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栀子豉汤为什么能治饥不能食?
第228条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本条与221条关系密切,可以互参,从221条可以看出,阳明病之所以“下之”,主要是因为“脉浮而紧,腹满而喘,身重”。还可以看出,在“下之”之前就有“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攻下之后“其外有热”,说明表热没有完全陷里。“手足温”说明阳气没有受伤,脾胃阳气还能输布至四末。“不结胸”,康平本为小字旁注,“小结胸”。水热互结于胸中为结胸,不结胸说明热陷进去了,但胸中空虚,没有水饮,为“心中懊憹”背书,胸中只有内陷的客热,所以出现虚烦、懊憹。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饥是客观存在,胃阳仍在,能腐熟水谷,胃中空虚就会感觉到饥。“饿”是主观感受,心里感觉到饭点了,该吃东西了,就会感觉到饿。“饥”者不一定会“饿”,比如厌食症,厌食症是“不欲食”,是心理问题。本条误下造成的是“饥不能食”,人客观上能感觉到饥,也有吃的欲望,但吃不进去。因为误下伤了津液,胃中只有客热,没有津液,叶天士称为“胃阴虚”,运化失权而导致“饥不能食”。不能吃导致没有水谷精微可供运化,没有津液就没有汗,所以全身不出汗,只有内陷于胸中的客热,郁而上蒸,出现“但头汗出”。
“栀子豉汤主之”,六条主证中,后四条都是因为客热,且有“心中懊憹,但头汗出”,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的原则,用栀子豉汤治之。本条与221条,都是阳明病误下出现胃中空虚,心中懊憹,主证相同,兼证各异,可以互参。

第229条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课前思考:

本条是阳明病还是少阳阳明合病?或是少阳转属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百八十四、潮热
伤寒论解读(连载四十三)
正邪相争话伤寒(201~230)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28】【229】【230】
如何理解《伤寒论》之阳明病脉证并治条文?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9-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