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九

考第十

  天台山,古称神窟宅,道书指赤城为玉京洞天,乃十大洞天之一,茅司命所治。其下别有洞台,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驰缙云、北接四明、东距溟渤、西通剡川。桐柏山,号金庭洞天,王子晋所治之处。中有日月三辰之精,光烛洞天。金台玉室,瑶花芝草等物可以修金丹,故好道之士皆依栖焉。夫神之界,绝于人境,惟有缘者得以见之。若刘阮之逢女,可交之遇至人,自古及今能几人斯?然刘阮踪迹,道家传谈以为盛事;而或者以神绝欲、无婚配事难之,而道士卒无以自解。不知者同于欲界,杂于地居,进于人而劣于天;而欲界六天尚未出欲,矧神乎?第欲情渐薄,与人为异,故经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媱。以次推轻重,可知神欲,轻于人而重于天,又可知也。而儒者陆可大又以费礼刺之,其诗有云:古来贤洁羞自媒,神往往非凡胎;刘晨、阮肇如有道,讵费礼婚天台云云。此不独欲以方内之教以绳方外,且又欲以儒礼而训神矣。不知彼有缘,缘即良媒。若董永之孝感而天帝妻之以女。董以天为媒,安知刘阮不以为媒乎?禅者或又曰:如子言,则宋景祐中护国寺僧明照亦见此物,照即叱曰:'山鬼伎俩,复欲魅道人耶?言已即隐。此复云何?余对曰:学佛与学异。学者惟恐不得见相,学佛者惟恐着相。尚不着佛而求,矧乎?虽一切不着,亦不固谓之无。此三教之道用之所以为异也。然深山穷谷之中,千年木石每为鬼物所附。其变幻诡异往往惑人,在在有之。此不可不辩,而求者又不可不知也。旧志所书,凡混淆。今为两门,先神,次道士。若寒山、拾得则已书于圣僧志中,以非类故也。

轩辕黄帝

《神体道通鉴》云: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

商伯夷、叔齐

道书称:二子死,为九天仆射,治桐柏。由今桐柏观有二石像,镌制奇古,体色温润。或云王灵宝请之徽宗宫中,然无所据。

周彭宗

字法先。师杜冲真人,授丹经五千文、守一之道。尝有神灯浮空映席,五色云霞临绕。能三昼夜通为一息。或自没水底,竟日方出。若瞑目僵卧,辄一年许不动。尘委其上,积厚如。能以一气诵五千文,通为两遍。气禁蛇虎,亦能禁凶人,使手足不觉自拘。或使幽灵击之。年一百五十岁,常如二十年少。周厉王丙申,太上遣官下迎,为太清真人,治赤城宫。

周王乔

字子晋,灵王太子,好吹箫,作凤鸣。浮丘公接以上嵩高,三十余年后,人求之不得。偶见亘良,曰:告我家人,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至时,果见乔乘白鹤而去。道家称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掌吴越水旱。五代时封元弼真君,宋政和三年封元应真人,绍兴庚申加善利广济真人。台之寺院奉为护伽蓝神,盖一方土地主也。事迹具见灵异考

周控鹤

天台山元灵老君华真师遣第七子名属仁,乘云驾鹤游武夷山,安排地。见张湛等各有分,乃遣何凤儿往天台山取籍检视。籍各有姓名,乃安排魏王而下一十三人同居此山。

西汉茅盈

字叔申,少秉异操,天才烁。十八弃家,遇西城王君,告以玉佩金之法。玄迹渺迈,白日神,乘飞步虚、越波凌津。灵官奉从,于民口;节旄旌旗,光耀天下。并教二弟茅固、茅衷上道,三神乘鹤,各治茅山。盈与王君俱去,到赤城玉洞,莅司命之任,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

西汉李奉

东蜀人,自幼不语。年十八,常欲寒栖,以避臭茹。人问之,曰:知白守黑,道贵昏默。我师南岳公云:'吾,周灵王太子,吹笙者也。今授子朱纲之法,将升度南宫。吾师浮丘公授予,今付于子,子宜勤守;若更此生,万不度。吾将为南岳司命,侍帝晨。又补桐柏真人。’”讫遂隐,汉宣帝诏,不起。

