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102

导读:

孔子有时候特别小气,而有的时候又极为大方?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说孔子的小气和大方都是他伟大的证明?面对孔子,我们该如何反思自己?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圈

《论语》雍也篇里面有两则。一则,是体现孔子他老人家的小气,另外一则,是表现孔子他老人家的大方。

他小气小气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小气?他大方,大方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大方?我们大家来看一下。

01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子华是孔子的弟子,叫做公西赤。公西赤到齐国去做大使,冉有来找孔子,替公西赤的母亲要点补助,想给老人家送点小米。

孔子觉得这个比较合情理,就说:与之釜。这个“釜”是计量单位,就是可以送给她六斗四升。

请益,就是冉有觉得还是不够,想再加点儿。孔子说那就再给点吧,给多少呢?与之庾,再给二斗四升。是不是八斗八升?

02

结果冉有给了老人家多少小米呢?冉子与之粟五秉,这个“秉”也是计量单位。五秉,我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解释,有说是100斗的,有说是800斗的。

也就是,冉有给公西赤的老母亲送的小米,比原来孔子告诉他的数量要多了很多很多。

孔子知道之后就批评冉有了。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说公西赤去做大使,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这种裘皮大衣。用今天的话说,坐的是豪车,穿的是名牌儿。

我听说过君子,是在人家急的时候给人家,但是绝对不会给富人在去添富,周急不济富

03

孔子在对公西赤的母亲补助小米这件事情上,显然没有自己的弟子冉有大方。我们再看另一则: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来给孔子做家里的管家,孔子要给他付工资,给多少呢?给小米,给900斗。

弟子觉得太多太多了,要推辞。孔子说你不要推辞,说你自己用不了的,你可以把这些米送给那些邻居呀,乡里的人呢,亲戚呀,那些缺米的人。

04

同样是自己弟子的事,为什么一个孔子显得这么小气,另外一个显得那么大方?孔子的小气和大方跟他的弟子冉有比,有什么最本质的区别?

来我们看冉有送公西赤的母亲的米是谁的?是公家的。孔子送给原思的米是谁的?是自己的米,这是第一个本质的区别。

第二个,冉有给公西赤的母亲送米,是给有米的人送米。孔子给原思的米,是给缺米的人送米,这是最本质的差别。

所以,冉有他的决策是情在先,而孔子的决策是理在先。自己的同学出去做大使了,老母亲一人在家,冉有要为自己的同学谋福利,感情出发。

孔子给原思,想通过原思的手,把自己多余的米,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这是从理出发。

05

孔子的伟大就在这个地方。怎么能证明孔子的伟大?我想引用老子的话。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大家看到了吧,孔子就是那个有道者,他跟普通人的做法是相反的。他是用自己的有余去补不足,而不愿意再去给已经有很多的人去锦上添花。

我们在生活当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总是情在先,理在后。总喜欢说要合情合理,把合情放在合理的前面。

因为这个情字,很多人不仅敢去违背天理,甚至违背法律。所以一个理性的中国人,一个智慧的中国人,应该是法、理、情。做事情的时候先问自己合不合法,不要违背法律。

第二,合不合天理,然后再去在情和理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君子就是在理和情之间,能够找到平衡的那个人。君子就是能够用天理,战胜自己个人私情的那种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悟读【119】
论语别裁——雍也第六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读论语.雍也篇》儒家的分配制度
话《论语》123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一)(6—4—1,讲于2021年9月24日 )
吴桐: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