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记故事二则(6)

击瓮出儿

宋司马光幼与群儿戏,一儿堕水瓮中。群儿惊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瓮,儿得出。识者之知公之仁智不凡矣。

注释: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编有《资治通鉴》。

瓮:盛水的陶器,口小肚大。

走:跑。

识者:有见识的人。

翻译:

宋朝的司马光小时候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个小孩掉到水瓮中,孩子们都惊叫着跑开了,不能去就这孩子。司马光拿石头砸破水瓮,这孩子就出来了。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司马光仁义、智慧非同寻常。

解释:

这是大家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据学者考证,这里“瓮”应该是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敞口的“缸”。文章中说司马光仁智非凡,因为他救人是仁,想到砸破水瓮,是智。







灌水取球

宋文彦博幼时与群儿击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得出。公以水灌之,球遂浮出。

注释:

文彦博:北宋政治家、书法家。

击球:踢球。

穴:洞。

翻译:

宋朝文彦博小时候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球落到一个竖着的洞里,拿不出来。文彦博用水灌到洞里,球就浮出来了。

解释:

原文作“毬”,可见当时的“球”是用皮缝制中间塞毛而成的。而现在的“球”字,是“斜玉旁”,可见原指玉器,指美玉。后来统一用“球”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彦博 司马光
“司马光砸光!司马缸砸缸!”知道这个梗的人,年龄都不小了吧?
赵丽蓉老师说的司马光砸缸是真是假?马未都老师说:那可能是瓮!
文彦博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学设计
彩绘小故事《文彦博取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