东汉刘晨、阮肇

汉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永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上。各噉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见芜青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便共没水,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子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而悉问:来何晚?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西壁东壁下各有一大,皆施绛帐四维。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桃实,犹尚虚,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有一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酣作乐。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使君思家,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总复去,不知何所。

东汉王思真

王思真者,位为太上侍经郎。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一日,太上老君降于天台山,命思真披九光之韫,书《洞玄》《太洞》等经三十六卷,以授太极左公葛玄。

东汉张皓

字文明,汝南人。汉安帝永初中,遇封衡授以《青要紫书》《金根上经》及神丹半两,从而戒之曰:勤则得之,替则失之。皓俯伏受命,入赤城山服丹行道。久之,耳能洞听,目能彻视。常有学者迫来访之,则或为白鹤,或为飞云,抟空游虚,隐没莫见。至魏明帝太和初登真。

东汉阴长生

受太上之命住赤城。

吴葛

名玄,字孝先,道士支道纪梦通玄真人从大罗天降生。十八九岁,道渐成,入天台赤城精思念道。遇左元放授以《九丹金液经》《劾鬼秘法》《三元真一妙经》。行持三年,广积功效。光和二年正月朔,感太上老君敕真人徐来勤等同降于天台,授《灵宝经》三十六部,及《上清斋法》二等,并《三七品斋法》。今桐柏有法輪院,三真降经之处及役鬼所筑受诰坛存焉。又得分形万化之术、灵感应变之法。道成,乃于天台山立坛,授道微《五岳真形图》,曰:吾昔受左元放先生,今付于汝。后玉帝三颁锡命,服阁皂炼成之丹。闻嘹亮,旌幢翳天。坐八景琅舆,童玉女左右卫迎。白鹤绕空,冉冉而举。位为太上玉宗太极左宫公。

晋袁根、柏硕

剡县人。因驱羊度赤城山,忽有石门豁然,见二女方笄,遂为室家。后谢归,女以香囊遗之。根后羽化,硕年九十余。见《搜神记》。

晋班孟

是女子,能飞行。服酒饵丹,年四百岁,色如少女。能飞行,坐虚空之中与人谈语;又能入地中,初没足,渐至腰及髻,良久而尽没不见。又以指刻地,即成井,可汲;指人瓦,屋即飞。尝取人桑果数千株,聚之如山;十余日吹之,各还其本处如故。又能含墨水喷纸成文字,皆有意义。后入天台山去。事出《苑编珠》。或讹大治山云。

晋魏夫人

名华存,西王母降之,授以《玉清隐书》;三十余真各歌阴歌阳歌之曲,王母为之和,上元夫人亦歌。王母及上元夫人、紫阳左公、太极伯、清虚王君,乃携华存同去。东南行,俱诣天台山洞宫玉宇之下,众真皆从王母升还龟台矣。

晋王玄甫

沛人也。同吴人邓伯元学道于赤城,受服青精饭,吞日精丹景之法。内思洞房,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脏,冥夜中能书。穆帝永和元年正月十五日天帝遣羽车迎之。与邓伯元垂云驾龙,白日升天,为中岳真人。

晋许迈

字叔玄,勾曲人也。入悬山,改名远游。服黄精,感太乙真人定录茅君授上法。后移赤城,遇王世龙,受解束反行之道。服玉液朝脑精,三年之中面有童颜。后度世东宫,为中品。

晋羊愔

兄忻为台州乐安令。游阮郎亭,崖上有字,世传阮肇题。愔醉亭畔,七日方醒。梦入洞遇灵英,食青灵芝,百节俱轻。自括苍往天台一日可到,日行三四百里。

梁徐则

道士徐则者,东海剡人。入缙云山修道,太极徐真人降谓曰:汝出八十,当为王者师,然后得道。因庐天台山,绝粒养和,所资惟松水而已。梁武帝诏讲道要,徐陵钦其风,致晋王广召问道法。谓门人曰:吾今年八十一,王召我,徐真人之言验矣!既至则辞以日时不利。至五更,寂然返真。王命便送还天台。是日江都人或见师徒步,云得还返。至旧隐,令弟子扫一室,曰:有客至,宜延之于此。有顷,跨石梁而去。翌日,果柩至,方知其异。

