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社|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读记
userphoto

2023.03.10 辽宁

关注

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读      记

       根据李商隐的《樊南文集》卷二【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一日三秋,空咏马嵬之清什。〞可知这首诗当作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其时与韩琮唱和之作。
       这首诗,取《长恨歌传》和《长恨传》中的七夕盟誓为主线索,展开叙述和议论的。
       首联开门见山,说玄宗之荒唐。
       上句直点玄宗命方士至贵妃神之事。“海外徒闻”,是“徒闻海外”的倒装。“更九州”,“更”读去声,取《史记·邹衍传》“九州之外,复有九州”之意。“徒闻”二字,引出下句警醒的一喝。
       屈复的笺注,居然问“谁从海外徒闻乎”,将“更九州〞之“更”读为平声,大谬!玄宗之后又没亡国,故屈笺大谬。
       下句更是进一步指出实质。这辈子(此生)都完了,还说什么下辈子(他生)?弄那么些虚的有啥用?
       自《长恨传》和《长恨歌》之后,以此为题的作品不少,但如此辛辣、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质,唯李义山一人。
       首联劈头就揭出实质,为后面生发铺笔。
       颔联承首联的“此生休”,写逃亡马嵬的当时史实场景。
       上句“虎旅”指军队,“宵柝”,巡夜的梆声。
       下句“鸡人”指宫中报时之人,“晓筹”,拂晓的更筹,指时刻。
       这一联的意思是:在逃亡的路上,只能听到军中巡夜的梆声,再也听不到宫中鸡人来报时了。
       其实颔联就是写唐明皇在逃亡的路上的狼狈之相,为颈联的六军驻马渲染。
       颈联转笔,点出贵妃之死。
       上句“六军驻马”,写兵谏,即喻贵妃赐死。
       下句写旧日七夕玄宗与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永为夫妻。
       这一联,使用了逆挽法,用现在的赐死贵妃,对照旧日七夕的山盟海誓。
       此联实际上是在说:今天说赐死我就赐死我了,当初七夕山盟海誓的今生来世永做夫妻的那些许愿哪去了?
       真是杀人诛心!李商隐的笔,端的辛辣。
逆挽法,就是先叙现在事、写当下景,然后转溯从前、追述以往,以反正相对照。
       尾联“四纪”,十二年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取其成数(凑十二的倍数)。
       尾联顺着颈联的今昔强烈对比,发出灵魂之问:为什么作为一个做了四十五年皇帝的人,却不能保住一个妇人,得以像平民之家的莫愁一样、白头偕老?
       因为首联揭出至神的无用实质、颔联的回忆、颈联的今昔强烈对比,一番铺垫、情绪酝酿之后,尾联的发问,简直是振聋发聩、悲愤至极、直指人心!我亦要问!
        尾联一问,就引起了读者的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思考答案。
       尾联这一问,揭出了两点事实:
       一、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贵为四纪天子的唐玄宗。
       二、这场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因为造成这场悲剧的人,是一个天子。
       细观这首诗,四联八句全是对照:
       首联是海外招魂与杨妃之死的对照。颔联是奔亡途中与承平之时的对照。颈联是马嵬与长生殿的对照。尾联是四纪天子不能保一妃子与民间夫妇白头相守的对照。
       这首诗的特点是:
       一、切入点准确。
       写马嵬,劈头却以“至贵妃神”为切入点,引出马嵬自缢和七夕盟誓两件事相对照,突出了悲剧的效果。
       二、即小见大,以个人的悲剧、映射出“窜身失国”的国家的悲剧。
       三、全篇无一字议论,全是史实。但经作者的安排比照,不议自议。故程梦星评曰:深得风人之旨。
       四、全篇四联八句,全以对照的手法,使得情绪对比强烈起来。
       五、颈联运用逆挽法,使得全诗顿时生动起来。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列》曾评曰:“宋、元以后,此法不讲,故日近凡庸。”吾侪当勉而振之!
       疏理一下这首诗的脉络:
       首联以“至杨妃神”引出话题。颔联承首联写逃蜀状况,为颈联铺笔。颈联转笔,今昔生死对比。尾联合住,感而发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诗两首》解读与探究
兴平马嵬
《马嵬(其二)》课例赏鉴
第1093期:【诗意语文•慧眼看课】亓庆国执教《马嵬》(其二)课堂实录
《马嵬(其二)》 - 唐·李商隐 - 可可诗词网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