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帝王简介一:夏商周
userphoto

2024.04.03 甘肃

关注
小  /  满
2022-06-02
周四▪金
商都二年巳月辛巳

(商历简说:为纪念所有为商都大业做出贡献的商都儿女和商人代表,商都纪历元年始于2021年辛丑,2022年便是商都二年,以此十进位累加纪年;月份按照子丑寅卯陈思武威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生肖)的序列12月循环纪月;干支记日是商人甲骨的传统,从甲子到癸亥60日循环纪日;古代每年72候,五日一候,水火木金土五行标配,当今七日一周,水火木金土月日七政值班。)

(图文引自趣历史)

一、夏朝皇帝列表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

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

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

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

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夏王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二、商朝皇帝列表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朝帝王谱 

商太祖(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商代王(太乙)

在位1年

  太乙商汤的儿子

商哀王(外丙)子胜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商代天子,名胜。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

一说 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即商朝第二代王。
 

商懿王(仲壬)子庸

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
 

商太宗(太甲)子至

在位2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於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还政於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另有一说是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7年后,太甲潜回都城,杀死伊尹后复位。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

商昭王(沃丁)子绚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继父太甲即位。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逝。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商宣王(太庚)子辩

在位25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子)继位。
 

商敬王(小甲)子高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小甲姓子名高,一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在位36年(一说17年)。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
 

商元王(雍己)子密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为商王小甲之弟,商王太戊之兄。商王小甲死后即位,在位12年,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死后由弟太戊继位。
 

商中宗(太戊)子伷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商第9位国王,姓子。汤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这个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这本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估计是伊尹的后代书上没有考证)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自然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据古书上记载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商中宗陵为商代第九代王太戊的陵墓,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5公里,商中宗陵是我国古老皇陵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商王陵。汉代建陵,唐代续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复修,明、清多次修葺增建。 商中宗陵坐北面南,占地百亩,围墙筑高墙,前后分区,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前区为陵墓区,后区为祭祀区,中间甬道为中轴线,直通拜殿,甬道东为太戊陵,西为嫔妃墓,历代王朝祭祀不绝。陵内宋开宝七年(公元947年)所立《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高耸雄伟,通高7.2米,宽1.6米,厚0.59米,由翰林梁同翰撰写,碑有铭有序,雕刻精湛,字迹清晰,笔法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刀工娴熟,骨刀坚凝,堪称一绝。商中宗陵是以陵寝陵园、碑碣为特色,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寻根祭祀之圣地。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在位11年

仲丁,姓子名庄。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一说11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于己未年即位,仲丁元年,自亳迁都于嚣。(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蓝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蓝夷。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仲丁死后,其弟外壬即位。
 

商思王(外壬)子发

在位15年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外壬,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在位9年


    河亶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
 

商穆王(祖乙)子滕

在位19年


    祖乙,商朝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一说75年)。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当时,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祖乙,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春节由此而来。

商桓王(祖辛)子旦

在位16年


    祖辛,姓子名旦。生卒年不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
 

商僖王(沃甲)子逾

在位25年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商王祖乙子,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
 

商庄王(祖丁)子新

在位32年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中国商朝第17位国王。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根据《竹书纪年》,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
 

商顷王(南庚)子更

在位25年


    南庚,,生卒年不详,商朝国王。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

  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

商悼王(阳甲)子和

在位7年


    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九位国王,商朝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帝阳甲时,殷衰”。
 

商世祖(盘庚)子旬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即九世之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芜的殷,以抑制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在此之前,商民族已经经历了十几次的迁徙。有时是因为土地荒芜,有时因为河水泛滥,有时因为外族奇袭,有时因为内部矛盾。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政治困境,他不顾一些贵族的反对,决心选择一个有长远发展前途的地方重振朝纲。当他得知安阳(当时称北蒙)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时,就决心到此来发展。为了动员迁都,他曾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内容凝练而成。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终于,马萧萧,车辚辚,他率众西渡黄河,来到了安阳,史称“盘庚迁殷”。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奴隶的血汗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商王阳甲之弟,汤第九代孙。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于公元前1298年迁都以后,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

商章王(小辛)子颂

在位21年


   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
 

商惠王(小乙)子敛

在位21年


    小辛,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
 

商高宗(武丁)子昭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商朝国君,军事统帅。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出土的武丁时期甲骨卜辞有“中师”之名,当是开创军队以“师”为最高建制单位,也有认为是初建右、中、左三师。鉴于方、土方经常侵扰商朝边地和属国,甚至联合威胁商西北边安全,乃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多次遣将发兵进攻,又亲自统兵出征,终将方、土方征服。用长达三年时间平定鬼方。发重兵击败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充为奴隶(见武丁攻西北部族之战)。统兵南征,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俘获甚多。还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在位59年而卒,被追谥为高宗。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在位7年


    祖庚,商朝国王,姓子名跃,公元前1191年即位,在位约7年,他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的次子,病死,葬于殷。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 
 

商世宗(祖甲)子载

在位33年


    祖甲,商朝国王,姓子名载,生卒年不详。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继位,在位33年,病死,葬于殷。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第一旬甲日开始,按照商王及其法定配偶世次、庙号的天干顺序,用羽、彡、三种主要祭法遍祀一周。周祭以旬为单位,每旬十日,都依王、妣庙号的天干为序,致祭之日的天干必须与庙号一致。如:第一旬甲日祭上甲、乙日祭报乙、丙日祭报丙,直至癸日祭示癸;第二旬乙日祭太乙(汤)、丁日祭太丁;第三旬甲日祭太甲、丙日祭外丙。如此逐旬祭祀,一直祭到祖甲之兄祖庚。用一种祭祀法遍祭上甲到祖庚的先工先王,需要九旬。祭毕,再分别用另两种祭法遍祀,直到全部祭遍为止。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法各不相同,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商甲宗(廪辛)子先

在位6年


    廪辛,姓子名先,商朝国王。生卒年不详。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

商康祖(庚丁)子嚣

在位1年


   康丁,商朝国王,姓子名嚣,《史记·殷本纪》误作庚丁,他是商王祖甲之子,商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148年继位,在位仅1年,死,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他在位时,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成为商王朝欲用兵的重点。商王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由于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康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成为隐患。
 

商武祖(武乙)子瞿

在位35年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状貌威严,冠服齐整,称作天神。他约天神和他赌博,又命令一个臣子代替木偶,作为天神来与他赌博,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让,以大输而告终。武乙推局指着木偶大笑说:“你既然是天神,怎么会输给我,如此不灵验,不配称天神。”还命令左右痛打木偶。又有一次,武乙命人制作了一只皮袋,盛满兽血,挂在树枝上,他亲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兽血喷出,武乙掷弓大笑说:“今天,天被我射了一个窟窿。”经过种种斗争,终于使巫权大为降落,王权大为上升。当时,西方的旨方和羝方联合攻打商朝,武乙出兵征伐,俘虏了旨方几千人.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去游猎,据说被雷击死。一些学者认为,此说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师们编造出来贬低武乙的。从武乙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的史料来分析,他可能死于征伐西方方国部落的战斗中。

商匡王(太丁)子托

在位13年


    文丁,商朝国王,亦作太丁,姓子名托。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卒于公元前1102年,共在位11年。死后由其子帝乙继位。文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文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文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文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文丁献捷。文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归国,但并没将其征服。在甲骨文中作文武丁,《史记》里称太丁,姓子名托,中国商朝第30任国王。前任国王武乙之子。根据《竹书纪年》,他在位13年,在位期间,周侯季历(姬昌父)伐戎有功,太丁忌惮,先嘉其功而杀之。

商德王(帝乙)子羡

在位26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公元前1101年即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商朝的势力范围也大大超过了夏朝。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武王伐纣"的故事记载了商朝灭亡的过程。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领武王姬发,联合各部落讨伐殷商,而当时统治殷商的商纣王也是一个像夏桀一样的暴君,早已引起人们的忌恨。为了抗击武王,纣王将大批奴隶武装起来,而这些奴隶却在前线倒戈,实际上是一次奴隶起义,纣王在惊恐中自焚而死。商王朝灭亡了,被周朝所取代。

三、皇帝列表及简介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後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夏朝时周人的首领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负责管理农事,其氏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氏族经济发展。商朝初年,弃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姓。

