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微结”与“纯阴结”
第148条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本条文字繁多,但在康平本中,只有“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是正文,中间的都是注解。去掉注解后,让人一目了然,这是一条与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鉴别的条文。
“伤寒五六日”,一个邪气将要入里的时间段,相对于147条,没有误汗,也没有误下。
“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这是一堆繁乱的证候群,“头汗出,微恶寒”偏向太阳病,“手足冷,脉细”偏向少阴病,“口不欲食”是唯一与少阳病可能有联系的证候,毕竟像少阳四大证之“默默不欲饮食”。但仍有不同,不欲饮食就是不想吃,“口不欲食”是吃到嘴里不想咽下去,厥阴病的“饥不欲食”是有饥饿感但不想吃,阳明病的“不能食”是纯粹吃不进去。“心下满,大便硬”偏向阳明病。
“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康平本为小字旁注。“此为阳微结”,阳是阳气,微是少,结是郁结,阳气又少又郁结,不能通达内外。三阳脉皆上头,阳虽微结,但头汗出。阳气郁结,不达体表则“微恶寒”,不达四肢,则“手足冷”。阳气虚微,影响三焦气化,上焦不通则“心下满”,津液不下则“大便硬”,阳微似阴,津液虚则“脉细”。“必有表,复有里也”,因为是阳微结而非纯阴结,那就一定是先有表证“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后有里证“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脉沉,亦在里也”,即使不是脉细而是脉沉,沉为在里,也是病在里的表现。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康平本为小字注解。
“汗出为阳微”,“汗出”就是指“头汗出”,但头汗出而全身无汗是因为阳气虚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假如是“纯阴结”,就是以脏结举例,脏结无阳证,不能有“头汗出”的外证,全部是里证、阴证,才能叫“纯阴结”。虽然“脉沉”、“脉细”是阴脉,“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是阴证,但因为有“头汗出”的外证,排除了“纯阴结”。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是一半在外的证候,“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是一半在里的证候,“脉细”不能定里外,需脉证合参。因其“半在里”,不能解表。因其“半在外”,不能攻下,虽然外证“微恶寒,手足冷”似阴,也不可以温药治之,故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而是用小柴胡汤治之。后世医家在成无己的影响下改为“半表半里”,并奉为圭臬。却不想,少阳八证一个没有,怎么能定为少阳病?既然是少阳病,为什么又拿“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来鉴别?可以思考。所以,还得说回老话,小柴胡汤不是少阳病专方,不能因为用了小柴胡汤,就认为是少阳病。再说“半表半里”与“半在里半在外也”也不是一回事。表证是太阳病的专有名词,太阳病是表证,相对于太阳病,少阳病与阳明病就是里证。太阳病与少阳病是外证,相对于太阳病与少阳病,阳明病是内证。表证不等于外证,我们可以说太阳病是表证,但不能说少阳病是表证。所以,我们可以说少阳病有“半在里半在外”的特点,但不能说少阳病是“半表半里”,更不能说“半在里半在外”就是少阳病。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虽然脉细、脉沉、脉沉紧,都是阴脉,“微恶寒,手足冷”是阴证,但“头汗出”是阳气微弱,郁结于里,浮阳上越所致,三阴经皆是至颈或胸中而还,不能上头,所以说“阴不得有汗”,有头汗就不能认为是少阴病。有人可能会说,少阴病也有汗出的,对!但少阴病“反汗出者,亡阳也”,少阴亡阳是危证,不能与本条相提并论。有些注家,比如吴谦,为了使条文逻辑自洽,一会改弦脉,一会改紧脉,一会改沉细脉,失了仲师法度。仲师在一条条文中出现三种脉象,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脉证不是必须相符。只要有一个阳证,即使其他所有的证候和脉象都指向少阴,也不是少阴病。即使一个少阳证也沒有,只要证候符合“半在里半在外”的特点,也可以按少阳来治,我们要知常达变。
“可与小柴胡汤”,虽然没有一条少阳证,但因为“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为半在外,“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为半在里,所以仍以小柴胡汤治之。“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这是争议很大的一个点,注家有说用大柴胡汤的,有说用承气汤的,值得商榷。“不了了”,首见于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就是好的不利索的意思,为什么好的不利索要“得屎而解”?本条的大便硬是“阳微结”所致,“不了了”恰好说明服药是有效果的,只是好的不彻底,只要继续服小柴胡汤,参230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小柴胡汤调节三焦气化,“上焦得通”则“心下满”自愈,“津液则下”则“大便硬”自愈。“胃气因和”则“口不欲食”自愈。“得屎而解”,得屎是阳气恢复,阳气充足而通畅。而大柴胡汤是治少阳阳明合病的,承气汤是治阳明腑实的,攻下之后恐生坏病。

第149条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课前思考:
1.“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为什么不可“以他药下之”?
2.张隐庵团队的莫氏曰:“此心下满而鞭痛,小结胸证也,大陷胸汤亦可治小结胸证,于此见之”,那本条到底是大结胸还是小结胸?
3. 参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本条到底是发于阳还是发于阴,为什么“以他药下之”后,或成结胸或成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阳微结”和“纯阴结”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七
伤寒十辨(李培生)《2》
[转载]伤寒医诀串解
【经典】伤寒论详解141~145
【临诊碎玉】经方临证实验---运用经方治疗“头汗出”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