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得了糖尿病,骨头容易“脆”?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生命》一书开篇引用了尼采的名言:“那些未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这句话也恰如其分地引出了小糖今天要探讨的问题:当那些看似并不相关的疾病同时出现时,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会更强大?还是就此被打垮?

首先,讨论这个问题,需要请出医路讲糖的主角“血糖”,血糖即血液里的葡萄糖。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典型特征就是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多尿,尿里也含糖,糖的浓度之大,甚至能引来远处的蚂蚁。

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只能靠药物、饮食、锻炼来降糖,从而减轻病痛和降低死亡的风险。一旦在饮食上不注意,或者忘记吃药,相应的指标就会反弹,身体就会出现不适,并且该疾病发生率非常高。根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全球大约有4.63亿20~79岁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大概每11个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中国还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者超过1.1亿人。

其次,葡萄糖作为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为大脑提供能量,为身体制造蛋白质。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葡萄糖被储存在人体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里,需要使用时会被转换为热量。

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的体内,由于胰岛素帮助人体代谢葡萄糖的功能被破坏,导致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异常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引起快速脱水、昏迷,甚至死亡,而且即使严格控制血糖,患者也有可能并发失明、心脏病、中风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讨论到糖尿病并发症二三事时,“当那些看似并不相关的疾病同时出现时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会更强大?还是就此被打垮?”得到进一步延伸——糖尿病和失明、心脏病、中风尚且勉强相关,可“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这两种风马牛各不相同的疾病又为什么出现了因果关系呢?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背后的故事

骨骼的强度与骨量关系密切,正常人骨小梁的骨量在20~25岁达到高峰,皮质骨的骨量则在40~45岁达到高峰,而后随着骨代谢骨量流失愈来愈快,骨量丢失过多则会有骨质疏松的出现,骨折风险的增加。骨代谢主要依靠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生成骨组织纤维和基质,破骨细胞破坏并吸收分解骨组织。正是这两种细胞协调作用维持骨的正常代谢。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原因非常复杂!一系列研究发现:高浓度血糖的环境不仅加速了成骨细胞的过早凋亡、抑制其分化成熟,同时也增强了破骨细胞的活性、为破骨细胞提供原始的能量,最终导致了高血糖情况下骨量快速的丢失。

高血糖作为启动环节,导致了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增加,通过氧化应激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髓的脂肪组织分化,导致糖尿病患者成骨细胞减低、破骨细胞增加,骨钙素等因子合成减少均可引发骨质疏松症。

高血糖抑制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合成和释放,而IGF-1可刺激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增殖作用;胰岛素可促进成骨细胞和骨胶原组织合成,而2型糖尿病常伴有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加之,糖尿病多尿的症状,促进大量的钙、镁、磷等元素随尿液排出,部分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肠钙吸收障碍、维生素合成障碍,导致骨合成的原料缺乏。

糖尿病另一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也可能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导致骨钙动员增加,加重骨量丢失;此外肾功能不全时更是间接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一步加重钙吸收障碍,引起骨质疏松。

同时,长时间的高血糖使大量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骨组织中聚集,引起间质干细胞凋亡,导致成骨作用明显降低,并且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以及长久服用药物都会对骨代谢有不良影响,并最终从各个方面造成骨质疏松。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糖尿病患者中1/3~1/2的患者存在骨密度降低,其中有接近1/3的患者被确诊为骨质疏松。总而言之,糖尿病影响骨代谢,引起骨量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出现哪些问题,是你的“骨头”在报警?

根据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数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超过55%存在骨量丢失;目前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已明确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骨折风险增高。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1型糖尿病的中年患者中,30%~60%存在骨量丢失,10%~30%患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降低和骨折的风险报道不一,主要取决于疾病控制、病程和终末器官损害。

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通常无临床症状。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复发性骨折均应提高对糖尿病骨病的预防与治疗意识。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降低时,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疼痛、局部腰痛或查体中发生脊柱压痛,亦或跌倒后发生严重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肿胀、不能行走均表明你的“骨头”已经在向你求助,并且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也会表现为骨骼疼痛和疲劳。

下面小糖为您盘点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八大要点”,发生以下问题时,可能是你的“骨头”在求助哦:

01腰背疼痛

糖尿病患者的背、腰部呈酸痛、冷痛、钝痛等。

02抽筋

好发于手臂和小腿,一般认为是急性血钙降低的反应。

03骨痛

疼痛的性质不一,多发于背、腰、臀部大腿等部位,可以在一个部位和多个部位同时发生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04身高变矮

这是骨质疏松最明显而又最确切的标志,但也最容易被人忽略,定期测量糖尿病患者的身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帮助。

05乏力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系统,患有骨质疏松后,骨骼系统的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站的时候想坐、坐的时候想卧的感觉,是明显的乏力的表现。

06骨骼畸形

表现为驼背、脊柱侧弯、胸廓畸形等,严重时会影响呼吸运动。

07骨折

骨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多发生在承受压力和外力最大的部位,一般在无意中或者受轻微外力时发生,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下楼梯、跌倒都可以引起。轻者可无症状或者产生轻微的疼痛,但大多数骨折时均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08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常会出现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血管钙化、血管内径减少,会使其骨骼的营养供给受到影响,从而可使其出现骨骼营养障碍和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上问题,请及时就医,在正规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和日常运动锻炼。(文/达尼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之路|别让骨头变疏松
高血糖“偷走”骨头里的钙,做好6点骨骼不老,人更年轻!
糖尿病也会“啃”骨头
糖尿病是如何伤害到骨骼,引起骨质疏松?做到这3点,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认知
健康之路20160824-张春雨:《别让骨头变疏松》 老年女性,糖尿病易患骨质疏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