周朝皇帝列表

周朝历代皇帝顺序

庙号

称号

谥号

名字

在位时间

备注

第一位

周武王

姬发

前1050年—前1045年

西周

第二位

周成王

姬诵

前1044年—前1008年

第三位

周康王

姬钊

前1007年—前982年

第四位

周昭王

姬瑕

前981年—前963年

第五位

周穆王

姬满

前962年—前908年

第六位

周共王

姬繄扈

前907年—前896年

第七位

周懿王

姬囏

前895年—前871年

第八位

周孝王

姬辟方

前870年—前862年

第九位

周夷王

姬燮

前861年—前854年

第十位

周厉王

姬胡

前853年—前841年

第十一位

周宣王

姬静

前828年—前782年

第十二位

周幽王

姬宫涅

前781年—前771年

第十三位

周携王

姬余臣

前770年—前760年

第十四位

周平王

姬宜臼

前771年—前720年

东周

第十五位

周桓王

姬林

前720年—前697年

第十六位

周庄王

姬佗

前697年—前682年

第十七位

周釐王

姬胡齐

前682年—前677年

第十八位

周惠王

姬阆

前677年—前675年







第十九位

王子颓

姬颓

前674年—前673年

第二十位

周惠王

姬阆

前673年—前652年

第二十一位

周襄王

姬郑

前652年—前619年

第二十二位

周顷王

姬壬臣

前619年—前613年

第二十三位

周匡王

姬班

前613年—前607年

第二十四位

周定王

姬瑜

前607年—前586年

第二十五位

周简王

姬夷

前586年—前572年

第二十六位

周灵王

姬泄心

前572年—前545年

第二十七位

周景王

姬贵

前545年—前520年

第二十八位

周悼王

姬猛

前520年

第二十九位

周敬王

姬丐

前520年—前477年

第三十位

周元王

姬仁

前477年—前469年

第三十一位

周贞定王

姬介

前469年—前441年

第三十二位

周考王

姬嵬

前441年—前426年

第三十三位

周威烈王

姬午

前426年—前402年

第三十四位

周安王

姬骄

前402年—前376年

第三十五位

周烈王

姬喜

前376年—前369年

第三十六位

周显王

姬扁

前369年—前321年

第三十七位

周慎靓王

姬定

前321年—前315年

第三十八位

周赧王

姬延

前315年—前256年

第三十九位

昭文君

姬杰

前256年—前249年

周文王

人物简介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纣时为西伯(“伯爵”),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姬发有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

主要事迹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

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当时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润滑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倒在火坑里,顿时皮焦骨烂。但是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让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周文王很是气愤,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经过一番思考,周文王想利用这个刑法进一步争取民心,提高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 于是,周文王来到朝歌,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并说明来意,愿以此要求纣王答应一件事,就是废除炮烙。商纣王本来就听说这种刑法在商朝里人民的意见很大,现在又能得到一块土地,就同意了周文王的请求。周文王借此大肆宣传,诸侯和百姓都称赞周文王功德无量。文王虽然损失了一块土地,但是他得到广大诸侯的拥护,这将为他兴周灭商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周国当时有一块珍贵的玉版,价值连城,殷纣很想得到他。起初,纣令胶鬲来索取,文王不给。因为胶鬲是一个贤臣,常能出一些发展生产、爱护人民、训练军队的好主意,如果胶鬲得到商纣王的信任和重用,这对周国是不利的。胶鬲得不到玉版,说明他没有能力,商纣王就会轻视他、鄙弃他,胶鬲在殷王朝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后来,殷纣派费仲来取玉版,文王经过一番思考后,最后给了他。因为费仲是一个奸臣:他经常教殷纣寻欢作乐的办法,使殷纣穷奢极欲,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他又经常拨弄是非,说诸侯和大臣的坏话,造成外部的孤立和内部的不和;同时还尽量搜刮诸侯和人民的财物供纣享用,造成君民之间尖锐矛盾。费仲得到玉版,殷纣会更加的信任和重用他,从而大大削弱殷王朝的实力。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磻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周武王姬发简介 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人物简介

西周世祖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华夏杰出领袖,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庙号世祖,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6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

姬发继承其父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南宫括为元帅,武吉为将军;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

姬发抓住时机,观兵孟津,大会一千诸侯。两年后时机成熟,姬发亲率大军伐商。牧野大战之后,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后姬发建都镐京,改国号为大周,在位13年崩,谥号“武王”。

建立周朝

先周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帝喾(黄帝曾孙)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担任农师,号称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初年,他的后代公刘率族人迁到磁。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大周。古公的幼子季历继位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周王季历曾一次消灭二十二个翟王,使得力量更为强大,与商发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将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昌号称西伯,仁慈爱民,礼贤下士,天下士人都来投奔。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作灭商的准备。两年后,武王在盟津召集一千诸侯会师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37代天子,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国灭掉。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为东周。

历史评价

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的处事能力,看到商朝的无道,他打出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大大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伐纣的过程中,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打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周武王有着很杰出的个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

周成王姬诵简介 周朝开创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姬钊)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基本资料

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召公奭也怀疑起来,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率兵东征,三年后平乱,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夺商、卫、邶、鄘四国封地。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周康王姬钊简介 周朝守住祖先基业的勤政皇帝

周康王姬钊,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汉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他和父亲周成王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个人生平

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姬钊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把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在位25年。《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香港地区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康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

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8年,楚国的大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椒举提到周康王有“酆宫之朝”的功业,杨伯峻指出酆宫为周文王庙,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周昭王姬瑕简介 三次攻楚失败而客死汉江的皇帝

周昭王姬瑕简介,西周第四代国王。周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

人物简介

姬瑕(公元前?-公元前977年),即周昭王,中国周朝第四代王。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周昭王—三次攻楚失败

楚国是西周侯卫统治下的“南国”之一。商末周初,由于鬻熊举族投周之后,楚与周王室的关系一般是良好的。周武王死,子成王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史记鲁周公世家》。)后来,流言澄清,周公又回去了。周康王时,楚与周关系亦属正常(《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灵王语:“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亻及、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究其原因,一是周楚同源(周人,姬姓,传说是帝誉之后),鬻熊臣周,奠定了亲善关系的基础。二是周初克殷,后又周公东征,足见殷商残余势力与东方方国部落一直叛周抗周,周王朝不得不全力东向,重点打击东方方国部落。三是楚人辟在蛮荒之地,势弧力单,只得卑事周天子,当不会引起周王室的重视。

但是,“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楚是周王朝的异姓国,一开始就受到周天子的歧视,甚致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盟的资格。周王室对齐、晋等诸侯国均有赏赐,而楚国则无。时过五百多年,楚人对此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如春秋中后期,楚灵王就说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等国君一样并事周康王,四国可得珍宝之器,而楚国则无分,因此要与周王室“求鼎以为分”。右尹子革告诉他:“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左传昭公十二年》。)这种建立在“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主从关系,必然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导致征服和反征服战争。事实上,早在周初,周王室为了加强对楚国和荆楚地区庸、卢、彭、濮等方国势力的控制,在汉东就分封了一些姬姓国,在南阳盆地,又有申、吕等姜姓国(姻亲国)。楚国慑于周王朝的强大,不得不进贡苞茅等物,表示臣服。

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可见周昭王亲领军队南征,声势浩大。另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攻楚,主要有三次:

周穆王姬满简介 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

周穆王姬满,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姬瑕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代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虽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简介

穆天子东征西讨,范围之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通过他的征伐,周王朝顺利扩大疆土,加强对四方蛮夷的统治力度,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统治者积累的强国之本基础上,得以展现的大邦周威信的强势证明。

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正如汉武帝之后的西汉也逐步由盛而衰一样。最后,周朝的最后三代国君:厉王、宣王、幽王,除了宣王有所成就(宣王中兴)外,另两位国君把周朝弄的礼崩乐坏,整个国家十分混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十分痛苦。

史墙眼中的穆王

有关穆王这位积累了祖父辈发展基石的君主,他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将周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开来。周代的史墙盘在提到穆王时是这么形容的:“只显穆王,刑帅宇诲......”。由此可见,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

因此,在《山海经》、《穆天子》等书中也留下了一段段他的传奇故事。

周共王姬繄扈简介 沉溺游玩致使国库空虚的皇帝

共王姬繄扈,西周第六代国王,谥号共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有时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国语·周语一》载,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灭掉。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22年至前900年。

简介:周共王,姓名姬繄扈,穆王子(“繄扈”,拼音:yīhù),西周第六代国王,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在位2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王(“共”,拼音:gōng)。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周穆王之子。

改革国策

姬黳扈继位时,国家因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弄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开始衰落下去。

姬伊扈即位后,对治国的策略进行了很大调整,在军事上,他改变了父祖两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在政治上,他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按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缴税金。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

姬伊扈这样做对国家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在此之前国家只按原有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收税,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耕地是不交税的。如今国家允许私田存在,私田拥有者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视为非法私田,一经查出一律充公。这就迫使贵族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私田如实上报,而一旦上报了,就必须得按规定交税,从而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灭密须国

恭王三年(辛丑,前920),大臣裘卫用价值贝一百朋的一件瑾璋、两件赤琥、两件麂麂和一件贲韨,换取矩伯的土地十三田。

春,恭王姬伊扈率领部分随从巡游西部地区,至泾上(今甘肃平凉市西北)视察密须国(姞姓诸侯国,封地在今甘肃平凉市灵台县西)。

周懿王姬囏简介 在位时周王室开始走上衰微之路

周懿王姬囏,西周第七代国王,谥号懿王。《史记》记载懿王时期,周朝开始衰落,有人写诗讽刺他。《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夏商周断代工程把懿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9年至前892年,《太平御览》引《史记》云“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死后由周孝王姬辟方即位。

简介

周懿王姬囏,姓姬,名囏,又作艰、坚。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七任王。姬囏的祖父是周穆王姬满,父亲是周恭王姬伊扈。在位起讫:公元前900——前892年。迁都: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姬囏约生于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周恭王元年时(已亥,前922)立为太子。

