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派篆刻赏析】西泠前四家时期的印坛(附表)

前面我们介绍了浙派西泠前四家的艺术成就和生平。他们纵跨清代康、雍、乾、嘉四朝,雄踞印坛,那末当时其他流派发展状况如何呢?这里择其要者,试列一表说明。篆刻流派始自文彭,因而将流派发生之前印坛简况也附入表中,以明源流。

 

此简表有两点先作一说明。一是何震创立徽派后,经程邃等“歙四子”到邓石如、吴让之等延续发展,徽派归属名称在各家研究中多有歧见争论。本表采用沙孟海先生所著《印学史》第二十二章“何震与新安印派”一节的分析结论,但在表中列入当代研究的不同意见,供大家参考,原论文有邓散木《篆刻学》有关章节、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序》、黄惇《清初印坛及印风》(《中国印风系列清初印风卷·序》)、张郁明《论徽宗之构成及其艺术风格之嬗变》(《中国印风系列清代徽宗印风卷·序》)等,可查阅。二是附录了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四部印谱。先后集刊的这些印谱既是各时期印作的汇总,同时对推动印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泠前四家时期印坛状况简表


从表中可见,西泠前四家的同时,早于浙派二百年产生的徽派,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两位杰出人物。

 

首先是程邃(1602-1691),他上承朱简,下开“歙四家”,力矫文、何陈陈相因之旧习,对徽派大力革新。成就卓越。也有论者以他为“徽宗”。他逝世后四年丁敬出生。

 



其二是邓石如(1743-1805),他与歙四家的巴慰祖,西泠的蒋仁、黄易、奚冈是同时代人,是徽派异军突起的开拓者,有“邓派”之称。

 



文彭一派发展较缓,继汪关衣钵的林皋,在清初享名,丁敬未起前,他的印风笼罩浙江。之后吴门一派长久未现大作家,更趋沉寂。直至清末赵时棡崛起,他始学浙派而后独崇汪关,吴门浙隐伏一百五十年后,又焕发生机。

 

清乾嘉之际八十五年,沙孟海先生说:“这一时期是印学界人才最盛,百花齐放的时期。”相比之下,浙派力量最显雄厚。

 

浙派丁敬在去世前已名满大江南北。去世后蒋、黄、奚已接踵有成,后四家才俊也渐露头角。

 

徽派巴慰祖(1744-1795)也开始重整旗鼓。但由于对印风仅仅是在传统上改良,群体力量又不强,地处也较偏,所以声势较弱。特别可惜的是“歙四家”作品流传非常少,对当时乃至后世影响大大缩小。





邓石如作为徽派划时代的大家,成就卓越,印坛向风。但初时羽翼未丰,等他成名时,浙派已进入全盛时期。

 

综上简介,丁、蒋、黄、奚、林、巴、邓等这么多杰出印人,集中出现在乾嘉之际,各展身手,印坛的繁荣可以想见。

 

所以,过去有评论家说,徽派衰歇而浙派兴起,浙派衰歇而邓石如出等,与史实都不符。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一个流派发展的嬗变起伏,不能只站在个人这极短暂的时空遽下结论。

 

历史不会终止,变化也无穷尽。

 

当代张郁明研究徽派印史多年有成,他提出,在以往印学史上,程邃之后巴慰祖之前这五六十年间,徽派仿佛出现了一个真空。他研究后认为,在这时期,有一个传承徽派的群体在扬州活动,即“八怪四凤”派。并进一步提出是“四凤派”开启了浙派。这个论点的提出,给研究浙派形成原因出了一个新课题。这一论点是否准确呢?我们到后面来讨论。

 


责任编辑:朱小雨、黄燕苹




您的转发与点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节课了解“流派印”的前世今生!
清代流派印的研究(全文)
浙派篆刻的没落
元、明、清篆刻流派的全面介绍
陈振濂|简明清末民初篆刻史
✅印外功夫与百花呈艳:篆刻流派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