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启示录006:君子为何会慎其独
导读
为什么儒家的《中庸》和《大学》两本经典都强调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为什么能做到自我管控,而小人则不能?为什么小人越掩饰,反而越暴露其愚蠢和无知?为什么权力和财富更容易让人自欺欺人?君子心中的定盘星是什么?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中庸》开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因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可片刻离开,而且君子领悟到这点之后,对无形无相,无比强大,又无处不在的大道,是心存敬畏的。所以,他们在外在的表现就是“慎其独也”。
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也是万分小心,也不敢造次。
01
这句话读完了,就让我们想到四书当中的另外一部经典《大学》,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述:
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两本儒家的经典,都强调慎其独也。
《大学》书中这段话的意思是,所谓要让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真诚,那你就不要自己骗自己。
你对自己坏的行为,坏的念头,就像讨厌难闻的气味一样。对自己美好德行,就要像喜欢漂亮的美女一样,这样才叫做真正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所以,君子一定在独处的时候,照样谨慎小心。
02
2017年,精读《中庸》的时候,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君子为何会慎其独
我当时写下的心得是这样子的:
因为君子已经历领悟大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自己知道了,也就意味着上苍知道了。
领悟到天道求衡的法则,所以即使只有一个人在的时候,他也不敢造次和放肆。
而且君子深知人有做天必有应,必有报。就如同佛家所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人只要有念头了,有行为了,产生后果了,那么就等于为自己种下了一个因,就等于在上苍那里记下了一笔,不管是好是坏。
大道这一超级强大而又无比公正的力量,一定会给我们的思想及言行一个反向的回馈。
这就是咱们中国老百姓常讲的天人合一,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躲得过初一,一定躲不过十五。
就像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所说:报应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旷课
03
我们普通人的言行和思想,是受欲望支配的,很容易失掉那个合天理的恰当分寸,而智慧足够,能够明理、悟道的君子,是敬畏形而上的大道的。
因此,思维和行为,首先想到的是要受天理的约束,他们会在别人管控自己之前,先做好自我管控。管控自己的行为,而且还要管控自己的思维,连想法都不敢太造次。
而且在生活当中,小人重情,君子重理。而那些通达的圣人,则能够找到情与理的中和之处,那便是中庸的道境,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
看明白了,人间是所修道院,而能成功毕业拿到学位的人是少而又少,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04
我当时写的这么一大段的心得,本质上就是感慨于咱们这些人跟圣人相比,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自欺欺人。
其实我们想明白了,别人骗咱们还有情可原,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掌控。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欺骗就很可怜了。
曾子在《大学》书中,也给了我们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曾子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啥意思呢?
不明天理,不遵大道的小人,只要是没有别人监督他,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没有底线的,没有原则的。但是,他看到君子之后呢,也知道难堪,还知道掩饰,还要去伪装。
虽然他掩饰和伪装,但是在有智慧的君子眼里,他的掩饰反而暴露了他的浅和愚蠢。
在君子看来,他这个小人,几乎是透明的,不要说他干的那些事儿,连他内心的想法都瞒不过别人。
因为内心真诚,才会在外在表现的真诚和真实。如果内在不真诚,只是去伪装,只能骗许多人一时,骗不了许多人一世。只能骗某一个人一世,骗不了所有人一世。
05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虽然信息极度地发达,但是自欺欺人仍然是非常严重。
我们去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越是权力大,财富多的人越会陷入自欺欺人被人欺的怪圈
人之所以会欺人并且自欺,主要是智未明,慧未开,看人看事缺少一个定盘星。
用《中庸》的话讲,他们没有领悟到这个亘古不变的大道,不知道大道不可须臾离也。
他们做不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他们对大道的那些微妙的力量,感知不到,所以缺少这种敬畏。
而君子有了这颗定盘星,领悟了大道无处不在,就容易变成火眼金睛,就可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就能够看清事态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至于被别人带到沟里去。
别人骗不了他,他也不去骗别人,更不会自己骗自己。
还是那句老话“头顶三尺有神明”,说来说去,就是要领悟那个看不见摸不到,但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对它保持敬畏,收敛和管控自己的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
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小人要靠别人修理,君子是自我修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国学300句(中)
《中庸》里的九句传世名言,句句真谛,发人深省
中华国学300句(4)
《礼记》名言警句
大学》《中庸》里的八十句名言
儒家的中庸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