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不知的体制内的彼得原理
userphoto

2022.12.04 湖南

关注

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想升职就大声说出来。小阿是科室里的老员工了,以为等主任退休了,论资排辈,也该轮到小阿了。有些人劝说小阿:你呀,赶紧去探风声。也有些人直接说:你直接去找领导表达意思。小阿想来想去,还是去找了领导了,结果领导说:你能胜任领导岗位吗?你能管理好科室吗?

彼得原理是说,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最终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但是在体制内胜任不胜任不重要,领导喜欢你需要你,你就上。

把晋升当作利益,而不是更大的责任。这将导致,大多数管理岗位上的人,都不胜任。体制内,领导在一个位置最多呆5年,你对自己有用,拉你上中层了,我在位期间,只要你对我有利,工作能力那是次要。

有时候体制内任职是:赶鸭子上架,不行也得行,有拉你上来的贵人帮你引路,指点你的工作,你还害怕这几年学不会?

人是趋利避害的,晋升是虽然承担责任,但是会带来更大的利益。

如果用责任来激励员工晋升的话,员工会考虑:自己升上来之后会不会不能胜任岗位?会不会把工作干砸?会不会管理不了团队?

职场中晋升最快的,能力不一定最强,但是能担责,能管理好下属,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

首先要得民心。古代皇帝经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后才发现:想要晋升在不断讨好领导的同时,还要得到下属、同事们的信任,晋升机会才大。工作的这么多年,我见过很多领导因为不会管理团队,失去民心而下台的,也见过很多领导因获得人心而走向更高级别岗位的。

其次,经常汇报工。作家马克·麦考梅克说:“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把能够激励员工的因素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比如现在事业单位的职级并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年限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转为管理九级、管理八级等,这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的特点是员工只能从“不满意”到“都是一样”。

激励因数:同是一批考进的事业单位同事,有的同事懂得晋升原理,善于抓住机会,从事业单位管理岗转变身份变成了行政岗(公务员),这就是激励因数,从“不满意”到“满意”。

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体制内工作“满意”,就要在有保健因数的基础上抓住激励因数,才能在体制工作中走得稳、走得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彼得原理:在任何一个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将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阶层!
彼得原理:为什么组织中不胜任者得到晋升,胜任者反而被解雇?
人总是在不能胜任的岗位上停下来
运营人在职场(一):外行领导内行这种事是普遍现象
UC头条:[创业管理]服务行业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彼得原理:让自己做到胜任,想办法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