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项但去莫复问 ┃ 谁是真正的贵族?谁在真正的傲娇?你可知道,你住在哪里有多重要?

海明威的一句话流毒甚广: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都说:你年轻时候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深深地影响着你。巴黎也好,纽约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们居住的三线小城。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

最近十年以降,这个世界开始流行两种高雅:

一些人说眼界多大注定世界多大,我要到处走走。

于是逃离北上广,快乐走四方,然后晒黑了皮肤,邂逅了爱情,开了个客栈,赔光了积蓄,顺便写了几本很希腊的书,生了两三个儿子在边城的小巷里满地乱跑,个个一口纯正当地土腔,这些野孩子长大了不是当小流氓就是小盲流,亦或二者兼具……

一些人说心的格局决定人的命运,我要飞得更高。于是用生命换来文凭,咬牙坚持在京都六环边上的蜗居,修炼出抗雾霾的铁肺,和中央领导共存亡。单恋二居室而终生无望,誓死不生病加不敢生孩。每隔一段时间给家乡老父母寄点稻香村,说我在北边挺好的……

关于眼界重要还是格局重要,或者直接点表达:到底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两个标准案例:

刘邦和项羽。

这哥俩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点不怕事大的情怀,见了秦始皇,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两人都不是什么学霸土豪正经货,项羽学文学武学兵法均半途而废,整天带群古惑仔混街道,刘邦索性啥都不爱学,游手好闲不肯干活当二流子;两人还同时起兵、通家交好、联手攻秦;最后在秦末群豪中也是这两人登顶、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也就成了楚汉争霸……

刘邦项羽两人都是楚国遗民,还是正宗江苏老乡;两人的人生阅历几乎一样:少年时不爱学习——中途辍学混社会——趁乱世杀了地方官造反——痛扁暴秦势力壮大——收服群雄成为霸主——互相对决争天下。

刘邦项羽最大的不同点,是人生态度不同:选择眼界还是格局。

 先说刘邦。刘邦就是眼界派的代表人物。

刘邦生在江苏沛丰邑中阳里,沛丰邑这旮沓方圆上百里、人口过三万、算是大秦三级乡镇,远离秦朝政治中心,自由开放,民风刁蛮,鸟不拉屎。汉高祖故里中阳里是个大村,差不多有人口一千多,在这地方当官是抓阄产生的,郡县级干部一百多年没来过,最有文化的人是丰县狱吏萧何,最有钱的首富是吕雉的老爸吕公,据说身家百金,也就是近七万个铜板……

刘邦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读书,对去大城市读名校当大官无感;他也从来没有打算要好好劳动,对赚大钱盖豪宅娶媳妇也不上心;快四张了,还在村里有一顿没一顿地瞎混,常被老爸痛骂是个败家子。

刘邦后来被人忽悠推出去当了个泗水亭长,管十里地的税收和徭役,秦时徭役极重、苛法极酷,税贡和徭役容不得欠缺和误期,这是个容易出事赔钱赔脑袋的晦气行当,他也照样当得很自在。

刘邦心中无大志,却是兴爱走四方:押送税贡和徭役的苦活,别人避犹不及,他却抢着出差,当了几年亭长,几乎全在路上。至少四次去过咸阳。那次史书有记载的经典兴叹“大丈夫生当如是”,就是他出差咸阳路上见到秦始皇时脱口而出的。

世界很大,刘亭长说我想到处走走,从此刘邦开了眼界,再不着家。有次他突发兴致西行至大梁,想见信陵君,但信陵君已死,正好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他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当然我还是想不通,他咋地做到一边在外黄当门客一边在泗水当亭长的?

