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老师讲《论语》:《学而》第二章

第一篇《学而》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论语》里孔门弟子只有有若、曾参、冉求(有)、闵损(子骞)被称为“子”,可能是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弟子编纂的。有子在《论语》里一共讲了三段话,都在第一篇《学而》里面,这是第一段。

“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孝”是指孝顺父母及长辈,《论语》后面还有很多对“孝”的具体论述;“弟”就是“悌”,是弟弟对兄长的尊重。古代是宗族制,不像我们现在是小家庭,家里面最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最多还有一两个兄弟姐妹。像我自己家,就只有我和我太太、孩子三个人。但是古代不一样,是大家族。从“封建”讲起,就是把一大家族人封到某个地方,那地方可能还没有开发,就你们一家子去从事生产,建立国邦,并不是那里有个国家,有个城市,有个王位在等着你。大家族有个好处,就是齐心,没有人打退堂鼓,家人都在这,一个字就是干了。所以后来我们看唐人写的诗,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张籍写给白居易的《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这些数字都是家里的排行。按我们的观念就会一脸懵,小家庭不可能生出这么多孩子的,这些都是大家族排行,是同宗同辈兄弟姊妹之间的排行。

知道了这个,我们就会明白“孝悌”的重要性,既然“封建”是以家族推而广之变为国家,那么宗法的秩序就特别重要了。《孟子》讲要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实际上还是在讲“孝悌”。我们看到很多影视剧里面,大家族里族长的权威是非常大的,那也是儒家宗法的要求。一个大家族必须维护和保证族长和长辈的权威,这是我们的家庭与社会的组织结构决定的,用现代企业制度来说,这就是管理者,这就是管理秩序。先不管对不对,必需要有秩序,如果都是“下克上”,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实行管理。

以前我们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那也是宗法制度下的,父母不在了,兄嫂有义务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以前的哥哥嫂子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所以,当现代家庭的哥哥对你说“长兄如父”是有点不对的,除非他承担了父母亲一部分责任。

 “鲜”读(xiǎn),是少的意思,我们现在有个成语“鲜为人知”,不是太新鲜了人家都知道,而是很少有人知道。当“鲜”做“少”的意思讲的时候,就读(xiǎn)。“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讲的是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刚才我们已经把家族宗法制度讲清楚了,就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了。我们的家族相当于现代企业,如果在企业里能做一个优秀的员工,服从组织管理,那么在社会上肯定也是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我们的孩子在家庭、在学校行为习惯良好,有礼貌,守秩序的话,我们的家长也不用担心他长大以后会作奸犯科。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这是文言文的一个特殊句式,叫宾语前置或者倒装句,正确句子是“未有之也”。一般否定句的宾语是代词一般要放在动词前面。“未之有也”的意思就是从没有过。这句话的意思紧接着上一句,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好犯上”还只是不服从管理,想改变秩序,而“作乱”就是不满现有管理结构,要挑战秩序了。刚才讲了遵守秩序的正面,这里其实也讲到了反对秩序的反面。当一个孩子在家挑战父母,在学校违反班规、校规的话,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习惯挑战规则的人也许是个天才,但总是和秩序过不去,他的生活多半是个悲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们这一代人都读过顾城的《一代人》,胆小、敏感、不喜欢与人交际的顾城退居新西兰激流岛,与世界相隔离,但最终妻子谢烨要离开时,他与这个世界退无可退,只好选择毁灭。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动态,给孩子足够的勇气、光明、力量,让孩子内心阳光。得到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就得到了一个健康平和的人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在上一章讲过了,有道德修养的人,是儒家的人格标杆。“务”,致力于。“本”,根本。“道”,这里指儒家的核心仁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这个“本”就是“为人也孝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这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在家族里做到了“孝悌”,在集体准守规范,在社会中正平和,这样的人,就能做到“为仁”。

有子认为,孝悌是根本,是产生仁道的基础。这个是立足于当时宗法社会的,放在现在这么讲不一定全对,但是他讲的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以前的青少年在家族里学习遵守秩序,现代家庭虽然变小了,但还是可以培养孩子孝敬长辈、遵守规则。

我认为,“孝悌”放在现代社会就是“尊重规则”,这是要好好教给孩子的,尊重规则不是让他当平庸的顺民,而是让他掌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只有尊重规则的人才能利用规则,将规则为我所用。孔子本人也是在不断摸索,终于到最后达到了这种最高境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任正非对公司的规则、制度非常重视,他认为华为需要有灵活的运作机制和组织结构体系,但这个机制和组织体系一旦确定下来,必须要严格遵守。他曾经说过:“华为想要获得持续成功,有三个要素: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必须听得进去批评;有一个严格有序的规则、制度,同时这个规则、制度是进取的;要拥有一个庞大、勤劳、勇敢、善于学习的奋斗群体。”

任正非管理企业的三个要素,全在有子这句话的范畴里。第一个要素“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指“孝悌”面对的对象;第二个要素“严格有序的规则”是“君子务本”,第三个要素“庞大、勤劳、勇敢、善于学习的奋斗群体”是全体实现“为仁”的效果。

尊重规则,利用规则,最终让我们的生活平和安康,让我们成长为一个满怀梦想、经济独立、精神自由的人。我希望,这就是新时代的“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论语》(二)
试论孔子的政治思想
慈 孝 悌
【第2期】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2章》孔子论孝的要义和精华有哪些?
日课 |《论语·学而》2
异之说《论语》之二:有子论“君子务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