唐王远知

天台道士也。其母梦灵凤,有娠。僧宝志曰:生子当为神宗伯。年七岁,日览万言。十五入华阳,事陶贞白,授三洞正一法。潘师正是其入室弟子,而司马承祯则师正弟子也。远知善易知人死生祸福,作《易总》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雾中,老人叱之曰:汝所著书何在?上帝命吾摄六丁雷电追取。远知方惧,傍有衣青衣人,已捧书立矣。老人责曰: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金科秘于玄都,汝何敢藏缃帙!远知对曰:青丘之老传授。人曰:上帝敕下,汝品已及受度,期展四年之纪数也。又以小时误伤一童子唇,不得白日升天。署少室伯。将行,沐浴焚香而化,年一百二十六岁。后于东海借迅风,与人飞渡至登州。

唐司马承祯

字子微,洛州温人。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术。遍游名山,唐武后尝召之,未几去。与陈子昂、王维、李白、孟浩然、贺知章、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仙宗十。睿宗复迎至京师,访以治道,曰: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帝叹咏曰:广成之言,何以加此!辞归天台。卢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对曰:以仆观之,乃仕宦之捷径尔。卢初隐终南,后登朝,闻言殊有惭色。女贞有名焦静贞者,泛海诣蓬莱求师。至一山,见道者指言曰:天台山司马承祯名在丹台,身居赤城,尔良师也。静贞既还,诣承祯求度,未几升天。尝降人间,谓薛季昌曰:司马先生得道,高于陶都水之任,当为东华上清真人。开元中,文靖天师与承祯赴长生殿千秋节斋。直中夜,行道毕,隔云屏各就枕。斯须,忽闻小儿诵经声,玲玲如金玉响。天师乃褰裳蹑步而窥之,见承祯额上有小日如钱,光耀一席。逼而听之,乃承祯脑中之声也。天师还,谓其徒曰:《黄庭经》云:'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又云:'左神公子发神语。其先生之谓乎?一日谓弟子曰:吾于玉霄东望蓬莱,有灵真降驾。今为东海小清童君、东华君所召,必须往。俄顷化去,如蝉蜕,弟子葬其衣冠焉。时年八十有九。玄宗亲撰碑文。有《修真秘旨》《天地宫府图》《坐忘论》《登真系》等书行于世。诏赠银清光禄大夫,谥正一先生

唐陈世安

京兆人。好道,遇,白日升天。治小台山。见《总传》。

唐谢自然

华阳女冠。幼而入道,慕南岳魏夫人之操。至天台从司马子微学道后,白日去。事见《续传》。

唐汪子华

字时美。三举不第,叹曰:年逾不惑,不登仕版,何面目见朋友乎?遂与颜真卿同事白云先生张约;再师赤城先生司马承祯。丹成道备,贞元五年白日升天。

唐李元

开元间尝游华山采药。忽一日骑白鹿,谓山下人曰:我今游天台,有三老人遮道,留之不可。见王简《疑传》。

唐王可交

苏州人。尝棹舟入松江,中流见画舫,有道士七人,皆玉冠霞帔。一人呼可交,与二栗,命黄衣送上岸,且令合眼。洎开眼,已失黄衣,但见峦中,松柏天。问之,乃天台山瀑布寺前也。自是不食,后挈妻子入四明山,不复出。具见灵异考