刘邦可谓情怀宽广,作风前卫。他不想太早结婚,却是敢爱敢生娃:先是勾引了比他大的曹夫人,生下长子刘肥;然后先后或同时和吕雉、戚姬、薄姬、管夫人、赵子儿、赵姬、石美人,谈了七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恶狠狠地生了另外七个儿子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以及一个女儿鲁元公主。

附带说一下,实在很经典的是,刘邦的八个女人和九个孩子,都是公开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但是刘邦一生从未正式结婚,包括正牌老婆吕雉,也无非是有一天躺到了同一个被窝,就算生米煮成了熟饭。啥叫婚礼,刘邦表示没听说过。

再附带说一下,刘邦老婆孩子一大把到处寄养,他自己居然是从来没有房产的。刘邦终日浪荡到处借宿,从不自卑自轻,也不惧丈母娘翻白眼,大丈夫四海为家,谁在乎工资房价!可他老爸为此训斥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连个窝都落不下。

当了皇帝后,刘邦出手开发了个大房地产:给他爸在长安旁边一比一仿照老家丰邑造了座新丰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我二哥刘仲,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刘亭长眼界高,走四方,后来终于还是栽了:那年押送一批民夫上咸阳服徭役,中途跑掉了一大半。刘邦心很大,说散了就散了吧,不就丢个官掉个脑袋而已嘛,也不算个什么大事,喝了顿酒自己带了剩下的几个死粉回归大自然,流窜到芒砀山过环保生活去了,路上顺手砍死一条大白蛇,呵呵一笑觉得爽了些。

说起来,刘邦反上芒砀山时间是公元前210年春天,算是大秦第一例举旗造反起义的。直到一年半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也摊上这种事,就揭竿而起闹革命了。当然,最早反秦搞事情的还得算张良,公元前218年始秦始皇冬巡博浪沙,张良找人谋刺,扔了个大铁锥,没成功。

后来。后来刘邦就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大汉,成了汉高祖。

总之,刘邦从来没在大城市里呆过,没啥理想志向,精英规划,没房没地,没念名校,没什么教养气质,也不懂城市折叠和阶级固化。不过是说走就做,敢作敢当,输得起也输不怕,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你不能说刘邦无赖,刘邦有刘邦的贵族范儿。眼界大的人,自然心就大。

再说项羽。项羽就是格局派的代表人物。

项羽祖上曾经阔过,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陈胜吴广起义就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闹事的(也不知这帮农民咋想的,把两个秦楚对立面的冤家扯到一块当旗号)。项羽从小就被叔父项梁灌输,咱家是贵族、咱家是贵族、咱家是贵族……

项燕死后后代到处逃亡,我们不知项羽爹妈怎么回事,不过查史书知道,项羽出生在江苏宿迁一带的下相,一个苏北小地方,这点和刘邦差不多。不过刘邦到底还有个唠唠叨叨的老爸,最多算农家穷孩子,项羽从小被项梁带大,没爹没妈没胎教的,更是该算失怙野孩子。

项梁当然不肯让孩子吃亏在起跑线上。他和当今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的心思,砸锅卖铁为项羽培养大格局:先是把家迁到吴县(苏州),还觉得不够,在迁到先秦十大都市的会稽郡,买了所大宅子;然后削尖脑袋凑社交圈,和六国古旧通家交好;项羽从十一岁开始,就随项梁拜山门混会所了,整天穿着燕尾服端着92年拉菲用伦敦腔谈巴黎天气。把整本《史记》所有字缝看过,就没见项羽有爆粗口发脾气的时候,项羽的逼格绝对超过奥巴马一个马头。

项梁给项羽了安排黑压压一堆高冷贵族课程:先学百家典籍(在焚书坑儒事件之后,这种教材难得之至),再学盖世武功(顶级武术宗师项梁和众多楚地武林高手联袂亲传教学),最后学万人敌的军事兵法(那个年代专攻项氏家学兵法秒杀天下名校热门专业),可以说项羽受到的教育,就是无懈可击地顶级豪门而全面的。

反正从公元前223年到公元前209年,名师指导,埋头攻读,从小学到博士后14年联读。项梁深信“大都市生活+贵族教育+名门社交=大格局境界”。所以项羽从11岁到25岁隐身顶级大都市会稽郡,就没有挪过窝,也没有和本科以下的凡人聊过天。

