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说课 | 余映潮:《司马光》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余映潮: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会学术委员。中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创建了全新的 “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编者按】



为了凸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重视语言学用教学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理念,展现“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训练魅力,我刊特邀请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本刊开设“余映潮说课”专栏,为大家提供比较精致、系统的课文教学参考资料。希望对老师们课文欣赏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所借鉴


【教学警语】

精短课文的教学,可以争取在一个课时之内完成全部训练任务且不用布置家庭作业。

【课文美读】

《司马光》,简洁精致的文言小故事,描述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掉在缸中的小同伴的惊险瞬间: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寥寥30字,就生动地刻画出了机智勇敢的司马光营救小朋友的情景。 

它有着小故事众多的基本特点:

有叙述与描写;有开门见山的开头,戛然而止的结尾;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明晰的层次与顺序;有人物的出场和场景的设置;有故事的情节、细节,还有文中波澜;有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场面的描写;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文语言简练,层次清晰。故事的第一层写的是一小儿遇险。群儿嬉戏于庭院之中,兴奋而快乐,一小儿居然爬到高高的瓮上,一不小心跌落水中,故事陡起波澜,情形危急。第二层写的是司马光砸瓮。其他的小孩见到小儿落水,都吓得跑远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了这只大瓮,水迸流出来,落水的小儿才没有被淹死。文中的描写内容紧凑,动感十足,扣人心弦的情景如在我们的眼前。

【新颖创意】

《司马光》是小学生在统编教材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我们的教学创意是“课中六有”:有字词积累,有文意理解,有朗读背诵,有故事讲述,有品析训练,有知识渗透。

课始导入,教师介绍课文,简说“文言文”;介绍人物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介绍本课的训练活动。

活动一:听读学读,字词理解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尝试朗读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和教师的补充注释:戏、于、庭、瓮、没、皆、弃、去、光、之、迸、得。

活动二:自读自讲,生字练写

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读注释,各自自读自讲课文内容,练习书写课中生字:司、庭、登、跌、众、弃、持。

活动三:朗读训练,背诵积累

教师训练学生朗读课文。

一读读得准确;二读读得流畅;三读读出故事味;四读读好句中停顿;五读读好重音。然后顺势要求人人背诵。

活动四:展开想象,编讲故事

请学生各自编讲故事,教师点示:文中的“瓮”,我们可根据讲这个故事的习惯,将其理解为“水缸”。

学生各自展开想象,练习讲故事;指名讲故事之后,教师出示: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学生朗读并反复练习讲这个故事。

活动五:课文品析,品析字词

话题:课文中的这个字用得好:

学生思考,发言,师生对话,教师小结。点出课文中用得最好的一个字:击。

最后收束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紧扣课后练习 让教学过程走向实处—以统编教材三上册《司马光》一课为例
板书艺术的种类 (很全啊)
《司马光》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古诗文跨学科设计:阿雷老师怎么教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教学手记|24 司马光
向余映潮老师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