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汉奸与张弘范同姓,率领十万汉奸大军死磕


编者按:

后赵王朝的民族政策,在网络上一直颇有争议。石勒制定国人制度,把羯胡在内的白种人划分为国人,压迫汉人;但与此同时又【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华族】,这岂非矛盾?难道我们冤枉后赵了吗?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薄黜龙

字数:1705,阅读时间:约3分钟

非也,非也。后赵所谓不得侮辱衣冠华族,是对豪强地主提供一定的保护政策,授予其特权,建立起国人阶层与汉族豪强的联合统治。汉族豪强在这个体系当中,虽然权利不及国人阶层,但却也是既得利益者。

  且,虽然在后赵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下,即便是汉族官僚也有被胡人抢掠的危险;然而后赵对于土地兼并的纵容,实际上还要比东晋更厉害。许多人以为王导以宽治国,却不知道王导厉行土断,虽然是门阀领袖,却大力抑制土地兼并,以确保东晋政府的国力,这政策后来被桓温、谢安继承,亦是北方政权不敢轻易进攻东晋的重要原因;对此,万绳楠先生在《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和淝水之战的胜利》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

▲石勒

  后赵对汉族豪强地主的态度,与后世的清朝有可比性。在人格尊严上有吃亏的地方,谄事胡虏,摇尾乞怜,但是在实际的利益上,却能得到更多的纵容,拥有此利好,确能使许多缺乏气节的汉族豪强地主乐此不疲。

▲张宾

  石勒的谋士张宾,是历史上有名的智士,助石勒开创霸业,却被过河拆桥而冷落,郁闷以死。但是张氏家族已经和羯赵形成利益共同体,依然死忠于后赵政权。张举,就是张氏家族的一位极其重要的成员。

  我们看冉闵与胡军作战的史料,往往觉得奇怪。后赵国人数量并不多,又经过冉闵杀胡,为何还能多次轻易组织十万、二十万大军?岂非奇哉怪也?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后赵残余势力的军队,本也是汉人占大多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冉闵不得汉人支持,只是说明古代的汉人底层群众有很强的盲从性,往往被豪强地主所诱拐裹挟。

  张举在石虎时代担任征北将军、太尉,甚受重用,是后赵王朝汉将中极有影响力的一人,与李农并列,关系莫逆。按《晋书·石季龙载记》:【豺与张举谋诛李农,而举与农素善,以豺谋告之。农惧,率骑百余奔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上白。刘氏使张举等统宿卫精卒围之。】

▲冉闵

  李农和冉闵同为乞活军后裔,因此在邺城政变中自然成为同盟者。由于张举的救命之恩,李农亦为张举向冉闵作保。结果在冉闵发布杀胡令时,【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及诸公侯、卿、校、龙腾等万余人出奔襄国】。

  张举等人拖家带口,出奔襄国的后赵残余势力,显示出以张氏家族为首的一部分汉族豪强地主势力,冥顽不化,一意效忠羯赵反动政权。此事严重削弱了冉闵的实力,亦导致冉闵李农矛盾激化。后来冉闵火并李农,虽然使得事权统一,但也进一步使得己方实力减弱。

▲张举

  此后的史料中,多有张举参与征战记录,如【汝阴王琨及张举、王朗帅众七万伐邺】。羯赵残余能有如此庞大的动员力,当然与张举等汉族士人豪强利用影响力煽动裹挟汉族底层群众脱不开关系。后来在襄国之战时,张举更是受命向慕容燕乞援【魏主闵攻围襄国百余日。赵主祗危急,乃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太尉张举乞师于燕,许送传国玺】。

  冉闵私德且不论,但从苍亭建制来看,冉闵是有消灭胡族特权,重振汉文化的决心的。汉奸张举等人顽固反动,与冉闵死磕,严重消耗了冉闵的实力,使得慕容鲜卑入主中原,北方的黑暗时代又因此延续了很长时间。不可否认冉闵本身性格和私德有缺陷,然而张举等汉奸豪族更加罪不可逭。

  张举也没什么好下场。慕容俊派名将悦绾率慕容氏铁骑参战,在襄国重创冉闵之后,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才知道玉玺并不在襄国。此时张举还被扣押在蓟城,慕容俊下令将张举杀掉祭旗。

▲张弘范

  张举为羯胡势力效忠一生,冥顽不化,最终得到如此可耻的下场。当然,他的精神有人继承,譬如宋金元之交的张柔、张弘范父子,以及清末民初的辫子将军张勋,都是张氏一门的汉奸典型。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薄黜龙。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悍将冉闵:民族英雄还是杀人屠夫?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91
冉魏的建立与衰亡
一代战神拯救了汉族,即是千古一帝,还是一代杀神
孤胆英雄
‘成功’是个什么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