公元前900年,周恭王姬伊扈去世,传位于儿子姬坚,号周懿王,以壬戌年(前899)为周懿王元年。

周懿王,名叫姬囏(jiān),西周第七代国王,周共王之子,谥号懿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899年至前892年。《史记》云“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前892年周懿王崩,周孝王继位。《史记》记载懿王在位之时,周王室开始走上衰微之路。《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据考为日全食),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姬囏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主要事迹

出身背景

周懿王姬囏,姓姬,名囏,又作艰、坚。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七任王。姬囏的祖父是周穆王姬满,父亲是周恭王姬伊扈。

姬囏约生于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周恭王元年时(己亥,前922)立为太子。

公元前900年,周恭王姬伊扈去世,传位于儿子姬囏,号周懿王,以壬戌年(前899)为周懿王元年。

周孝王姬辟方简介 在位6年即病死的西周皇帝

周孝王姬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生卒年不详,共王弟,懿王叔。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他一直想复兴周王朝,但是,才刚刚即位六年,就病死了。

基本资料

周孝王周孝王(?—前886年),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铭文作考王。生年不详,崩于公元前88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孝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1年至前886年,有人质疑它的准确性。周共王弟弟,周懿王叔父。周懿王病死后夺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在位政绩

亲属关系

周孝王姬辟方,姓姬,名辟方,号周孝王。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的第八任王。他的祖父是周昭王姬瑕,父亲是周穆王姬满,周恭王姬伊扈是他的长兄,周懿王姬囏是他的侄子。姬辟方与周懿王姬囏同龄,叔侄俩都出生在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姬辟方出生时,父亲周穆王已经六十三岁,他的母亲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少妃,因此父王对他也是十分宠爱。但周穆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竟能坐上王位。

意外称王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突然去世,因为东宫虚位没有太子,王室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周懿王的长子姬燮是偏妃所生,自幼狂傲任性,一向不为懿王所爱,而元妃又一直没有生育。他和元妃商议打算过几年从偏妃的儿子中选一名品德好的过继给元妃,然后立为太子。但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实施,他便撒手人寰驾鹤归西了,临终前又没指定合法继承人,这就给宗族大臣们留下了麻烦。一些大臣认为,先王不立姬燮为太子,是因为他少才无德,不具备为王的资格,应该重新推选王族中有德望的人为王。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推选王叔姬辟方为王。这样,姬辟方便幸运地坐上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后,号孝王,以庚午年(前891)为周孝王元年。

姬辟方不忘被犬戎击败之辱,于周孝王元年命申侯领兵,大起六师西征。

周夷王姬燮简介 周夷王继位期间诸侯国叛乱不断

周夷王姬燮,生卒年不详。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燮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根据虢季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军大败严狁。30年病倒,立子姬胡为太子。姬燮死后的庙号为夷王。

简介

周夷王,姬姓,名燮,西周第九代国王,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史记》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彳屖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周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85年至前878年,此数据尚存质疑。

《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夷王七年,命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根据虢季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军大败严狁。

周夷王死后由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

故事

周孝王即位九年就去世了,诸侯和大臣立孝王之侄太子燮即位,他就是周夷王。夷王初年,政治上稍有起色。远方的蜀国、吕国纷纷送上琼玉,夷王在黄河边上用宾客之礼接待。有一次,夷王也曾命虢公率领六师攻伐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一直达到俞泉,获得马千匹。这是夷王征伐西北边境的一次不小的胜利。

可是,夷王的一场大病,使他不能治理国事。同姓诸侯十分忧虑,祈求天神保佑,但是依然不能挽救夷王的生命,他终于在十六年离开了人世。一些异姓的诸侯国,乘国家衰微之际,便不来朝贡,甚至进攻王室,起兵叛逆,态度十分嚣张,熊渠就是一个。

周厉王姬胡简介 在位16年即被国人放逐的暴君

周厉王姬胡(?~前828)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

简介

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止谤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地,并死在那里。

周宣王姬静简介 周宣王整顿朝政使周朝一时复兴

周宣王姬静,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年—前781年),华夏族,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史称“宣王中兴”。

人物概述

周宣王,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年—前781年)。华夏族,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5人伐西戎,得胜。五年,宣王与尹吉甫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猃狁战争中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十八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其时,宣王还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继续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军于西北(今陕西、山西、甘肃一带)、东南(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进攻戎狄和蛮夷的战争。

宣王中兴,为时短暂。曾于周宣王四十六年秋七月,出郊游猎。宣王纪律严明,吩咐军士一不许践踏禾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民居;获禽多少,尽数献纳,照次给赏。如有私匿,追出重罪。

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一年,伐太原戎,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都归失败。3年后,伐申戎,虽取得胜利,同年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丧失了调遣的南国之师。宣王死后子幽王继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终于导致西周的覆亡。

晚年的宣王渐渐固执己见,听不进去不同政见。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在鲁国选立继承人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硬逼着废长立幼。鲁人不服,他就兴兵讨伐,使鲁国陷于混乱,这不仅破坏了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引起了同姓诸侯间的不睦,使得诸侯们对宣王更加不满。对诸侯尚且如此,对在朝为官的臣下就更加放肆,更加蛮横无理了。一次,为了一件小事,大夫杜伯触怒了宣王,被判处死刑。他的老朋友左儒急忙上前劝阻,宣王愤怒地斥责说:“在你眼中,只有朋友,没有国君,是何道理?”左儒回答道:“国君有理,臣就顺从国君;朋友有理,臣就支持朋友。现在杜伯并没有罪,不该问斩,所以,臣劝谏大王,不要杀杜伯,否则就会枉杀好人。”“我偏要杀他,你能怎样?”宣王恼怒地说。左儒接道:“臣愿陪杜伯同死。”“我偏偏不让你死,看你能怎么办?”宣王说罢,下令左右斩了杜伯。左儒又羞又气,回到府宅后就自刎而死,此事在大臣间引起一片惊恐。

事后,宣王冷静下来,感到自己确实过分了些,暗暗悔恨,又不好意思明说,以致寝食难安,得了一种怔忡症。一次,他带着臣下外出游猎,借以散心。游猎中,他忽然在车上大叫一声,昏迷了过去,医治无效,几天后死去。后来,就流传开一种说法,说宣王打猎时,忽然看见杜伯从路的左边钻出来,身穿红衣,头戴红冠,手持一张红弓,搭上一支红箭,射中了宣王的要害,夺去了他的性命,这自然是迷信之言,但其死因确实成为千古之谜了。

周幽王姬宫湦简介 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780年),关中发生大地震,有一位叫伯阳甫的人认为这是周朝将灭亡的征兆。幽王三年,绝世美女褒姒入宫,非常得到幽王宠爱,不久怀孕,褒姒生下一个儿子伯服。于是幽王废其正室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

生平简介

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静,周朝第十一位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这就是有名的”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家大户姓褒的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关押褒国的褒珦,褒人献出美女褒姒替褒珦赎罪,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他联合缯(zèng)国、勾结犬戎对幽王大兴问罪之师,共同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幽王虽然烽火报警,但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镐京被攻下,幽王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一说被杀)。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约250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时,西周国势已呈衰落趋势。当时周室王畿(jī)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就献出名震一方的美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馊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周携王姬余臣简介 周携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帝王

周携王姬余臣(一说“余”)(?─前760年,一说前750年),生年不详。西周末王周幽王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以幽王朝廷势力为一方,申后之父西申侯势力为另一方的政治斗争数年后転为战争。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败死。西周灭亡。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臼为周王,即周平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周二王并立。相持若干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

周携王简介

周携王,姓姬,名余臣;尊号惠侯,携王,携惠王,周携王,周携惠王。姬余臣的祖父是周厉王姬胡,父亲是周宣王姬静,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姬宫湦是他的兄长。

周幽王被杀后,北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姬余臣为新的周王,以惠邑为王都,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周携王元年(辛未,前770),郑武公在周平王朝中专权。郑武公娶申侯的小女儿为妻。他即是周平王的叔叔,又是周平王的姨夫。周平王东迁后他入朝辅政,初封为司徒,后又晋升为上卿,掌管朝政。他为了控制周平王强行与他交换太子做人质,郑武公送他的世子姬寤生到成周,周平王也把太子姬泄父(即姬狐)送到郑邑。

周携王二年(壬申,前769),郑武公捏造罪名出兵灭掉郐国(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其原因主要是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当年曾向虢、郐两国行过贿,这是很不光彩的事,所以要把他们的国家灭掉,一雪耻辱。

周携王三年(癸酉,前768)郑武公整军备战准备出兵灭掉虢国(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东虢公十分惶恐,使人送许多金银珠宝给郑武公,请求郑国不要出兵。

周携王四年(甲戌,前767)燕顷侯病逝于燕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一带)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前791——前767)卒,传位于儿子燕哀侯。

郑武公还是以虢国公叛逆为借口,出兵灭掉了东虢国。继而又向周平王索取了溱(今河南新密市东)、洧(今河南许昌市鄢陵县与周口市的扶沟县一带)等地,这样东周东部的大片土地就都归了郑国