唐许碏

少为进士,晚学道。常天台,于悬崖人不及处题曰:许碏自峨眉山寻偃月子至此。后插花满头,醉歌、升云而去。

唐王旻

不知何许人,天宝中赐号太和先生。有姑亦得道,年七百岁。往来天台,貌如婴孩。见《湖海纪闻》。

唐夏侯隐

不知何许人。大中末游天台,独止一室,或露宿草树间。每登山渡水,则闭目而睡,比至则觉。人呼睡。见《传拾遗》。

唐月光童子

《巨鳌记》云:有人误入嵩高山,见东南大下石孔中,入有大宫阙,自然明烛,与日月无异。有六人云:'月光童子在天台,往来此中,非有道不得见。’”又见《总记》。

五代吕洞宾

游天台,居福圣观,灵应事迹甚多。尝题一绝于壁云:青蛇地月徘徊,夜静云闲鹤未回。欲度有缘人换骨,暂留踪迹在天台。宋绍兴间,一丐者负其母,歌于市,但云:只两口。既久,询丐所聚,则无是人。一日到台州,出崇和门至泉井洋,掷其母于水,乃一巨瓢。跨而升空。人方思两口乃吕字也。

五代厉归真

天台县人也。性嗜酒,冬夏常衣单衣。妙于水墨,见屋壁即画鹊。时人不知其得道也。以天祐三年十一月,于河中府中条山,白日冲天。告时人曰:吾本台州府唐兴县人,有弟在彼。脱下破布衫,服星簪、羽袂而轻举云中,寥寥有箫管之声。

宋张伯端

天台人,字平叔。少好学,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四方。后游蜀,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诚,号紫阳。能出阳神,自谓得形神俱妙之道。归,以所得稡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后世宗之,称为天台。年九十九岁趺坐而化。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至淳熙中,其家蚤起,见一道流踞上席而坐,叩其家事历历。值其孙他出而去。人以为用诚之归云。

宋白玉蟾

得法于张伯端之再传。往还天台诸山。博洽儒书,究竟禅理;出言成章,文不加点。用都天大雷之法,祈禳辄应;时言休咎,惊动聋俗。尝堕西湖,寻不见。达旦则在水上,犹曛然也。后尸解于海丰县。

宋姜

牧牛山谷中,夏热,招云覆之,旱则呼雨,多神异。后坐化,人以其真骨塑像,见存丰饶坑庙。旱潦有祷必应。

宋沈

岁旱,遇人曰:请我以瓜酒,必雨。果如其言。子小翁,灵异如父,并塑于尖山庙。

道士

东汉刘根

字君安,长安人,隐永嘉飞霞洞。尝至天台赤城访紫极君。见《家杂记洪《神传》。

晋白云先生

《洞天福地》记:灵墟乃白云先生隐处。《世说》载:王右军得笔法于白云先生。又按《野史辩才》云:右军作兰亭记三百七十五字,始梦天台子真传授笔诀,以为法云。其后司马子微亦号白云子

梁夏馥

字子治,陈留人。入桐柏山,遇王真人授以黄水云浆之法。今在洞中为明晨侍郎。见陶弘景《真诰》。

齐褚伯玉

钱塘人也。年十六,家为娶。妇乘车而入,先生踰垣而出,隐于天台中十年。樵人见之在重之下,颜色怡怡,左右惟有松屑二,由是远近知之。齐高帝征之,不起,乃移居大霍山,去。

齐叶法善

字道元,松阳人。七岁溺于江中,三年不还。父母问其故,曰:青童引我,饮以云浆,朝于太上,太上领而留之。府还,已有役使鬼神之术。年十五中毒殆死,见青童曰:台苗君飞印相救。于是获苏。开元初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封越国公,充景隆观主。尝于上元夜引玄宗于西凉府观灯;又尝因八月望夜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显庆中,奉命修于天台山桐柏观,显迹甚多。

唐甘泉先生

不知何许人。隐华顶,频诏不起。开元十八年,宗特于王屋山置台观以居之。

唐吴筠

字正节,通经义,美文词。入嵩山,依潘师正究其术。南游天台,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明皇召问,每开陈,皆名教世务。后复步剡中,忽焚香返真。

唐贺知章

字季真,会稽人。按许鼎撰《通和先生祖贯碑》云:贯学黄老,初贺监得摄生之术,负笈卖药,数百年不死。后于天台山升(见《高道传·知章》)。见《唐书·隐逸传》,亦尝弃官入道。之说,恐未必然。

