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好诗 | 父亲

父  亲

阿 名
露水未湿,山路爬满枯枝
野雀从别处飞过来
这次,它们像你变得沉默不语

初秋还有机会向上,向山顶
伤口带着余热
你讲过的故事没有被唤醒

我是一只鸟的影子
我替换掉那只蚂蚁
在仅属于你的土堆里安一个新家

我留下的名词含糊不清
这些音节,都曾被你使用过
拖着长长的低音

昨夜,我梦见了你
天色未亮,你给我讲故事的结尾
我给你读唐诗里的月光

这首诗在诗意营造与情感共鸣方面的成功之处,首先得益于题目与正文之间的张力。通读全诗,会发现诗人始终在用一种间接表现的方式来写主题“父亲”。对于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诗中没有给出直接的描写,只有少量的叙事信息散落在各个段落里(如父亲为“我”讲过故事)。但叙事信息之少,并不妨碍读者理解这首诗,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缺失会增强读者的阅读主动性,促使读者探索,从而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而隐含在种种阅读体验背后的关键词,就是对父亲的“怀念”。试想一下,如果把这首诗的题目改为《想父亲》《怀父亲》,那么,在抒情的表达上就太“实”了,表意的逻辑会变得笨拙。诗人的做法是去掉动词,以名词为题,却在内容中充分彰显“想念”这一动作行为,让父亲的形象与自己的想念结合起来,在互相强化的同时,将情感自然推进。

为了配合这一书写,结构的安排亦见匠心。第一段以自然物象起头,带出父亲角色及其“沉默不语”的性格特征;第二三段,用“伤口”“土堆”简要地交待了背景信息;第四段,通过“音节”,正式揭示了“我”与父亲在情感与精神上的联结;第五段以梦结尾,再写“我”与父亲的互动与联结。整首诗出色地保留了抒情的节制感;而越是在节制处,越见情感的力度。


特邀点评:杨碧薇

诗人简介

     

阿名,70年代生于山东高唐,现居山东临清。退役军人,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散文诗选刊》《鲁西诗人》等刊物,获得过“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年度诗人提名奖,全军网络文学大奖赛诗歌类奖项等。

      专家简介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出版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在《南方周末》《汉诗》开设文学与艺术批评专栏。现居北京,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写作入门)
评说现代诗歌的情感意境
“寓”情艺术探微
诗零度 | 情到深处人便痴
惊梦
怎样写现代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