周平王姬宜臼简介 东周建立者,东周第一代帝王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年―前720年),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人物简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洩父早死,立平王之孙林为太子,是为周桓王。

周平王东迁洛邑,传了23代王,至赧王亡,史称「东周,虽长达500多年,但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不过,即使周天子再不像西周时名实相符,却仍算是共主,得到有权势的大诸侯表面尊重.在这500多年的东周,根据政局变化,又细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

人物经历

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褒姒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便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卫、晋、秦、郑、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西元前770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不久,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宜臼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夹辅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周桓王姬林简介 因中箭受辱致帝王权威荡然无存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在位23年(前720年—前697年在位)。周桓王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之孙。平王病死时,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郑庄公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姬林便被郑伯和周公黑肩扶立为天子。即位之后,为了压制郑庄公的权利,周郑交恶,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姬林左肩,周天子的权威于是荡然无存。

人物生平

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

以前,诸侯死了,其儿子于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了兄隐公,自立为国君,不向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天子册封的制度被破坏了。公元前706年,楚国以武力逼迫随国国君,要他向桓王提出提高楚国等级的要求。桓王不允,楚国国君熊通在大骂了姬林一通以后,自行提高等级称为楚武王。姬林接到报告,又气又羞,但也奈何他不得。

姬林继位后,郑庄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就撵走了郑庄公。郑庄公回国后,便制造事端,扰乱周境的安宁,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不久,郑庄公又假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国。姬林大怒,干脆免去了他卿士的头衔。郑庄公也不示弱,一连五年不去洛邑朝见,表示不把姬林放在眼里。姬林实在忍耐不住,不顾臣下劝阻,亲自统领军队去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点起兵马迎战。

两军在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相遇,姬林求胜心切,派人叫骂挑战。郑庄公却摆好阵势,按兵不动。周军叫骂到下午,还不见郑军出战,都面露倦意,松懈起来。郑庄公乘机挥动大旗,擂鼓冲锋。周军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姬林只好退兵,自己断后。郑国将军祝聃远远望见,奋臂一箭,射中姬林左肩,亏得铠甲坚厚,伤势还不严重。郑庄公见已经教训了姬林,怕部下杀得性起,要了姬林的性命,使自己在舆沦上吃亏,忙鸣金收兵,任姬林逃走。

事后,郑庄公又派臣下祭足去向姬林赔罪,说本来只准备自卫,没想到部下违反纪律,冒犯了天子,并去每个营慰问军士。姬林哭笑不得,只好借此下台阶,垂头丧气地宣布免郑庄公之罪,从此再不问郑国事。长葛之战使姬林威风扫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的牌子。从此,诸侯越来越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卧室托付说:“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长子姬佗为太子。但是,我所钟爱的却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将姬克托付给你,日后如果姬佗寿终,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你要尽力办好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于洛邑。林死后的谥号为桓王。

周庄王姬佗简介 周庄王在位时发生王子克之乱

周庄王姬佗(?―前682年),在位15年(前697年—前682年在位),是周桓王长子,桓王病死后继位。他的兄弟王子克在姬佗在位时发生内乱,史称“王子克之乱”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后的谥号为庄王。

王子克之乱

姬佗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桓王临终时的嘱咐,策划要杀掉姬佗,改立姬克为国君。辛伯劝阻他说:“嫡庶有别,废嫡立庶,这是内乱的根源阿!”周公黑肩不听。于是,辛伯将这一阴谋报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杀了周公黑肩。姬克见事情败露,逃奔燕国。这件事史称“王子克之乱”。

赐命鲁桓公

公元前693年夏天,姬佗为了笼络齐国,要将女儿嫁给齐国国君。他让鲁桓公作媒,并派卿单伯先将女儿送至鲁国。冬天,姬佗又派臣荣叔赴鲁,“赐命”(即册封)杀兄自立的鲁桓公,鲁桓公就派人将王女嫁往齐国。

卫国内乱

前696年,卫国内乱,惠公被迫逃奔齐国。卫惠公的父亲卫宣公喜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一子,名伋,立为太子,并把他嘱托给自己的弟弟—右公子职。伋成年后,右公子职为他娶齐女宣姜为妻。卫宣公见宣姜美貌,便据为已有,并同她生下子寿、子朔,又把他们嘱托给另一个弟弟—左公子泄。卫宣公连丧二子后,于是立子朔为太子。宣公死后,朔即位为卫惠公。公子泄和公子职心怀不满,率人发难,迫使卫惠公逃奔齐国,立伋之弟公子黔牟为君。前689年冬,齐襄公联合鲁、宋、陈、蔡等国伐卫,欲送惠公返卫复辟。次年(前688年)六月,卫惠公近国,黔牟及大夫宁跪分别被放逐到周、秦,左公子和右公子被杀。卫惠公复国。

长勺之战

姬佗在位的公元前685年,齐国经历了多年内乱后,公子小白被立为国君,即齐桓公。他不计私仇,将曾几乎射死自己的名臣管仲设计从鲁国接回,任命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进行了改革,逐渐强盛了起来。第二年,因为鲁国曾经阻挠过齐桓公即位,齐桓公发兵攻鲁,鲁军迎战于长勺(今地不详)。鲁庄公见敌强我弱,急于想挥兵攻击,被臣子曹刿劝阻。齐军自恃强大,连续三次击鼓冲锋,都未能奏效,顿时气竭力衰,军心涣散。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战术,发动反击,一鼓作气地击败了齐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

周釐王姬胡齐简介 周朝东迁后第一位被”尊”的王

周釐王姬胡(?—前677年),东周第四代君王,谥号釐王(史称周僖王)。前682年—前677年在位,在位5年。他是周庄王姬佗的长子,但是姬佗并不喜欢姬胡齐,而是喜欢姚姬生的小儿子姬颓。姬胡齐能继位是因为他是长子,姬胡齐死后,弟弟王子颓(姬颓)就犯上作乱,之后被郑厉公平定。

周釐王姬胡齐档案

职业:东周王朝第四任天子

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677年

在位时间:5年

父亲:姬佗

母亲:不详

王位继承人:姬阆

最大缺点:寿命短

最大成就:周朝东迁以来第一位被“尊”的王

最大快乐:被齐桓公”尊王”

最大痛苦:寿命太短,在位仅5年

最大妥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帝王故事:尊王攘夷

虽然姬佗晚年曾经想废掉太子姬胡齐,另立姬颓为太子,但是姬胡齐还是成功地继位,是为周釐王。周釐王的运气确实不错,他老爸周庄王姬佗谈妥了跟齐国的联姻之后死去,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成果。就在釐王继位的这一年,已经强大起来的妹夫齐桓公小白凭借着“尊王攘夷”的金字招牌完成了霸业。

所谓尊王,当然就是指尊重周天子;攘夷,包括的对象则很多。夷在这里主要指各个非华夏族的族群,即传说中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南蛮就是指南方的楚国,实际上是对南方各民族的统称;北狄则包括很多国家,如赤狄、白狄,其实是对北方诸多民族的统称。而戎和夷也分成好多种,建立了好多国家。这四种族群统称为“四夷”,与四夷对应的是华夏,华夏与四夷,基本上包括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整个民族构成。

周惠王姬阆简介 靠诸侯支持平定了“子颓之乱”

周惠王姬阆(?-前653年或前652年),东周第五代国王,谥号惠王。他是周僖王的儿子。周惠王在前676年继位后,占用为国的园圃饲养野兽,为国的人民不满,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乱,立王子颓为周天子,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郑厉公在栎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与虢国攻入周朝,协助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史记·周本纪》称惠王在位25年,《左传》称周惠王在鲁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人物生平

周惠王,姬阆,周庄王孙子,周釐王(僖王)儿子,非常贪婪,即位后占取蔿国的园圃饲养野兽,强取周大夫边伯靠近王宫的房舍,夺取周大夫詹父和子禽、祝跪的土地田产,收回膳夫石速俸禄,引起蔿国五大夫及石速的强烈不满。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为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等五个大夫,由于庄王生前曾经嘱咐要立庶子子颓为国君,对釐王病死后由姬阆即位十分不满,就联合贵族苏氏,一起拥奉子颓,发动叛乱,攻打姬阆,却被击败后出逃。子颓逃到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又在苏氏陪同下逃奔到卫国。卫惠公由于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敌公子黔牟,就联合南燕,支持子颓。这一年冬,卫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阆,立子颓为天子。郑厉公出面调解周王室之乱,没有成功,于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国君仲父,并且将流亡在外的姬阆安置在郑国的别都栎(今河南禹县),还将王室的器皿用具从成周搬到栎,供姬阆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郑厉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县内)誓师伐子颓,郑、虢联军很快攻入都城。子颓和边伯等5个大夫正在喝酒庆贺,措手不及,被联军杀死。郑厉公和虢公迎姬阆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宝座。这场内乱史称“子颓之乱”。为了感激郑、虢两国的援助,姬阆将酒泉(今陕西省东部一带)赐给虢,将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以东之地赐给郑。这样,内乱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缩小了。

