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古随想录15:师表
 
今天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你怎样理解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这个时代,教育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师道却是在示微。于是就花了一个多小时,给出了以下自己的思考。
 
 
01做题与做人
 
不知道阁下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两句话: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教师和医生是需要有菩萨心肠的人才能做的。


 
我们今天更多的人把教师的职责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做题,考试能考高分,能上好学校。但是,教师的工作,比教孩子做题,作文更加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
 
我们可以想想看,一位老师不管他多优秀,多有经验,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最好的学校。
 
也就是说,如果只以考试分数好坏来评定教师的工作成就,他一定会有很多的不足和缺憾。
 
 
教育家陶行知
 
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做题是一时的,到社会上去做人和做事却是一世的。
 
中国老话常讲,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就是告诉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能够和他人进行良性互动是最最重要的,做人很多时候比做事更重要。
 
而一个孩子做人做事的意识和习惯,除了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得益于学校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实也充分的告诉我们,有些人学习很好,考上了好学校,但生活并不幸福,事业发展的也不理想。
 
有些人就是不善于学习和考试,但是他有性格上其他的闪光点,有勇气,情商高,能吃苦,即便是没有上大学,也能够发展得非常好。
 
一个孩子性格培养,习惯培养,品德培养最最关键的时期,基本上都在学校中,因此老师教孩子做人的意识和能力,会深刻地影响很多孩子的一生。
 
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一手抓教学生做题,一手抓教孩子做人,他才真正做到了教书和育人并重。

 
02言教与身教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句话,“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的心法所在。
  
庄子
 
也就是说,学生们肯定会听老师是怎么说的,但是他们更会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如果一个老师只会喋喋不休地给孩子们讲道理,而不能亲身做给自己的学生看,他的说教是很苍白无力的。
 
如果一个老师,尤其是教青春期孩子的老师,如果老师自己的所作所为和给孩子们讲的道理不能合拍,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那么他在孩子心目当中是不可能有威信的。
 
比如说让孩子们要准时,自己却经常迟到;如说让孩子们不要找借口,自己却常常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不说教育孩子要惜福,不要浪费,自己在食堂吃饭,却大量剩饭倒进垃圾桶。
 
一位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是他们仰视的榜样。孩子们不仅能从他的讲授中学习,更能从他的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03结论
 
“教书育人”的关键是要身教和言教相结合,老师所讲的就是他所做的,他所做的也就是他所讲的。
 
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为孩子们树立人格的榜样,待人接物的样板。
 
样板的力量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关注孩子怎样做好题,考好分,上好学校,但同时也会时时刻刻注意影响孩子的做人。
 
也就是说,教孩子做人是育人,教孩子做做题是教书,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教孩子做人的最重要方式是成为孩子的表率,不仅仅是让孩子听你怎么说,更要让孩子看到你是怎么做的。
 
学高为师,才能更好地教书;身正为范,才能更好地育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凭良心教书 用爱心育人
教书育人的困惑
教育的无奈
用爱心善举教书育人——中国青年网 触屏版
三尺讲台一生梦,立足今朝开新篇——画川高级中学新教师座谈会
教师礼赞——献给从教三十年的老师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