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村庄(18)

水井

水井又叫镶井,因为挖好的水井用石板或者木板镶出来,故名。二队的水井与我们队的也不同,用的是井圈。

队队有镶井,庄子上的人吃水靠的它。家家户户都置有打水漏斗或水桶,早晚来井上挑水。还要饮牲口,就是在井边放置一木槽,拉了牲口来,用柳条漏斗从井里打水出来,倒在木槽里,牲口伸嘴到木槽里饮水。

水井是村庄的灵魂。一个庄子,有了水井,才有生机。到井上去担水,饮牲口,是庄子上的人打照面的机会,说些俚语笑话,交换消息,正经说事儿,都不定的。

这些事儿也可以有大些的娃子们来做。水井边的笑声忽然就响一些了,他们比赛谁从井里率先把水提上来,或是提一桶水用的换手次数少,或者数到十下、二十下,看谁打出来的水漏斗数多。围着井沿站定了三个、四个结棒小伙子,一声一二三,只见漏斗或水桶的绳在井里抖动着一大截一大截地升上来,都不甘示弱,然后倒水进水槽里,牲口们在水槽两边大口吃水,偶尔谈起头来看看井边,对井边的打水竞赛丝毫不在意,又低下头去饮水了。

小孩子们比力气,是庄子上常见的情形。水井边是最好的机会。一个说,我担了两桶水,送到我家厨房里,一路没缓一下;一个说,我连着担了三回水,把缸倒满了,中间都没停一下。水井就这样,跟庄子上小伙伴们的长大密切地联系起来了。长大后的小伙伴,梦里也记得水井,大概就是这个原因。那个时候没有才艺秀,主要是秀肌肉,比力气。

因为是命脉所系,而且常有水井的神话色彩的故事传播,人们对水井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有一些禁忌,隐隐约约,只见过老人安顿一些妇人不能来井上取水,至于为什么,却不确切地知道。等我们长大一些,似乎又不太讲究这些了,因而这些禁忌居然从此消失。

有傻孩子调皮,会在水井里乱扔东西,大人看着了必然赶忙呵止,又告诉他的父母,小孩子就会受一顿申斥,挨几下,以后就记牢不敢了。不过天然的杂物,大家司空见惯,也不觉得肮脏,打上来的水漂着一根枯枝,两片败叶,甚或有羊粪蛋或驴粪蛋,都不见怪的,晃荡一下漏斗,掉出去,就把漏斗里的水倒进水桶或者钢笼,担回去,烧茶便烧茶,做饭便做饭,净脸便净脸。小孩子更不讲究,拿了碗,下到缸里或桶子里,满满舀了一碗,咯当咯当一口气就咽下去了,并不把大人不准喝生水的叮嘱放在心上,也没见喝了这水就忽然肚疼,忽然胃疼,大呼小叫起来的。不知道是那时的水好,还是人结实,经得起生水的“侵蚀”。

记不得自己具体是几岁开始担水的,但是担水浇菜园的经历,我真是不能忘。修新房子的那年我是读五年级,此前就开始担水浇菜园子了。所谓的菜园子,是在新房子还没修起院墙的院子里,辟出一块地来,春里浇河水的时候想法设法浇了,种上各种蔬菜。然后菜蔬需要的水,都由我们一家大小用肩膀供给了。一开始浇菜园,主要还是母亲。母亲会早早地起床,开始一担一担地挑水浇菜,天亮上地前,菜园里就变得水花花的了。后来我们能挑水了,就一起挑水浇菜。菜园也争气,茄子,辣子,白菜,西红柿,芹菜,葱,蒜,芫荽……都长得旺盛而俊气,有时我们也送邻居吃,或者邻居来打声招呼就自己摘一些去吃。

井水从不吝啬自己的所有,可惜,水位却在逐年下降,这样一来,庄子上对我们担水浇菜园就闹意见了,因为我们起得早,担水一多,水井里居然一天天渗不出水来,有人来担水,发现还打不满一桶,只得等一会儿打一些,等一会儿打一些,自然就心生不满。我们也觉得这不是办法,又舍不得废了菜园没菜吃,只吃白水面条,那多难受!父亲就决定学庄子上孙家的一户人家,打一个压井子。如此,我们的菜园子就一直用压井里的水来浇了。

压井也不出水的时候,吃水成了大问题,家家户户置办了拉水的家什,套上驴车、骡车,从远处去拉水。水井就被扔弃在那里,默默不语地看着人们从旁边无视地经过。一日枯似一日,一点水的湿气也寻不到了。

井,自然也就沉寂下去了。也听不到井边担水人的说话与笑声了。

水井最后被掩埋了。庄子也慢慢地破败起来。水井没了,庄子的魂就丢了。自此,病恹恹的庄子,再没见有好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 家 的 甜 水 井
南通日报
地理 ‖ 巫山老城的井
【醉散文】邹开歧《老家的水井》
井水苦 井水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