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求|​喜得汪曾祺签名本

喜得汪曾祺签名本

戴求

我对作家汪曾祺的喜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但我接触汪先生的文字却已很晚,而且完全是误打误撞。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汪先生已是皤然一老,在文坛上的盛名可谓如日中天,但我对他却毫无了解。

那时候我在东北大连,女朋友在沈阳读书。大连最大的新华书店离火车站很近。那天,我送走女朋友去沈阳,便到书店闲逛。随手翻看一本苏童的随笔集。苏童在一篇文章里列举他推崇的短篇小说圣手:冯梦龙、蒲松龄,还有当今的汪曾祺。我觉得有点好奇,汪曾祺何许人也?能与古代的冯梦龙、蒲松龄相提并论!

说也凑巧,在书架眼前就有一本汪曾祺的著作,漓江出版社的《受戒—汪曾祺自选集》,一本精装、一本平装。翻看定价,又觉好奇:精装的价格竟然比平装便宜。仔细一看,原来是出版时间不同。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册精装本,觉得捡了一个便宜。

《受戒》一书的编排按诗歌、散文、小说,分为三辑。我跳过诗歌先读散文。汪先生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清新、自然,简洁、明快。让我特别喜欢的是,作者对古典文学的化用,虽是现代散文,可明显有着明清小品的气质。汪先生文章用语有时文白相杂,却又那么转换自如、毫无造作。恰如苏东坡所云:“大略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等我读到《故乡的食物》一文时,更是惊奇得跳了起来。作者竟然是江苏高邮人。我籍贯泰州靖江,我们算得是苏北老乡!那个暑假,真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回忆。相见恨晚,爱之弥深。一本《受戒》让我神魂颠倒。从此,汪曾祺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家。

读完《受戒》,意犹未尽。我又到书店搜寻汪曾祺的其他著作。正好有一套新近出版的《汪曾祺文集》,分小说、散文、文论、戏曲共5卷,展示在新书台上。

我摩挲半天不决,其实是阮囊羞涩。看这套书是分卷定价,便想只买小说卷罢。可当我拿着书去结账时,营业员一看便说,“这是套书,不能拆售。”只能悻悻放下。

可我仍不死心,想换个营业员试试。于是第二天再去,果然如我所愿,另一位营业员爽快地给我结了账。当我读完小说卷后,已是欲罢不能。就这样,我蚂蚁搬家般地买全了《汪曾祺文集》5卷本。

2000年以后,我已到扬州工作。这个时候,爱书人除了逛实体书店,还有网络可循。我的手头也逐渐宽裕。于是,开始大肆收集汪曾祺的各种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晚饭花集》《晚翠文谈》《蒲桥集》,以及汪先生逝世后,北师大出版社仓促推出的《汪曾祺全集》均购于孔夫子旧书网。

顺便说一句,我最初购买的《受戒》自选集和《汪曾祺文集》,因为已经翻烂,我重新购买了初版本,珍藏于书阁,亦是拜旧书网所赐。


转眼到了2017年,汪曾祺逝世20周年,我总想为先生做点什么(或者是为了自己)。于是利用职务之便,编选了一套《汪曾祺散文集》。这套书的特点,一是以宣纸线装印刷,另外就是在扉页加盖汪曾祺印章,限量发行。

这一切在朋友帮助和汪先生家人的支持下,进行得非常成功。书出版时,请汪先生的哲嗣汪朗和文艺评论家王干做了序。首发当日,汪朗特地从北京来扬,带来了汪先生的常用名章。

我手摸汪曾祺印章,如临先生亲炙。汪先生尝言自己的写作是“人间送小温”,余生也晚,缘悭一面,这枚印章也算让我间接感受到了先生的温度。那次活动,我毫不隐讳地假公济私了一回:将我所有汪版书上全部钤上汪印。

其实,自我爱上了汪曾祺,心底便有一个梦想:能得到先生的一幅字画或是手迹。但是,汪曾祺生前书画除赠送亲朋好友外,极少流传在外。而近几年,随着汪先生被追捧而大热,他的字画价格亦是水涨船高,非常人所能企及。

我只能托付相熟的“汪迷”朋友代为搜寻,期盼机缘降临。也许是天可怜见。有一天,我忽然收到南京金实秋先生寄来的一份快件。打开一看,如遭电击。入眼竟是一册汪曾祺签名本——1982年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金先生是我的师辈,他是高邮籍著名学者、汪曾祺研究专家,早年与汪先生过从颇多,他有“手迹”并不奇怪。可我仔细阅读了金先生的赠书题记,大为感愧。

书的扉页上,汪先生以毛笔书“赠实秋同志,曾祺”。金实秋附题:“余曾有汪老签名本赠书两种,一本早为某先生借走未还。求之兄久觅汪老遗墨不获,托余代为寻访至今亦未果。深感戴兄之笃情,遂转赠此书以慰之。庚子初冬。”钤金实秋印。

原来这是金先生仅有的一本赠书!

我得此书,欣喜若狂。置于案头,随手把玩。又想似书画装裱那样,将手迹题记装池于框,悬于座侧,时时可见。一时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北:汪曾祺生活在美中,也用文学弥补着不完美
结识汪先生|何平
汪曾祺的书房及其他
汪曾祺:未圆的画家梦
跑来跑去的就是为了吃好吃的
青年报|汪曾祺北京书房将整体迁回故乡 文学馆扩建为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