唐田虚应

字良逸,薛季昌以上清大洞法授之。潭州旱,蓬发至,无言而雨降。久雨不止,默然岸帻而坐,即霁。元和中入天台不复出,宪宗诏,不起。神人持金炉降诏,因羽化。

唐冯惟良

字云翼,师田虚应。元和中入天台,元稹闻其风而悦之。桐柏观正一先生完葺以来,湮废之久;惟良乃再缔构,作上清室、降真堂、白云亭、翛闲亭,远复正一先生之迹。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宪宗诏,不起。一日沐浴冠簪降庭,若有所对召。须臾阶,遂化。

唐吴善经

缙云都山人。年十七为道士,遍登匡庐、天台、三茅。元和甲午年八月十三羽化。详见权德舆《大清三洞法师吴先生碑》。

唐应夷节

字适中,汝南人也,唐明皇开元中高士应凝之曾孙。七岁诣兰灵瑞观出家,年十三与道士籍。久之,游天台龙虎山,受正一紫虚都功等录。而后复受升玄上清回车毕道,及紫文素带藉地腾天符。且上清大法,自陶隐居传王远知,王传潘先生,潘传司马炼师,司马传薛季昌,薛传田良逸,田传冯惟良,冯传夷节也;师行之精勤,故动有神灵之助。唐武宗会昌中,就天台桐柏观之西南,别建净坛以居。观察使李褒闲来问道,因奏请院额,因诏以道元为名。拾遗张撰记。公卿以师名奏闻,诏赐服号,固辞回。昭宗乾宁中,忽一日,沐浴入静,凝神如有所待。至翌日昧爽解化。及迁神就窆,但空棺而已。

唐闾丘方远

字大方,舒州宿松人也。幼而辩慧,年十九,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复诣都山隐真,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于天台玉霄宫;叶藏质真文秘诀尽蒙付授。而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书。每披卷,必一览之不遗于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深慕方远道德,访于余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昭宗累征之,竟不赴召;乃降诏褒异,就颁命服,俾耀玄风,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阐扬圣化,启发蒙昧。真灵事迹显闻吴楚,由是从而学者无远不至。天复二年二月十四日,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亭午而化。颜色怡畅,屈伸自遂,异香芬馥,三日不散。弟子以从俗葬,举以就棺,但空衣而尸解矣。葬于大涤洞之傍白鹿山。后有道俗于都山及庐山累见之,自言:我舍大涤洞,归隐灊山天柱源也。

唐左玄泽

永嘉人,性介不随俗。居玉霄二年,绝粒不语。常制《真一颂》。见《赤城志》。

又按《续志》载:左同仁云即前志玄泽也。师徐征君,常游山,经旬不返。樵者见与三虎坐。不食五谷,后尸解。见《总传》。

唐陈惠虚

河东人,为僧居国清寺。尝与同侣游石桥,遇异人,自此慕道。晚归终南山,遇一老叟遗以大丹,服之升天而去。见《传拾遗》。具见灵异考

唐陈寡言

字太初,隐于玉霄,号曰华林。天台科法有阙遗者,拾而补之,惟传度弟子。有刘介者就华林请教,奉几杖香火凡二十年,尽寡言之道。寡言将尸解,谓刘介曰:当盛我以布囊,致石室中,慎勿以木为也。又以诗示其徒曰:我本无形暂有形偶来人世逐营营轮回债负今还了搔首索然归上清别有诗十篇,旧在天台道元院。

唐徐灵府

号默希子,钱塘天目山人。通儒学,无冀于名利。居天台云盖虎头石室中凡十余年,绝粒。久之,凝寂而化,年八十二。《玄鉴》五篇,诠《通玄真经》十二篇,及撰《天台山记》《三洞要》《寒山子集序》。

