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ι74青尸鬼邪: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

肝木气虚,白尸鬼乘虚而干犯人之正气,心火气虚,黑尸鬼乘虚而干犯人之正气。脾土气虚,又会如何呢?

先附录原文如下:

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

一、人脾病

“人脾病”即人病脾虚或人气脾虚之谓。“人脾病”之因,下篇遗篇《素问·本病论遗篇》例举为“人饮食劳倦即伤脾”。

二、又遇太阴司天失守

“又遇”则复感。太阴司天失守则天虚,下篇遗篇《素问·本病论遗篇》岐伯讲:“又或遇太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阳作接间至,即谓之虚也,此即人气虚而天气虚也。”丑未之岁,上见太阴湿土司天。太阴湿土司天失守,则天数不及,故天虚,其左间少阳相火提前行令。

三、感而三虚

太阴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感”则脾气虚又重感太阴湿土天气虚。

“三虚”即脾气虚、太阴天虚、阳卫气虚,阳气气虚则内不能固精于内,外不能御邪于外,下篇遗篇《素问·本病论遗篇》岐伯讲:“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

四、又遇土不及

三虚又逢遇土运不及之年,总为四虚。感而三虚,则脾神离脏而游失守位,感而四虚者则脾神虚衰更甚。

《黄庭内景经·心神章第八/脾长章第十五章》讲:“脾神常在字魂停。/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黄庭外景经·下部经》讲:“脾中之神主中官。”脾神,名常在,字魂停,状若神凤,舍居中宫黄庭,明代《三才图会》附录“脾神图”如下:

脾神名常在,字魂庭,脾之状如神凤,主藏魂,象如覆盆,色如缟映黄,正掩脐上近前,横覆于胃,脉出于隐白,隐白左足大指端侧,去甲角如韭叶。” 

五、青尸鬼邪犯于人

脾为土脏,其色属黄,土虚则木乘,木色青。脾神失守,游移本位,则东方木之精青瘟神刘元达驱使万千青尸鬼播撒邪毒干犯人之正气。刘元达,两晋南北朝时人,死而为鬼王东方青瘟神,其或稍晚于鬼王北方黑瘟神钟士季(钟会)由鬼成神。

六、令人暴亡

青尸鬼作祟攻破人之正气屏障,攻占中宫黄庭,轻则尸厥假死,重则令人暴毙身亡。倘若脾神虽游移本位,但尚未离体,只是尸厥而已,犹可急救之。《正统道藏·素问遗篇·刺法论》注曰:“不出一时可救之也,四肢冷,而身温、唇温者,可活之矣。”

七、可刺足阳明之所过

《黄庭内景经·隐我章第三十五》讲:“脾神还归是胃家。”足阳明胃经之所过即原穴冲阳,刺此以补胃气,还脾神。《正统道藏·素问遗篇·刺法论》附注刺法、存思法、祝咒法曰:“用毫针,着人身温暖,以手按穴,咒曰:常在魂庭,始清太宁,元和布气,六甲及真。诵之三遍,先想黄庭于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呼;徐徐退,而以手扪之者也。”马莳、张介宾之注皆从之。

八、复刺脾之俞。

脾中之神主中官。脾俞在足太阳膀胱经,在督脉脊中穴两旁各一,刺次以补脾气,还脾神,正统道藏·素问遗篇·刺法论》附注刺法、祝咒法曰:“用毫针,以手按之,咒曰:太始定位,总统坤元,黄庭真气,来复游全。诵之三遍,刺之三分,留二呼,进至二分,动气至徐徐出针。”马莳、张介宾之注皆从之。

肝木虚则金属白尸鬼犯之,心火虚则水属黑尸鬼犯之,脾土虚则木属青尸鬼犯之。

肺金虚则火属赤尸鬼犯之,具体又如何呢?

明日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正传》 邪祟
论气化:学习五运六气,就要懂天地人之气的变化
千年中医,艾灸“配穴”法,干货呀~干货
【205】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从五运六气讲“三年化疫”
​《黄帝内经》所预示的 2019 己亥年的疫情和疾病信息的考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