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武汤
第82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患者素有水饮,如果是中风,用桂枝加茯苓白术汤,如果是伤寒,根据病情轻重,水饮在里,用五苓散利小便。水饮在表,用麻黄加术汤逐饮,如果不考虑素有水饮,只是用桂枝汤、麻黄汤或者大青龙汤发汗,其实是治不好的。“汗出不解”,发汗只能伤津液,不能治水饮,所以虽发汗而病不解,患者仍然发热。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脾胃中的津液化汗外出,但水饮仍在,而且随着气机向上运行,出现“心下悸,头眩”。水饮随气机向外进入四肢肌肉,则“身瞤动”,肌肉不由自主的跳动。水饮泛滥于经脉则“振振欲擗地”,注家大多认为“振振欲擗地”就是全身颤抖,站立不稳,走路快摔倒的样子,我认为不是很准确。“擗”,拍打的意思,欲擗地就是抖的站不稳,想用手扶住地的意思。比“身为振振摇”重的多,“身为振振摇”只是前后摇晃,坐不稳。“振振欲擗地”不只是晃动,必须扶住点东西才行。很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形容眩晕发作时就感觉扶墙都不行,就想赶紧坐在地下,根本不考虑其他的。尤在泾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说:“擗,犹据也,眩动之极,心体不安,思欲据地以自固也”。
参316条的真武汤条文,因为内有水饮,还会有“小便不利”的症状,柯琴曰:“要知小便自利,心下不悸,便非真武汤证”,以示小便不利在真武汤证中的重要性。
“真武汤主之”,既然水饮是重点,而水在五行中属北方,六神配玄武,所以本来叫玄武汤,后来避帝王讳,才改名元武汤或者真武汤。方中茯苓、白术是很重要的一对药物,可以温化水饮,治疗“心下悸,头眩”,加生姜辛温发汗则走表,治疗“身瞤动”,加芍药则走里,治疗“小便不利”。《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这种配伍方法,符合《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的用药法则:“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有人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玄武汤为干姜而质疑本方用生姜,且不论《辅行诀》之真伪,单以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的特点,就可以认定本方中为生姜而非干姜。本方君药是炮附子,北方为玄武,为黑色,附子炮制后为黑色,《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在本方中,附子“温中”,不象后世中医分什么中焦脾阳和下焦肾阳,就是“中”,所以,必须得生姜之助力,才能使炮附子之力到达“外”——体表,温化全身的水饮。“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躄是仆倒的意思,怕仆倒,不能行走,这不就是“振振欲擗地”吗?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也是内有水饮,治疗“心下悸,头眩”,为什么不用附子?后世中医认为肾阳不虚,不用附子补肾。个人认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水饮只在心下,表不虚,但如果继续误治,“发汗则动经”,表虚之后就会变成真武汤证。而真武汤证由于表虚出现了“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附子在方中的作用与桂枝加附子汤是一样的,是固表的,可以用生姜,但不能用甘草。甘草有保水的作用,在伤寒论治水饮的方子里面,所有将津液向四末运行的都不用甘草,所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中有甘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有甘草,而真武汤中却不用甘草。

第83条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课前思考: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如果感冒患者兼见咽喉干燥,怎么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
二十二、 真武汤证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解
五苓散■伤寒汗出而渴/茯苓甘草汤■伤寒汗出不渴
金匮要略219药方功效.主治及详解下
医案精选|眩晕病(内耳眩晕症)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