姬阆在位期间,齐国继续东攻西伐,兼并小国,扩大力量。公元前670年,齐军攻灭郭国(今山东省聊城县东北)。齐桓公问当地父老:“郭为何灭亡?”父老回答说:“因为国君爱贤人而恨坏人。”齐桓公不理解,问道:“照各位所言,你们的国君是位贤明的君主,那怎么又会亡国的呢?”父老回答说:“国君爱贤人而不任用;恨坏人而不翦除,所以导致了亡国。”

当时,鲁国的庆父(鲁桓公子)先后杀掉了国君子般、闵公,导致鲁国大乱。时人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就成了著名的成语。鲁僖公即位后,索要避居于莒国(今山东省莒县)的庆父,庆父自知罪责难逃,自杀于莒,鲁国内乱才暂告平息。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酷爱养鹤,平时竟然让他最喜爱的鹤乘座华丽的轩车,享受大夫的待遇,国人怨声载道。公元前660年12月,戎兵攻卫,卫懿公率军迎战,两军相遇于荥泽(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临战前,卫国将士埋怨说:“大王平时如此厚待鹤,现在就让鹤去抵敌吧!”一时军无斗志,被打得大败,卫懿公也被乱兵杀死,成为玩物丧志者的鉴戒。

姬阆晚年宠爱陈国的女子惠后,准备废去太子郑,改立惠后生的庶子子带。公元前655年夏,齐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鲁僖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太子郑相会于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宣布支持太子郑为嗣君。姬阆十分生气,就指使郑文公背约去联络楚国,自己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齐国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郑,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姬阆的计划破产。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阆病死。死后的谥号为惠王。

王子颓姬颓简介 为挣王位致使周朝大乱的皇帝

王子颓姬颓(前696年-前673年),姬姓,或简称子颓,周庄王的庶子,为庄王所宠爱。在东周春秋时代发动叛乱并称王。

生平

周惠王即位时,惠王派人取蔿国(王子颓的老师)的菜园,用作畜牧场,并且剥夺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田产。因此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的秋季,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和苏子奉王子颓进攻惠王。失败之后,苏子奉王子颓出奔卫国。卫国和南燕国联合讨伐东周胜利。惠王出奔。当年的冬季,王子颓正式称王。

隔年(公元前674年)的春天,郑厉公试图斡旋王子颓和惠王,但结果失败,使郑厉公只好将惠王带回郑国,所以惠王从此在郑国三年。当年秋天,郑厉公和惠王从邬邑攻入成周,取下宝器才回到郑国。冬天,王子颓与支持他的五大夫饮酒观歌舞。郑厉公见虢叔,商定讨伐王子颓。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的夏季,郑厉公和虢叔率领各国的军队攻入王城,杀掉王子颓和蔿国等五位大夫。王子颓之乱平定。惠王奖赏郑厉公,将虎牢以东土地给与郑厉公。

郑国的军队在攻打皇宫城门的时候,东周此时稀里糊涂的当朝天子姬颓竟然拒绝接见前来告急的首领,而专心伺候他那些视若己出的宠物牛。这位从小就痴迷养牛的天子,对牛格外的喜欢,精心喂养不必说,还要给牛儿们穿上美丽的衣服,且给他们取名为“文兽”。最后大军破城,终于记起要来逃命了,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也不忘记带上他那些行动笨拙的牛子牛孙们,其结果可想而知,姬颓也只有在九泉之下继续他的个人爱好了!

这位泛爱心主义者对待动物倒是满是爱心,可玩物丧志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周襄王姬郑简介 平定子带之乱册封霸主的周襄王

周襄王姬郑,周惠王死后,姬郑继承了王位,是为周襄王。

帝王档案

姓名:姬郑性别:男

民族:华夏族

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619年

在位时间:33年

最大成就:册封霸主

最大错误:没有提防隗王后,使其向子带提供情报

最大妥协:听从晋文公的要求,参加践土会盟

最大武功:平定子带之乱

帝王故事:子带之乱与晋国称霸

周惠王死后,姬郑继承了王位,是为周襄王。

惠王病死后,姬郑担心子带争位而秘不发丧,并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开会,宣布拥护姬郑为天子。姬郑至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讯。

子带不甘心失败,从公元前648年起,几次引导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子带秘密勾结,立即废黜了隗后。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导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国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生擒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郑为晋文公举行了庆功宴。晋文公更向姬郑“请隧”(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被姬郑婉言拒绝,而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赐给晋作为报答。三年前,秦、晋两国已经擅自将允姓的一支戎族迁居到周王朝境内的伊川(今洛阳市南伊河)一带,占据了这块地方。这样,周王朝的地盘仅剩下方圆100多里的弹丸之地。

周顷王姬壬臣简介 借钱葬父穷困潦倒的周天子

周顷王姬壬臣(?-前613年),为周襄王之子。周顷王在前618年继位为东周第七代国王,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周襄王。顷王在前613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儿子周匡王继位。在位期间执政为周公阅、王叔桓公、王孙苏。葬处不明。

帝王档案

姓名:姬壬臣

民族:华夏族

父亲:姬郑

王位继承人:姬班

人物简介

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时,邾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诸侯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准备迁都到绎山(也称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县南)。占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让民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还是把都城迁到了绎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

帝王故事:穷困潦倒的周天子

周襄王既割地又送弓箭,还出席会盟,总算是跟霸主们相处得还可以,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襄王虽然外交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内政就乏善可陈了,归根结底,襄王赚钱的本事还是不行。到了襄王驾崩,其子周顷王姬壬臣继位时,王室的财政已经枯竭。

周顷王很想按照周礼给父亲像模像样地办一个天子应有的葬礼,然而苦于府库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给老爸办理丧事。无奈之下,顷王只能厚着脸皮派卿士毛伯向鲁国讨钱。鲁国在各诸侯国中是最讲究礼的,所以才能在后来培育出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大师。鲁国人一听说周天子都穷到这个份上,非常同情,于是派使者送钱到王城。

顷王得到了鲁国的资助,才得以将襄王安葬,此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周匡王姬班简介 在位6年没留下什么记录的周匡王

周匡王姬班(?-前607年),即周匡王,东周第八位君王,前612年—前607年在位,在位共6年。周匡王是周顷王之子。前607年十月,周匡王病死,其弟王子瑜继位,即周定王。在位期间执政官为周公阅、王孙苏、召桓公、毛伯卫。

历史事件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他本人无重要的事可述。这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宫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原来,晋灵公是一个只顾享乐,不理政事的国君。他又喜欢恶作剧,经常从宫台上用弹弓把别人弹得头破血流,人们东躲西闪,他看着高兴。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煮熟,晋灵公竟把他杀了,用草席裹着,叫宫女在朝廷上拖过。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谋刺赵盾。徂魔一早去赵盾家,见赵盾大开着卧室门,穿着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动地说:“对国君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了他,对不起百姓;不杀他,国君不会放过我,如此进退两难,不如一死了之。”就一头撞向庭院中的槐树而倒地身亡。晋灵公此计不成,又假装着请赵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准备杀死赵盾,不料赵盾遇救逃了出来。后来,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晋灵公杀了,赵盾才返回都城。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姬班死后的谥号为匡王。

没留下什么记录的周匡王—姬班

帝王故事:生活得蛮幸福

周匡王名叫姬班,周顷王的太子。顷王死后继位,在位六年,病死,葬处不明。周匡王的一生淡得像蒸馏水一样,除了继位和驾崩的记录之外,什么事迹也没有在史籍上留下来。

不过匡王在位期间,天下还是发生了一些事情。

周匡王在位的时候,北方的霸主晋国,内部斗争已经相当激烈,晋国的国君与执政者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难以调和。史书上记载,当时晋国的国君叫晋灵公,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顽皮昏君,经常玩一些破坏性的游戏。灵公喜欢在高台之上用弹弓射路上的行人,打得别人头破血流,他在高台上拍手大笑。灵公还很残忍,有一次因为厨师的菜没做好,灵公竟然把他杀了。

灵公经常干这些不仁的事情,执政赵盾就经常劝诫灵公,结果灵公竟然要杀赵盾,并派刺客去行刺。偏偏刺客被赵盾的正气所感动,不仅没有杀赵盾反而自杀了。灵公又设宴请赵盾参加,准备在酒席上杀了赵盾,结果也被赵盾逃脱。

最后,赵盾的族弟赵穿杀死晋灵公,赵盾才又回到晋国都城继续执政。

因为赵盾逃亡没有离开国境,回到朝廷后,也没有惩处杀死晋灵公的赵穿,因此史家就将这一事件记为“赵盾弑君”。赵盾知道后曾经找史官理论,史官拿出上述理由,赵盾无言以对,最后不了了之。

强大如晋国的国君,一旦失去了权位,结果还是轻易被弑。相比之下,洛阳城里的周匡王,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生活得还是蛮幸福的。

周定王姬瑜简介 被楚庄王问九鼎轻重的周定王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姬姓,名瑜,东周第九位君王,周顷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时,大诸侯国对周王朝及周天子已无尊敬可言,中央权力继续削弱。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食”的惨剧,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并阻碍了人口的发展。诸侯争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为代价的。周定王崩后,其子周简王姬夷即位。

