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成药—祛暑剂的分类及适应症状
userphoto

2023.02.22 广东

关注
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属于“八法”中之“清法”。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气通心,暑热伤人常直入气分,导致人体里热亢盛,心神被扰,故见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等症。又因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常兼口渴汗多、体倦少气等症;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故暑病多夹湿邪,兼见胸闷,或身体困重,小便不利,或泄泻,苔白腻;夏月贪凉露卧,不避风寒,加之腠理疏松,寒邪侵袭肌表,而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等症。故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1. 祛暑清热剂 适用于夏月感受暑热之证。症见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例如甘露消毒丸。

  2. 祛暑解表剂 适用于暑气内伏,兼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口渴等。例如藿香正气水(丸、胶囊)、保济丸。

  3. 祛暑利湿剂 适用于感冒挟湿证。症见身热烦渴、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例如十滴水。

  4. 清暑益气剂 适用于暑热伤气,津液受灼证。症见身热烦渴、倦怠少气、汗多脉虚等。例如清暑益气丸。

注意事项

  1. 暑多挟湿,祛暑剂中多配伍祛湿之品,但不能过于温燥,以免耗伤气津。

  2. 忌生冷、油腻饮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偶感
每天定时发热有你么?中医怎么治疗
『夏季热』暑热症辨证论治
夏季炎热,小心宝宝患夏季热!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3
【暑病,去暑热保清凉三】——暑病的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