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抠门老母亲

蓝字

母亲极抠门。但凡认识她的人,都有这个印象。就在去年,抠门老母亲,在老家建了一栋四层“别墅”,四百多平,表妹说,“跟大宾馆一样气派”。 

 刚好前一年我们因为房子掏空了老底又借一身外债。还生二胎,囊中羞涩。老母亲信誓旦旦的说,不要你们的钱,你们自顾不暇了。 下半年装修的时候,老母亲明显焦虑不少。七大姑八大姨倾囊相助,装修的差不多了。亲戚多的好处之一,就是借钱容易。当然,你得人品过硬,偿还能力佳。 老母亲年近六旬,终于圆了“别墅”梦。 

老母亲舍不得买衣服。年幼求学时,我长得极慢,又痩又小。衣服结实,怎么都穿不破。鞋子也是,中学就停留在34码没长过。做梦都想从头到脚买身新的。 

一年只有两次买新衣的机会,暑假火把节买夏装,寒假春节买冬装。母亲为了省钱,衣,裤,鞋通常只会给我们买两种。 已经开始爱美的年纪,看着商店里的漂亮衣服,惦记大半年,直到店家换季清货,才从心里彻底放弃。 求学阶段,同学们都朴素,不攀比,我那小小的虚荣心也没有影响太大。母亲衣柜里有两件呢子大衣,三十几年了,每到冬天还穿。据说父亲花了一整个月工资买的。在当时来说,是笔巨款。 我跟母亲开玩笑,“父亲真舍得,放现在,我们谁也舍不得花一个月工资买一两件衣服”,还有一件亮黄色的风衣,跟小学老师穿的一摸一样。压箱底了,没穿出门过。 节日添置衣服,母亲自己却不在计划之内。平时穿的朴素,年纪大了,花花绿绿的也穿。亲戚们打趣她,那么多钱捂着不用,不怕长霉吗?母亲回击的铿锵有力“你看我穿成这样,像有钱人吗”  记忆中,酒席向来是妇女们争芳斗艳的场所。偶尔参加一次,还是会被邻居们脖子上的大金链子闪到眼睛。母亲向来对这些金光视而不见。  2
老母亲对吃的很吝啬。记得很小的时候,跟母亲去市场买东西,会去小食摊吃锅巴油粉。一块钱满满一大碗。 母亲总是让我先吃,说她还去买点别的菜。过十几分钟,我吃的差不多了,她才回来找我,手里有时提着一块豆腐,有时提着一兜水果。 母亲说不能浪费,三口两口把我吃剩下的吃完,然后我们踩着自行车回家。 天真的我以为,母亲真是去买菜了。后来才明白,她为了省一块钱,故意走开了。 前几年回老家的时候,一起去买菜。母亲还是像以前一样带我去吃油粉,自己却不吃。我们经济上有了很大改善,她仍舍不得吃。 

不忙的时候,母亲跟邻居去市场批发蔬菜,然后摆摊零售。回家看到冰箱有一些蔫的蔬菜水果,母亲说是卖不掉带回来,两个人又吃不完,所以放久了。冰冻层有一大盒西兰花,我心里又酸了。 明明15分钟小电驴,可以到达超市买各种新鲜蔬菜。 

猪肉暴涨,我经常担心她抠门得舍不得买肉吃。电话那头,母亲笑得很灿烂,“别担心我们没肉吃,我们可比你过的好多了,想吃什么买什么”。 知道她在骗我,可隔这么远,又不能煮顿肉给他们吃,心有愧疚。 去年开始自己煮饭,鸡鸭鱼肉不间断。大宝还是挑剔的让我失望,很努力去尝试各种新菜,受肯定的时候极少。 

菜一盘一盘倒掉,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里第一次蒸蛋,第一次煲鸡汤。成品不忍直视,自己都嫌弃,母亲仍大口吃掉。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只有真的担起一个家,油盐柴米,吃喝拉撒都要自己掏钱时,才体会到一家之主的艰难。荷包有限,欲望却无穷。 抵住诱惑,几十年如一日的俭省,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我刚起步,皮毛都未曾学到。 3
母亲在住的方面,也很抠。家里还有几床父母结婚时的被子。很多年前父亲带着他们下乡,我带着上学,毕业后又带回了家。 老家有弹棉花的店。新人结婚会买新棉花弹被子,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用旧衣服弹床垫,又厚又硬。 新棉被坏了,可以弹成床垫。我们上学的时候,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一度认为,我们穷到连书都读不起。事实上,母亲捂着小金库,让我们顺利毕业了。 结婚的时候,母亲给我们在老家装了新房,买了家具。第二年我们买房时,她又拿出“巨款”支援。她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攒下不少钱。去年圆了别墅梦。 在老人眼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没房子就相当于没家。我们很小的时候从爷爷奶奶家独立门户出来,父母建了两栋房子。如今,又在老宅上建了新房。 母亲说,没有能力赚大钱,那就要节省,好钢用在刀刃上。非同常人的苛刻,才换来现在的生活。 故乡才是家。即使我们在外生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回老家,父母还是按老家习俗给我们建了一栋。一辈子都在为新房打拼,终于可以歇一歇了。4

前几天电话,母亲高兴的说家里换了一辆小电驴。 

我们还在老家上学时,买过几辆自行车。基本都是母亲从几十公里外的二手市场淘回来的。五折甚至三折的价格,可以买到八九成新的车,非常划算。 至于车的来源,就没法追究了,大都是被盗的吧,市场有一定规模了,也没人管。 现在基本家里都有车了,这也不影响母亲的好心情,两次电驴都是从车行提新车。高铁没开通时,我们坐汽车回家。母亲骑着小电驴去车站接我们。后来高铁通了,是姨父或姑父带着父亲开车去接。 自行车,电驴,到小车,一代代交通工具的更新,改不了父母一分钱分两半花的决心。看着花呗借呗长长的账单,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穷了。 消费变容易的时候,似乎不那么心疼钱了。看着现金一点点变少,割肉一样痛。但扫一扫二维码,痛感都集中在了月还款日。不知不觉中,已经花了很多钱。 没钱的时候,我会非常焦虑。抠门的老母亲,却极少焦虑,背后有座小金库,让她底气十足。庞大的亲友团,让我们也顺带沾光。 老母亲是最富有的人。像老母亲致敬!


您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特刊】张学元|把酒问青天
王成海●母亲的电话
黄金鑫 • 回家的路 |【记忆河池】
老家记事 家事篇 12
送 站
我的婆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