帝王档案

姓名:姬瑜

民族:华夏族

职业:东周王朝第九任天子

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586年在位时间:21年

父亲:姬班

母亲:不详

王位继承人:姬夷

经典记载

古文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为定王。(《史记·周本纪》)

今译匡王六年,周匡王姬班驾崩,其弟姬瑜被立为天子,是为周定王。

古文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史记·周本纪》)

今译周定王元年,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经过洛阳,派人打听九鼎的重量。周定王派王孙满回答楚庄王,楚兵于是退去。

帝王故事:兄终弟及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周定王姬瑜,是周匡王的弟弟而非儿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史记》一家之言就断言东周此时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也不能确定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无从知道是因为周匡王无子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毕竟史料太少了。

周简王姬夷简介 史书中没有任何事迹记载的帝王

周简王姬夷(?—前572),即周简王,周定王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前586年—前572年在位,在位十四年。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公元前572年九月姬夷病死,谥号为简王。死后葬处不明。其子姬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人物生平

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但这时,除了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东南地区,原为楚国属国的吴国兴起,屡次攻入楚国,卷入了春秋混战的行列。在晋国,晋景公为赵朔平了反,派人请来程婴和尚未成年的赵武,并允许程婴带兵攻杀了屠岸贾,灭了屠家一族,为赵氏一门复了仇。赵武成年后,袭父职,又为晋国重臣。这时,程婴却拜别大家,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我所以没有尽忠死节,是为了抚育你,为赵家保住后代。如今你赵氏一门大仇已报,冤屈已伸,你也袭职立业,我应该报答令尊大人的知遇之恩和老友公孙杵臼的一片赤诚之心了。”说完就自杀了。赵武十分哀痛,为他服丧3年,每年春、秋两季都去祭祀他的坟墓。周简王姬夷在位时,他本人也无要事可述。

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之机,击败秦国于麻隧(今陕西泾阳北),暂时解除侧背威胁;又以会盟方式巩固与吴国的联盟,形成南北策应以对楚之势。楚国亦置弭兵之盟于不顾,于周简王十年出兵进攻郑、卫,对郑软硬兼施,迫其叛晋附楚。次年春,郑发兵攻宋,全歼抗郑之宋军于勺陵(今河南宁陵南)。由是,保宋图郑或保郑图宋,便成为晋、楚争夺中原霸权的焦点。

此时,晋国虽有内部不睦之忧,仍排除晋卿士燮留外患以警内忧的主张,决定不失争霸良机,兴师伐郑以救宋,进而与楚决战,重振晋国霸业。当年四月,晋厉公为防止郑军阻遏晋军渡河水(黄河),急令与晋结盟的卫国派兵先趋鸣雁(今河南杞县北),威胁郑军侧背,使其不敢北进。又分遣新军主将郤犫、大夫栾黶联络齐、鲁、卫等国出兵会集郑地鄢陵。

随即令下军副将荀罃留守国内,晋厉公亲自统领大军南下,按上、中、下、新四军编成:栾书为中军元帅,指挥全军,士燮为副将;郤锜为上军主将;荀偃为副将;韩厥为下军主将;郤至为新军副将;厉公率公族亲兵居中军。楚共王得知晋军攻郑,亦亲率楚军及夷兵救郑,按左、中、右三军编成:司马子反为中军将,指挥三军;令尹子重为左军将;右尹子辛为右军将;楚王率左、右两”广”(每”广”30乘)亲兵戎车居中军。楚军由申邑(今河南南阳北)出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向北疾进,迅速与郑成公所率郑军会合,企图在齐、鲁、卫三国之军到达鄢陵之前与晋展开决战,以优势兵力制胜。

周灵王姬泄心简介 因爱子夭折而死的周灵王

周灵王姬泄心(?-前545年),姓姬,名泄心,是周简王之子,中国东周第11代国王,在位27年。灵王有二子,太子晋,次子王子贵。《列仙传》中记载: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天性聪明,善吹笙,立他为太子,不幸早逝。公元前545年十一月的某天夜里,周灵王梦见太子骑着白鹤来迎接他。传位于次子王子贵,癸巳日,病死。孔子在周灵王二十一年出生于鲁。在位期间的大臣有王叔陈生、伯舆、单靖公。死后,姬贵即位,是为周景王。

人物生平

周灵王在位期间,周王朝国势日益衰败,周天子威信日益低落的时代。各诸侯国通过战争扩张势力,大诸侯国无视周君。强国伐弱国,连年战争,民生疾苦。灵王崩后,其子姬贵继承王位。

帝王故事:弭兵会盟洛阳抗洪

周简王姬夷自然死亡,其子姬泄心继承王位,是为周灵王。

周灵王继位时,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衰落,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弭兵会盟”。

此次会盟前,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一直在为谁是天下霸主而争战。不管是晋军南下还是楚军北上,都要在中原小国的领土上开战,不管谁胜谁败,倒霉的总是这些小国。

公元前546年,中原小国由宋国做代表,调停两个超级大国。此时晋楚内部也遇到了问题,楚国的旁边兴起了一个新的对手吴国,一时间都没有力量投入争霸战争,于是同意接受调停。

宋国派出大夫向戌出面主持会议,会议地点就设在宋国的都城商丘。除晋、楚两国及调停国宋国之外,参加会议的还有鲁、卫、陈、郑、许、蔡、曹等七个中原国家,各小国一致要求立即结束争霸大战。

经过讨价还价,与会各国达成协议:立即停止对外战争;晋楚两国同为霸主,平分霸权;如果有谁破坏协议,则其他各方可共同讨伐。

周景王姬贵简介 变法尚未成功就死去的周景王

周景王姬贵(?-前520年),姓姬,名贵,东周第十二位君王,谥号景。他是周灵王的儿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复,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帝王故事:“数典忘祖”变法失败

周灵王在长子太子晋去世后,也很快死去。其次子姬贵被立为天子,就是周景王。周景王继位时,周王室已经衰落得极其严重了,不仅诸侯不拿天子当回事儿,甚至连王室的财政也很窘困,天子祭祀时使用的器皿都要向诸侯国乞借。即使这样,有些诸侯还不给天子面子,不肯献上礼器,北方的霸主晋国就是其中之一。

周景王眼看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毛不拔,非常生气,总想找机会损贬晋国一下,出一出气。有一次,正巧晋国的大臣荀跞参加周景王的宴会,周景王就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对荀跞说:“你看,这是人家鲁国送来的礼器,天下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啥只有你们晋国啥也没有送呢?”

荀跞没想到天子会如此发问,一时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才好。荀跞无言以对,也就罢了,周天子还能治你个罪吗?偏偏荀跞手下有个随员叫籍谈,祖先是晋国司典,想在天子面前抖抖威风,就接过话题说:“当初晋国受封时,王室就没有赐以礼器,现在我们哪有什么器物来贡献?”

周景王一看是籍谈,一声冷笑,说:“恭喜你籍先生,你答错了!”然后,他掰着手指算当年晋国开国之时,周朝赐给晋国多少多少器物,以后晋国历代国君又从周王室接受多少赏赐,一笔笔算得清清楚楚,硬是把籍谈说服了。

景王又看看籍谈,突然阴损地甩出一句:“籍父难道没有后裔了吗?怎么数着典籍却忘记了祖先呢?”因为籍谈的祖先是晋国的司典,籍谈理应最清楚祖先的事迹,怎么今天竟然忘记了呢?

周悼王姬猛简介 在位仅半年受惊而亡的周悼王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姬姓,名猛,东周第十三位君王,周景王长子,周敬王同母兄。姬猛继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带领失去职位的旧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乱,争夺王位,刘卷被打败逃了,单旗保护着姬猛待在王宫内。姬朝的党徒乘深夜潜入宫中,劫走了姬猛。单旗突围而逃,姬朝的徒众挟持着姬猛追赶单旗。半路上,晋顷公遣大夫籍谈、荀跞带兵救出了姬猛,护迎他避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不久,派兵护送他回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史记记载周悼王被王子朝杀害)。

景王突然死亡,使得整个改革计划泡了汤,他临终前所安排的孟宾,不仅没有力量扶姬朝继位,反而被刘卷(刘献公的继承人)等保守势力杀害。刘卷随后立姬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周悼王是支持保守派反对改革的,他一上台就大搞裁员,一大批百工、百官“下岗”。

姬朝看姬猛当了天子,非常不满,又见姬猛如此破坏父亲生前制定的改革大计,更加愤怒。百工、百官被裁员的很多,也都对姬猛不满,于是姬朝就带领这些人造反。刘卷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周悼王躲在单穆公单旗的家里不敢出来。姬朝的部下就趁夜潜入单家,劫持了悼王,单旗突出重围逃走了。

姬朝见刘卷和单旗都跑了,就带人追赶,结果刘、单已经联络了晋国,晋顷公派了当初曾经被周景王斥责过的荀跞和籍谈率兵搭救周悼王。姬朝所率的不过是百工、百官,不是强大晋军的对手,很快被打败,姬猛也被晋军救走。姬朝见大势已去,于是选择逃亡楚国。

