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莫言卖乖、卖笑说起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莫言开公众号居然得靠卖乖来获得热度,莫言在公众号文章中的插图,大都是面带微笑,与他平时略带深沉思考的表情完全两样。莫言不但面带微笑,而且在微笑的头像上做了很多手脚,譬如在头上加一对发光的牛角,在脸上加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在耳朵上再加两只耳朵。这不仅是卖笑、简直是卖乖了。

据媒体报道说,莫言这样做了之后,很快获得了年轻人的喜欢。看了这篇报道,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莫言是为了博得年轻人的喜欢!

难道获得年轻人的喜欢就一定要卖笑、卖乖?

我想起莫言一次参加两会时被年轻的记者围堵,记者向他提问时,他一言不发。事后,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莫言成了真正的“莫言”。

莫言可能看到了报道,被年轻记者这一军将怕了,第二天参加两会时,主动跟年轻的记者们挥手打招呼:哥们好!

不知年轻的记者们听到莫言如此打招呼是不是起鸡皮疙瘩,但记者们可能觉得,莫言总算开口了,言总比“莫言”好。当然我也认为,参加两会,面对记者们的采访,无论你多大的腕,都是应该回答热情的记者提问的,装高冷肯定会受到诟病,谁都没有资格装高冷。

但是否装高冷、是否坦诚面对读者、面对大众,这是人品问题。而一个作家开公众号,我觉得应该以文学精神吸引读者,如果一个一流的作家都要靠卖笑、卖乖来吸引读者,那就是文学的悲哀。或者说,这个作家的文学已经不吸引读者了。作家不能对读者板着面孔,但文学只能靠文学本身吸引读者,任何文学之外的花哨功夫其实是无益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我大致浏览了一下莫言的公众号,所发的文章多是从以前出版的书中摘下来的,当然是自己的书,不能算抄袭。但从纯粹原创的意义来说,还是有点问题,因为毕竟已经通过纸质和别的电子媒体传播了多次。

我看到易中天的公众号,易中天发的文章每篇都是现在的原创,在语言、配图、版式等方面都极为讲究,每天也都是10万+。这两个公众号显然都有幕后在操作,作家本身是没有这个精力的。但易中天的公众号显然更属于原创的本质,从原创的意义来说,莫言从自己的书中摘文章发表,还是有应付读者之嫌。

莫言为什么要开公众号?是不是因为自己的书卖不动了?所以要用这种形式来提醒读者,要读者不忘记他?这种猜测当然不一定准确。但由于莫言以卖笑、卖乖的方式取悦年轻人,我不由得会做这样的猜想。甚至我想,与其开一个对文学精神有损害的公众号,还不如不开,这至少可以保持读者对文学的敬畏。

文学是需要敬畏的,文学不需要取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写出经典
“说不激动是装蒜”
莫言瑞典发言: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政治奖
“陪跑”多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村上春树消失了
实录:莫言谈获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
对话莫言:获诺奖五年里都在忙些啥?明年将有更多作品面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