项羽的格局养成是全方位的:军事素养、武功实力、生活方式、宅心气质、风度教养、文学修辞、美学音乐……项羽是一个完美的贵族。

单说音乐方面的小细节:项羽精通音乐,出口成章。人以群分,项羽身边的人也都是音乐行家:虞姬临死唱了首凄美的绝命诗;季布、桓楚都会酬唱诗句;项伯、项庄都会和律舞剑……

项羽和刘邦都会写歌唱歌,也都流传下来一首代表作。但是刘邦那首《大风歌》一看就是陕西信天游的粗坯腔调,什么“威加海内归故乡”的,文字土白、意境恶俗不说了,就那么几句一句都不押韵,每一句的字数还能长短不一,最让人痛苦的是你吟个三句就嘎然而止,TMD不上不下的算个啥哩!?

项羽的《垓下歌》就专业的多了。首先这是在四面楚歌的干扰中即兴创作,这就相当难得了。文学上典雅深沉,哀而不伤,句式工整,音律谨严,每两句比兴呼应,抑扬顿挫;意境上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谓《楚辞》中最后的千古名篇,上可媲美诗经、下可比妍乐府。一首短歌,把虞姬感动的挥剑自刎。

项羽说了历史上的那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之”的话,是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封禅泰山,路过彭城,项梁拉项羽去看帝王出巡大世面的时候,项羽脱口而出惊人之语。那年项羽才15岁,少年心事当拏云,确是格局很大!那年37岁的刘邦正厚着脸皮写白条到吕公乔迁宴席上骗酒喝。

后来。后来项羽成就了赫赫威名,创造了一段历史,千古流芳西楚霸王。

总之,项羽从微末乡村出身,一路飞扬,扎根在大都市中,全程化接受精英教育,踏入了顶级贵族圈,君子的风度给予他千古的美誉,王者的风范造就他倾世的霸业。而与生俱来又浸蚀入骨的贵族气质,也让他无法野蛮生长,赢了大气输了不争,脸面比性命重要,傲气比江山重要。所以你不能说项羽竖子,项羽有项羽的贵族底线。格局大的人,至死不输人。

如今,刘邦和项羽,都已经不在了。

世界须弥,古今倏忽。

有的人不坚守、会放手、肯回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人有情怀、能格调、要所为,为梦想而在路上。

也有的人看过陌上花开,也兼爱菊花与刀,走心做都市清贵的刘邦;也有的人心藏诗和远方,也不舍豪宅和车,发愿做田园放歌的项羽。

其实,都没有对错。

生活可以选择,人生也可以试错。活成刘邦这样或者项羽这样,都算够本,都算到位,都算圆满。所以刘邦可以很项羽,项羽也可很刘邦。有眼界便会有格局,有格局也就有眼界。都市清贵不碍田园放歌,大把赚钱更堪雍和贵雅。为何非要把眼界和格局摆放在河的两岸呢?

刘邦的眼界和项羽的格局,都是众神一般的光辉。可是,在刘邦和项羽们的众神影子下,还有更多众生,众生也是在过日子的,众生的生活通常不是对错的问题,众生的人生不是都有资格试错的:

也有人饱读诗书然后去送快递开滴滴;

也有人拼尽全力然后一场败家的大病……

也有人逃离北上广然后狠逼儿子高考;

也有人嫁到新西兰然后守着农庄发呆……

也有人进都市买不起房也没脸回家乡;

也有人去远方写不出诗也养不活妻孥……

最痛苦的莫过于没有选择。

最省心的也在于没得选择。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族与流氓——那种气质让人成功 ?
刘邦经常打败仗,总能咸鱼翻身,项羽为何只败一次就输了个精光?
易中天品人录之项羽(一)贵族与流氓
人生格局就是设定“天花板”的高度
【大汉刘邦】楚霸王隆重上场|连载
【历史】贵族与流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