不过,姬朝在逃亡时将王室的典籍都带上了,还带走了一批忠于自己的贵族,这些人来到楚国,将正统的中原文化也带到了楚国,从而使楚国的文化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姬猛名字起得挺猛,但其实身体挺糟的,半年来又惊又吓,元气大伤,被晋军救出不久就死去了。

周敬王姬匄简介 与人争斗四年终成唯一的周王

周敬王姬匄(?―前477年或),姓姬,名匄,周景王次子,周悼王同母弟,继兄周悼王为周王,在位44年(《史记》作42年),病死,葬于三壬陵(今河南洛阳西南10里)。谥敬王。

帝王档案

姓名:姬匄(gài)

民族:华夏族

在位时间:44年

最大成就:建设成周王城

帝王故事:追杀姬朝

姬猛死后,保守派只好重新选择天子。选来选去,选定姬匄,因为姬匄一直表现出对保守派和晋国极大的合作诚意。于是,姬匄即天子之位,史称周敬王。

周敬王继位后不久,姬朝带着人又打回来了,把敬王又打了出去。敬王只能住在王城以东的下都,人们称敬王为东王,称姬朝为西王。两个周王互相争斗了整整四年,最后还是晋国人出手打跑了姬朝,周敬王回到王城,成了唯一的周王。

王子姬朝始终是他的一块儿心病。因此,敬王把追杀姬朝作为第一重要任务,派出无数情报人员找机会刺杀姬朝。

姬朝被晋国彻底击败后,选择逃亡到南方的楚国。

当时,晋为北方霸主,楚为南方霸主,两国相争年代久远。敬王得到了晋的支持,姬朝如果得到了楚的支持,正可以与之对抗。而且,楚为了对抗晋,也会乐于扶持姬朝。

姬朝来到楚国后,把家族安置在楚国最北部的边境南阳,因为在这里既能得到楚国的支持,又距离洛阳极近,只要一有机会,姬朝就可以再打回洛阳。

敬王没有给这位异母兄弟机会。公元前505年春天,楚国被新兴的吴国攻破,无力再保护姬朝。敬王抓住这个机会,派刺客前往南阳刺杀了姬朝。

南阳现在还有王子朝墓,就是姬朝长眠之地。

周元王姬仁简介 周元王是开启战国时代的周天子

周元王姬仁(?―前469年),姬姓,名仁,周敬王之子,敬王死后继位。前476年至前469年在位,在位8年,病死。葬处不明。姬元在位的时候,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于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姬仁死后的谥号为元王。

人物生平

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于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

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姬仁死后的谥号为元王。

人物生平

周元王姬仁继位的这一年(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周元王是开战国时代的周天子。不过也有学者把三家分晋做为战国的开端。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于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县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

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其子周贞定王姬介立。姬仁死后的庙号为元王。

周贞定王姬介简介 除了名字称号历史无任何记载

周贞定王姬介(卒于前441年),姓姬,名介,中国东周君主,周元王子,在位28年,谥号贞定王。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

人物介绍

姬介(?―前441年),周元王之子,元王死后继位,前468年―前441年在位,周贞定王姬介在位共28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

人物生平

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

周元王死后,其子姬介继承王位,是为周贞定王。

周贞定王在位期间,没有给历史留下一点笔墨,除了自己的名字和称号,然而他在位二十八年,似乎也不应当完全什么都没干过,只不过,所作的都是些不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懚罢了。

当时的天下,旧贵族奴隶主之间的诸侯之争已经被新贵族地主之间的大夫之争所替代,曾经架空了周天子的诸侯们,现在也日益被自己的大夫们架空。架空了诸侯的大夫们,正如架空了天子的诸侯们一样,开始互相兼并,攻伐不断。

曾经多次扮演周天子保护者同时也经常扮演压迫者角色的晋国国君,就是这样被架空的。大夫们架空了国君之后,互相PK,最后在周贞定王在位的时候,只剩下了韩、赵、魏三个家族。三家的当家人大夫,不仅不去向晋国国君朝贡,反倒要求国君晋幽公来向自己朝贡。

晋国是北方的霸主,晋国的事情,说明地主阶级替代来的奴隶主阶级,成为了新的统治阶级,已经成为了一个主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奴隶社会总代表的周天子,当然更加不为人关注了,所以贞定王虽然在位二十八年,却不曾在历史上留下什么事迹。

谥号争议

清朝学者黄式三在其《周季编略》中认为周王介的谥号贞定王的说法是一个错误。他指出,《史记·周本纪》中周王介被称为定王,与姬瑜同谥,黄式三认为此处史记是沿袭了《国语》的错误记载。黄式三认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按照《世本》和《史记》等称周王介为贞王或定王的记载,臆造了周贞定王的称谓,司马贞《史记索隐》就对皇甫谧的做法提出批评。而后世学者多从皇甫谧,黄式三认为应该根据《国语》韦昭注和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说法,而称周王介为周贞王。

周哀王姬去疾简介 在位三月被弟弟杀死的周天子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姬姓,名去疾,为周贞定王长子。前441年周贞定王死后即位,即位后三个月为弟姬叔袭杀,葬处不明。死后的谥号为哀王。

帝王档案

姓名:姬去疾

姓别:男

民族:华夏

职业:东周王朝第十七任天子

生卒:公元前?~公元前441年

工龄:三个月

父亲:姬介

母亲:不详

王位继承人:姬叔

弟弟: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西周桓公姬揭

在位仅三个月就被弟弟杀死

贞定王姬介驾崩之后,其长子姬去疾继位,是为周哀王。周哀王的时候,王室的权力地位斗争开始异常激烈,哀王在位仅三个月,哀王的弟弟姬叔杀死哀王后自立为王。

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周思王姬叔简介 不尊周礼杀兄自立的周天子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姬姓,名叔,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叔杀害周哀王即位,为周思王。在位仅五个月,又被弟姬嵬所杀。姬叔也是鲁国的第三十五任君主。

人物简介

姓名:姬叔

别名:周思王

国籍:周朝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雒邑(今河南省洛阳)

逝世日期:前441年

职业:东周君王

主要成就:不尊周礼,杀兄自立

兄弟:姬嵬、姬去疾

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周考王姬嵬简介 东周里分封出“西周”的周天子

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全谥为周考哲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姬姓,名嵬。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谥法云:“大虑行节曰考”。葬处不明。

人物生平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於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国,周朝地盘越来越小,只剩下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以及几千军队那么小。考王姬嵬在位期间,越国日益强大,和齐国、晋国、楚国成为中原霸主,越王灭了滕国,开始向中原发展。

在位起讫:公元前440年-公元前426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426年。

出生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

立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

年号:周考王元年(辛丑,公元前440年)。

周贞王二十八年(庚子,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后,其长子姬疾继承王位。但只在位三个月,就被自己的弟弟姬叔袭杀,追谥为周哀王。姬叔即位也仅只有五个月,又被另一个弟弟姬嵬所杀,追谥为周思王。最后,由姬介另一个儿子姬嵬继承王位,为周考王。

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间,封弟弟姬揭于王城,以继续周公的官职,史称周桓公。时人称此国为“西周”。周桓公死后,传位于儿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

就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国。

周考王十五年(乙卯,公元前426年),在位15年的姬嵬死后,其儿子姬午继承王位,为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姬午简介 加速周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姬姓,名午,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在位)周考王之子。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此即“三家分晋”。这就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也有人认为前476年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人物生平

周威烈王,在周考王死后继位。在位24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威烈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03年,分别册封魏、赵、韩为诸侯国。

魏国当时的国君是魏文侯斯,他任用著名政治家李悝进行改革,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

赵国国君烈侯也任用公孙连等一批贤能之士整顿吏治,提高统治机构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使赵国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前402年,姬午病死。死后的谥号为威烈王。谥法:猛以刚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写起。

册封三晋

考王死后,其子姬午即位,是为周威烈王。周威烈王觉得自己这个天子比较没有安全感,打算对诸侯施以一些“恩泽”换取诸侯的支持。

可是大周天子发展到考王的时候,已经到了无土可封的地步,实质性的“恩泽”最后彻底用尽了,就只好用名义上的恩泽来讨好诸侯了。所谓名义上的恩泽,就是指名义上爵位的册封。

当年(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的时候,晋国的三个大夫(当时的大夫都是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的)——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合力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氏,瓜分了晋国的全部领土,晋国国君已经沦为三家手中的傀儡。因此,这三家大夫虽然实质上已经相当于三个独立的国家了。

虽然三家实质上已经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在名义上,却还是大夫之国,而非正式的诸侯。这样,在外交方面,三家就显得很没有面子了。

周威烈王投其所好,在公元前403年,正式册封魏、赵、魏三家大夫为诸侯国,三家大夫按照礼仪叩谢王恩,周威烈终于又享受了一次天子的感觉。

大约是心满意足了的缘故了吧,姬午在册封三家之后的第二年,就高高兴兴的死去了。

周安王姬骄简介 册封田氏为正式诸侯的周天子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为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人物生平

姬骄在位期间,齐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将齐国国君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姬骄封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这标志着齐国的新兴的封建势力取代了旧势力。

