时政得失。刘道祥读后激动的直拍大腿,连说:"天纵奇才,天纵奇才。″马上写了一封热情洋,言辞恳切的推荐信,让王勃到京城去赶考。万里选一的国考,没想到这才18岁的年轻人一考就考中了。主考官皇甫常伯因给国家招揽到了一个旷世奇才,激动得好几宿都没睡好觉,立刻给他安排了工作,封为散朝郎。读到此处你会觉得王勃的人生开挂了!

乾元元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媚娘要封禅泰山,东都洛阳又在造一座乾元殿,这样的朝廷大事太需要文人士子大加赞颂了。天才王勃抓住大好机遇,挥笔写成《乾元殿颂》和《宸游东岳颂》,来纪念王朝一系列伟大事件。这两篇文章虽然没有得到帝后的赞赏,但是却引起了沛王李贤的注意,也不知这注意是福是祸。李贤是个行动派,立马把王勃招到王府,且极为器重王勃,到哪里都带上他。王勃也觉得此生得遇明主,再无憾事。

然而现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妙。当时王孙公子间特别流行斗鸡,京城建有斗鸡高级俱乐部。唐高宗李治的几个儿子,如沛王李贤、周王李显都是京城斗鸡俱乐部的高级会员。恰好李贤、李显兄弟要组织一场"王鸡对抗赛″。这样高级别的比赛自然要做全套,比赛规则,场地安排,资深裁判,都要筹划妥当。王勃认为既然是战斗,就要写一篇战斗檄文。于是他自告奋勇的为沛王李贤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中盛赞"我鸡″,鄙视“敌鸡”。内容大开大合、气势磅礴、辞藻华丽、用典甚多、文采斐然,虽然是一篇戏作,但也是后世公认的千古名篇。

但是让王勃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这篇檄文,他的命运从此逆转。王勃的这篇檄文因为文采出众,而又幽默诙谐很快上了京城“热搜”。当时人人求看这篇檄文,颇有"洛阳纸贵″的热度。不久其中的一份就传到了皇帝李治的案头,李皇帝细细一读,不由心中大怒。写出了不容更改的专家评语:“据此是交构之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这是挑拨离间。

为争夺帝位,兄弟阋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画面,李治是亲眼见过的,李治特别害怕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为了避免手足相残,唐高宗李治宁愿放弃一个治世奇才,所以李皇帝对王勃的处理意见是:滚蛋!

就这样,王勃被赶出了沛王李贤府。王勃自己也没有想到一篇为游戏而作的檄文会改变他的命运。但是年轻的王勃也没有气馁,他到巴蜀一带游历,领略祖国壮美风光,涵养天地浩然之气。他的诗作越来越成熟,气象万千,笔底生风。

    后来朝廷也多次征召王勃入朝为官,王勃也几度出仕,终因性格桀骜不行驯而不被污浊的官场所容。因为同僚的嫉恨,王勃险些在任上丧命,还带累自己的父亲被贬到遥远的交趾(今越南境内)。这期间王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构思新奇、乐观昂扬,诗作一出,令天下离人精神为之一振。在王勃的笔下天涯只是咫尺,遥远的五津也可以望见。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从立意的高远,思想的乐观层面看,至今无人能及。

这还不是王勃的高光之作。想到远贬交趾的父亲,王勃又愧疚又痛心,王勃决定去探望父亲。675年,王勃从家乡龙门出发,踏上了漫漫省亲路。王勃途径江西南昌,正巧当地地标性建筑滕王阁建成,滕王阁也许是为王勃而生的。当时,南昌军政长官都督阎伯屿决定宴请文人雅士,四方朋友,开一个赞颂滕王阁的笔会。

其实开这个开文化沙龙阎都督是别有用意的,他想利用这个笔会,捧红他的女婿。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得非常周密了,他事先命女婿写下一篇序文,而且悄悄请大师精心修改好了,阎都督认为女婿胜券在握,一定能一炮走红,他似乎都能够想象女婿爆红后的盛况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宴会开始,阎都督假意请文人雅士为滕王阁作序,一众文人墨客深会其意都说准备不足而推辞不写,很快就要轮到都督女婿上场了。谁知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王勃抓起如椽大笔,提笔就写,满座高朋都傻眼了。阎都督精心布局的好事就这样被王勃搅和了。阎都督气得脸一阵青一阵白,实在熬不住了就借口上厕所去了。临走还气呼呼的说:“看这个小毛头能做出什么文章。”

王勃在阁里写文章,郁闷的阎都督在阁外看风景。懂事的侍从们一句一句的把王勃写的句子传给阎都督听。当听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一句时,阎都督冷笑一声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还敢拿出来献丑。″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都督竟沉默了,似乎若有所思。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传来,阎都督两眼放光,忽然大叫起来,把传诗的侍从都惊得吓了一跳。阎都督惊叫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也。″

于是奔到王勃身旁,近距离看王勃写作,直到王勃完成全文。阎都督对王勃的《滕王阁序》赞不绝口,认为是千古奇文,还邀请王勃到自己的家中做客,两人喝得酣畅淋漓。史书记载"极欢饮罢″。

《滕王阁序》的横空出世是诗人王勃一生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没有王勃,就没有滕王阁。有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不再是仅几层小楼,而是中华建筑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到南昌的游人,谁不去瞻仰滕王阁都会觉得遗憾的。同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成就了岳阳楼,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就不会是四大名楼之首了。

  《滕王阁序》的诞生,让王勃的文学生涯走向了巅峰。但王勃所不知道的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落幕。离开南昌后,王勃继续踏上省亲的路。在南海的船上,王勃堕水而卒,时年28岁,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坎坷,却也精彩纷呈。南海的潮水仍在汹涌,天风仍在飞卷。王勃,假如大海能够带走你的哀愁,我愿你的灵魂永远安息。

现在拜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还会心潮澎湃,热血翻滚,眼前总是浮现着一个桀骜不驯,才华出众,风采翩然青年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六百七十五年九月九日:王勃遭遇逆袭,最终机智反杀
王勃:人不轻狂枉少年
为滕王阁写序的王勃,究竟是怎么死的
666年,李治的两个儿子斗鸡,王勃写文章...
诗词趣事王勃
滕王阁序中的“孟学士之词宗”,这位孟学士是何方神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