唐叶藏质

字含象,处州松阳人,法善之裔也。诣天台冯惟良,授《三洞》经。于玉霄选胜,创道斋,号石门山居。日诵《道德》《度人》二经。晚年尤精符术,请之者如织。婺州牧为邪物所挠,诣请符,至中路犯以忌秽,失之。牧亲造,见案上有封,封检甚固,乃前之符也。因焚香致匣捧归,祟物遂绝。唐懿宗优诏石门山居为玉霄观。忽命酒,召其友应夷节同饮。语及生平事,然后告以行日。及期,题于门曰:鸡鸣时去。门人遂闻珠珮杂鼓乐声于空中。须臾鸡唱,视之,已化矣,年七十四。

唐杜光庭

字圣宾,号东瀛子。或云括苍人,为时巨儒。唐懿宗朝,与郑云叟赋万言不遂,入道事天台山应夷节。尝谓:道法科教,自汉天师暨陆修静撰集以来,岁月绵邈,几将废坠。遂考《真诰》,条例始末,故天下羽襡永远受其赐。郑畋荐其文于朝,僖宗召见,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当时推服。中和初,从驾兴元道,游西县。适遇术士陈七子(名休复),洒然异之,披榛穴地,取瓢酒酌之,曰:以此换子五脏尔。游成都,喜青城山白云溪气象盘礡,遂结茅居之。溪盖薛昌真人飞升之地也。一日忽谓门人曰:吾昨梦朝上帝,以吾作岷主司,恐不久于世。时后唐庄宗长兴四年,年八十四岁。一旦,披法服作礼,辞天堂,趺坐而化。颜色温晬,宛若其生。异香满室,久之乃散。蜀主王建初欲大用之,为张裕所沮。赐号广德先生。又欲优于名秩,以为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

唐刘方瀛

天台道士,受天师剑法符。尝呪水愈疾。咸通末卒。见《云笈七签》。

唐莫道士

不知何名,孙郃有与天台莫道士书

唐刘处静

自号天台山耕人。会昌中,与叶藏质、应夷节为林泉友。见《旧图经》。

唐王文果

天台道士,有诗集一卷。见《崇文总目》。

唐化石僧

天台山东有洞,入十余里有居人,市肆多卖饮食。符中,有游僧入洞,经中,饥甚。闻食香,买蒸饼啗之;同行一僧,服气不食。行十余里,出洞门,已在青州牟平县,而食僧俄变为石。

唐金柔

天台道士,与刺史郑册为方外之友。册见女三百余人来迎,与柔共入静室。礼拜已,揖柔向按,不令闭四门。跪拜再三,少时而逝。形体柔软,颜色不变。后柔亦得道。

唐张雨

字伯雨。年二十弃家,游天台诸山。吴人周大静为许宗师弟子,得杨、许遗书外史事之,遂传正一之法。随王寿衍入京师吴闲闲家,师大喜焉。受七十二家符篆于虞集。尝阁记。与薛玄卿、章心远、毛伯玄相友善;而文字之交则虞、杨、袁、范诸君也。诗宗杜,古选类大间诸子;文学昌黎,而令语类汉人。引败笔点缀木石人物,亦自赏适。作字劲健在陶贞白上。葺黄楼,藏图史甚富。修《玄史》《寻山志》《山世集》《茅山志》,因号勾曲外史年七十六化。化后百余年而所手营墓为居人所发,锄击陶器,裂其脑,容色如生。面贮法书二帙,发冢者取一帙示郑太史环。太史欲并得全帙,令其人且携书归。置市肆横阁扇侧,雷击一声,失其书。归视,脑亦完好;书二帙仍在其前,惊掩之。

唐朱霄外

郡人,居天台崇道观,有题梁云:吴越两街道统天台道门威仪栖真明德太师通玄先生正一天师特进检校太傅守太保上柱国吴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朱霄外建

宋王茂端

上清大洞法,通真达灵,事验甚。养母至百岁,自年九十八清健不衰,人呼为灵宝。其弟契真亦行大洞法,号小灵宝。所《灵宝教法秘》十卷,留桐柏观。

宋张无梦

字灵隐,号鸿蒙子,与种放、刘海蟾结为方外友。事陈希夷先生,多得微旨。久之,游天台,登赤城。庐于琼台观,行赤松导引、安期还丹之法。居十余载,咏修炼事,题曰《还元篇》。夏英公献于真宗,召对,令讲《易》,即说谦卦曰: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除著作郎,不受。复召讲《还元篇》,曰: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万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此还元之大旨也。上以歌一阕赐之。还山,令台州给著作郎俸以养老。有黄白术,秘而不言。居琼台又十余年,后到金陵。九十九岁终,经三日,顶中有白气勃勃然,出高三尺;肢体柔软,指甲不青,心尚煖。有《琼台诗集》行世。

