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学伤寒第16条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既然是太阳病,说明病位在表,理应表解,为什么会下之呢?难道是古代的医生还不如现在的医生?肯定不是啊!我分析原因有三:
一、 太阳病风寒郁热,被误诊为阳明实热,用了下法。
二、 或纠结于内经的几日传变,或纠结于华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之法,不考虑实际情况,到五日就用了下法。
三、患者自己用了泻药,这种情况,现在更多,只要感冒就是上火,就想喝下火药。
误用下法之后,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一、阳气内陷。二、其气上冲。 阳气内陷又分几种情况,一、大小陷胸汤的结胸证。二、瓜蒂散的胸中痞证。三、半夏泻心汤的心下痞证。四、仲师没出处方,但是桂林古本伤寒论中有处方的脏结证。五、桂枝人参汤证的协热利等等。其气上冲也分几种情况,一、苓桂术甘汤的气上冲胸。二、桂枝加桂汤的气从少腹上冲心。三、桂枝去芍药汤的脉促胸满。四、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与上面四种证候相比,本条虽然没有说出上冲的具体部位,就是患者自己感觉有气往上往外冲,是个自觉症状,而发热、恶风、汗出等证候仍在,只是没有写而已,所以“可与桂枝汤”。 
为什么阳气没有下陷还会上冲呢?因为太阳之气源自于太阳之腑膀胱,由膀胱气化而来。膀胱气化而来的阳气,也叫气津,要去太阳之表,可以顺着太阳经往上往外,现在因为误下,相当于给了一个下压的动作,就会反弹,出现气上冲的现象。
“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在康平本中,此为小字旁注,可能为后人所写。那为什么“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呢?如果气不上冲,说明太阳之气下陷,表邪随之内入,成为坏病,就不是桂枝汤证了,所以“不得与之”。134条就描述了太阳病误下之后,出现结胸的情况。具体是结胸还是痞证,是脏结还是协热利,就需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16条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课前思考
1.太阳病三日,为什么会用发汗,吐,下,温针等等方法来治? 
2.全篇398条,论述误诊误治的80条,只有本条与267条为坏病,那么,什么是坏病? 
3.什么是解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浅注》学习22
桂枝去芍药汤经典医案、方论
[每日学伤寒】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C16
第一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汤功效及方解
伤寒论第2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