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记得你挺能说的呀”|沉默的话唠患者有何不可?

“双鱼座真的很矛盾”,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


她自诩自己是外向的人,和熟人在一起时会滔滔不绝,机灵抖个不停。但在有一些场合,却总是闭口不言。


朋友们也都觉得很困惑,也只能把她时而热情,时而冷漠,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归于她的“双鱼座”。


但其实她可能只是选择性沉默



什么是选择性沉默?

 

选择性沉默本身甚至算不上一个“问题”,它主要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人际互动中,个体和熟悉的人无话不谈,和不熟悉的人无话可谈,呈现出相对矛盾的表现。

 

选择性沉默的人通常有以下特征:

  • 与熟悉的人一起时话很多,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和不熟的人一起时则很容易冷场,不知道要说什么。

  • 时而热火朝天,时而冷若冰霜

  • 时而是千言万语的话唠,时而是少言寡语的沉默者

 

熟悉你的人认为你很开朗外向,不熟悉的人认为你不善言谈和交际,不同人口中的你大相径庭,宛若人格分裂。


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性沉默?

  

1. “我和你们聊不来”

 

人类生来就会进行分类,所谓“你们”“他们”“我们”就是人们下意识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我们”就是内群体,是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工作、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

 

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是指人们会感到自己与所属群体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对群体有强烈的热爱、亲切感、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交流起来也就更顺畅和舒服。

 

对于不熟悉的外群体的“他们”,个体在心中默默进行了敌意归因和贬损这也是自我防御和保护的一种方式,选择性沉默者到了一个新环境,最常体会到的感觉就是“我好像和他们聊不来啊,还是我以前的那帮朋友好。”




2. 没有评价就没有伤害

 

朋友之间,不一定什么都聊得来。就像你喜欢榴莲,而我喜欢菠萝,意见不一原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很多人会有下意识的担忧:害怕别人不接受自己

 

  • 我这样插话是不是不太礼貌?

  • 我和他们想的都不一样会不会很奇怪?

  • 大家肯定不会理解、不会采纳我的意见……

  • 我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

 

不同意也不反对,就不会有人不喜欢我。只有当自己确定发言会受到关注和认同时才会参与谈话,否则沉默就是最佳选择。

 

慢热也是一样的道理。熟悉的人彼此了解,被评价的可能性大大减小,相对可以自由的分享自己的看法观点。


而不熟悉的人是完全未知的,在自己的心理安全范围外,与其冒着被反对的风险,不如索性选择沉默。

 

“我只是有点慢热而已”,很大程度上还是害怕被评价而回避社交。



3. 选择性沉默是病,得治?!

 

很多人会错把选择性沉默当做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焦虑症的一个分支,是指患者有正常说话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说不出口。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显得非常退缩。


譬如一个小孩在学校里或者陌生人在场时会完全静默,在家中却能够自由说话。事实上选择性缄默症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罕见心理疾病,成年人的表现形式是社交焦虑。


所以,常常选择性沉默的你,可能只是有些社交焦虑而已。关于社交焦虑,相信你已经有了很多了解~


如果常常选择性沉默怎么办?

 

选择性沉默就像我们以前写过的电话恐惧一样,都不是真的心理问题。人们习惯于给别人贴上一个标签,要么是开朗外向的,要么是沉默内向的,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时特别能说,有时又很沉默的。


我们不必一直开朗,不需要面对所有人的时候都很健谈。想说话的时候就放飞自我,不想说话时就抱紧胖胖可爱的自己。


开朗的是你,偶尔沉默的也是你,每时每刻的你其实都是你自己。

 

做矛盾的自己,爱咋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朋友圈沉默:每日三条到每年三条
选择性缄默症与孤独症不是一回事
为什么孩子在家喋喋不休,在学校里很沉默
​一个人变得不想说话,也不想与人交往,这说明什么?
不爱说话的人,内心都在想什么?
抑郁证能治!必须治!5类药助您换新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