宋皇甫坦

字履道,遇朱桃椎真人,顶有珠光。显仁太后目疾,梦见坦能医。坦南游,后令人物色得之,目明。甄踊而行,为布气,即释踊。留一扇,禁中患疟者用之皆验。平都山柏枯二十年矣,呵气再荣。凡四赴召命,灵迹甚。隆兴中游天台,会康寿殿产灵芝,遣两府传宣抚问于天台山,赐沉香二百两。至道初,方游武当,后还青城;拱手垂足,坐绳而化,三日不欹。将窆,天灯下烛,鹤盘旋。

宋陈景元

字大灵,号碧虚子。游天台,遇张无梦授秘术。宋神宗诏开讲,赐左右街道录及师号。所居以道儒医书为斋馆而区别之。所役二奴曰黄精枸杞,驯而不狡。王安石、王珪直与之游。善正书,祖述《乐毅论》《黄庭经》,下逮欧阳询《化度寺碑》。年七十,沐浴改衣,作韵语云:昔之委和,今之蜕质;非化非生,复吾真宅。长啸一声,正坐而逝。所《道德经注》《老氏藏室纂微《庄子注《高士传》百卷、《大洞经集注《度人经传文集二十卷。

宋张契真

字齐一,钱塘人也。性沉默,声利不容于心;惟嗜文,善草隶、弈棋。幼从胡法师游赤城,时朱天师居天台,目而器之。以其有青骨方瞳,度为道士。又受正一盟威灵宝法录于樊先生,由是紫玉笈之书无不览,名振江湖。钱忠懿王俾总三录斋事,宋太宗命醮;赐紫衣已,命刊正道书,赐号元静大师。真宗景德三年正月十一日夜,仿佛见朱衣吏持符而至,曰:奉命张契真宜速净秽,往彼职事。二十三日沐浴讫,泊然返真。翼日迁神,肢体柔软,流汗被面。火化得青黑色珠,《步虚经》云:舍利耀金姿,龙驾欻来迎。是也。

宋毛洞元

不知何许人,隐莲华石湖,范政有诗赠之。

宋张云友

邑人,元明宫道士。白玉蟾以其有风道骨,劝往琼台卓。张亦师事玉蟾,得其道要。

宋祝通玄

桐柏观道士,专事修炼。所著《修真诗五首,在桐柏观。

元王中立

邑人,字定民,号足,为桐柏观道士。母初生时,夜梦乘白鹤者止于庭。生而好清净,读书悟,住持杭之西太一宫,潜心教典。宋理宗朝,宠锡优渥,元赐仁靖纯素真人。有语录藏于桐柏宫,史孝祥为之序。

元曹法师

居溪南大路旁,曰大路曹氏,其族元季尝繁衍焉。法师壮年为狐妇所惑,去桐柏观为道士,三年无所得。乃往谒张真人,尽通其法。回至杭,适大旱,祷雨无应。法师书片纸粘背上曰:雨出卖。官闻之,命往吴山。行事用一大瓮盛水,烧砖投其中。青天轰雷一声,四神将立左右曰:上苍主旱,雨不可求。法师曰:权借太湖三尺水。须臾,阴云四合,黑雾漫空,大雨如注,平地尺余。顷之开霁,视檐下水,悉有鲜鱼薀草,太湖果干三尺。诸司厚贶皆不受。居家除淫祠、伐妖树、灭邪魔、救疾苦、祷雨祈晴,厥应如响。年七十余终。今有法、药磨存焉。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九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名山之五:倾倒东南天台山
天台山
道家福地 浙江天台山
唐诗之路的终点站——浙江天台山
唐代名人与天台山/张乐之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一百二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