当时,楚国国君是悼王,他于公元前382年任用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卫国人吴起进行变法。吴起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改善财政,增加军事力量。这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南平百越,北灭陈、蔡等国,又大败魏国。但是,第二年楚悼王死去后,仇视变法的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废除了新政,使楚国的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地大物博的楚国没有能发展成为统一六国的力量,最终为秦国所攻灭。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一起将徒有虚名的晋国国君俱酒废为平民,瓜分了他仅有的一点领地,使晋国名实俱亡。同年,姬骄病死。死后的谥号为安王。全谥为周元安王。

册封田氏

周威烈王在临去世前一年,通过册封三晋诸侯真正享受了一把天子的感觉。威烈王死后,其子姬午继承王位,史称周安王。安王觉得老爸的招法挺不错,就找机会也想搞个册封什么的。机会来了。

公元前391年,齐国的相国田和将齐国国君康公流放到了海岛之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为康公的食邑,其他全部领土都归田和所有,田氏在事实上替代姜氏成为齐国的新统治者。

周安王当然也不会马上就对田氏进行册封,而是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五年之后,眼看田氏齐国深得人心,周围一些诸侯进行了一些干涉也不能够动摇其统治。安王确定田氏值得投资,就在公元前386正式加封田和为齐侯,享受了一把被诸侯朝拜谢恩的感觉。又过了十年,就是公元前376年,当年被威烈王册封为正式诸侯的韩、赵、魏,将早已徒有虚名的晋国国君废为平民,瓜分了晋国最后一点领土,彻底灭亡了晋国。

晋国毕竟是周天子的同姓诸侯,而且曾经多次在危急关头扶立过大周,现在落得这样可悲的结局,周安王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情,更难免会被三家这种冷酷的行为所吓倒。于是,就在这一年,周安王生病死去了。

周烈王姬喜简介 在位期间秦献公开启秦强盛之势

周烈王姬喜(?—前369年),姓姬,名喜,为周安王之子。前376年到前369年在位,又称周夷烈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谥号为烈王。

基本介绍

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以及整顿内政,加强王权。他还清理户籍,整顿军队,注意发展经济,使国势好转,为日后秦孝公时候的商鞅变法准备了条件。公元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了韩的六座城市,成为秦向东发展的开始。

人物事迹

齐威王朝拜周烈王。当时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诸国都不来朝拜,唯独齐威王来朝拜,因此天下都称齐威王贤德。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告诉他,自从你为官以来,诽谤你的话天天都有,然而我派人去巡查发现,人民富足,地方生活安定。这就是你不侍奉我的左右近侍,求他们帮你说好话的原因吧。然后齐威王赏了即墨大夫。后来又召见东阿大幅,告诉说赞誉你的话天天都有,然而我派人去巡查发现田野不辟,人民陷于贫穷饥饿中。过去其他国家侵占我友国领土时你也不帮忙!这就是你侍奉我左右近侍,所以他们才帮你说好话的原因吧!就在当天齐威王将赞誉东阿大夫的近侍们进行了处死。于是群臣再也不敢巧言欺诈,凡事务必说明事情,齐国因而成为了天下强国。

人物故事

齐桓公五年(前370年),齐威王召见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大夫。自从他到即墨任职之后,齐威王每天都接到诽谤他的报告。齐威王派人到即墨调查,发现荒田都已开垦,人民生活富庶,官吏清廉,齐国东部也很安宁。齐威王认为,即墨大夫颇有政绩,有人诽谤他不过是因为他没有秦承国王左右的官吏,没有求他们帮助。于是,齐威王给即墨大夫增加了一万户的封邑,作为奖赏。其后,齐威王又召见阿邑(今山东阳谷)大夫,自从他到阿邑任职以来,齐威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的赞扬。齐威王派人到阿邑调查,发现田野荒芜,人民贫困。赵国进攻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时,他不率兵支援;卫国攻取了薛陵(今山东阳谷东北),他还都不知道。齐威王认为,阿邑大夫毫无政绩可言,之所以能时时听赏誉他的话,是因为他用钱买通了国王身边的官吏,让他们为他说好话。于是,齐威王下令,把阿邑大夫及平时为他说好话的官吏全部烹杀掉。全国为此震惊,官员们悚然戒惧,不敢再弄虚作假,都努力尽心工作。从此齐国大治,成为强国。

在位贡献

周烈王姬喜在位期间,是秦献公在位的后期。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以及整顿内政,加强王权。他还清理户籍,整顿军队,注意发展经济,使国势好转,为日后秦孝公时候的商鞅变法准备了条件。公元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了韩的六座城市,成为秦向东发展的开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谥号为烈王。

周显王姬扁简介 坐看诸侯自立为王的周显王

周显王姬扁(?—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姓姬,名扁,东周君主,在位48年,为周烈王之弟。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

人物生平

周显王姬扁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变法发展到高潮。公元前356年,齐侯田因齐(即日后的齐威王)任用贤能之士邹忌、田忌等人实行改革。为了广开言路,齐侯下令不论臣民,凡能当面指出自己过错的,赐给上等奖;以书面提出批评建议者,赐给中等奖;即使在背后议论他的过失的,也给奖。命令一下,几个月之内来朝廷提批评、建议的人争先恐后,门庭若市,使齐侯了解到许多国政的弊端,自己的过失和收集了不少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为了整顿吏治,齐侯多次询问左右臣下,地方官中谁最好?谁最坏?不少人说,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的大夫最好,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的大夫最坏。齐侯派人实地调查,情况却正相反,阿地田园荒芜,人民缺吃少穿,敢怒而不敢言;即墨地方治安稳定,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原来,阿大夫欺下媚上,行贿上司,让他们颠倒黑白,为自己说好话;即墨大夫正直不阿,不行贿上司,遭致了诽谤。齐侯当即痛斥了阿大夫,将他及受贿后替他说好话的人烹杀,嘉奖了即墨大夫,赐予他一万户的俸禄。齐侯如此不受蒙蔽,明辨是非,祛邪扶正,使齐国的风气为之大变,人人都忠于职守,不敢说谎。齐侯又选用贤能之士,委以重任。没有多久,齐国大治,成为当时一大强国。

姬扁在位期间,齐国与魏国有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史称“桂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53年。魏军在主将庞涓率领下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赵求救于齐。齐侯以田忌为将,以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为军师,统兵救赵。齐军在孙膑的谋划下,扬言要突袭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重要门户襄阳(今河南省睢县内),魏军慌忙回兵,齐军在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县东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救了赵国。这种战术,后人称之为“围魏救赵”。

另一次史称“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庞涓统率魏军攻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以孙膑为军师,带兵救韩,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大军抵抗齐军。孙膑为了迷惑敌方,命令齐军进入魏国的第一天造灶10万个,第二天造灶5万个,第三天造灶2万个,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然后在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杀庞涓,俘太子申。这种迷惑敌军的战术,后人称之为“增兵减灶”。

“桂陵之战”后的第三年,齐侯称王,史称齐威王。在此以前,魏侯已经先称王,接着,秦、韩、赵、燕等国诸侯也先后称王,以表示自己高于其他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周慎靓王姬定简介 在秦国崛起的恐惧中病死

周慎靓王姬定(?—前315年),姓姬,名定,一名顺,中国东周君主,在位6年,为周显王之子。当时战国七雄为了壮大自己,各自找寻盟友,有不少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一个强国,称为“合纵”,以苏秦为首;也有一些强国相互结合,攻打较弱的国家,称为“连横”,以张仪为首。前316年,秦军攻灭了巴、蜀两个小国,大量移民巴、蜀,占有对抗长江中下游的楚国的战略优势。前315年,病死,谥号为慎靓王。

帝王故事:连横合纵

周显王心理素质挺好,所以能快快乐乐地当了48年的天子。但他的儿子周慎靓王姬定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在位仅6年就死掉了。

战国七雄中的五雄楚、燕、韩、赵、魏,在公孙衍的撮合下,来了个“五国相王”,就是这五个国家互相都承认对方是王。这样,本来大周还想指望这些“王”本着“一山不容二虎”的劣根性互相攻伐,坐收渔利,现在他们竟然来了个和平共处,周慎靓王看了能不闹心吗?

不过更让他闹心的,却是促成这五王互相承认的原因—秦国的崛起。

此时的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虽然在技术上还处于青铜时代,但是在制度上却整整领先了东方各国一个时代。

强大的秦国制定了向东扩张的国策,而且以统一天下为终极目标,这就威胁到了所有诸侯的利益。因此,东方各国才暂时放弃矛盾,互相承认,为的是联合起来对付秦国。齐国之所以没有参与进来,是因为秦、齐中间隔着魏国、韩国和赵国,秦国不能直接威胁到齐国,而且秦国还送给齐国很多重礼,所以齐国对于抗秦根本没有兴趣。

五国联合起来打秦国,这在当时叫“合纵”。与之相对应的是“连横”,就是强国裹胁弱国,或者强强联合绞杀弱国。

秦国确实太强大了,加上东方各国内部问题确实太多,对于合作普遍没有诚意,结果五国合纵最终还是打不过秦国。五国联军攻至秦国的东大门函谷关,秦军出关一冲,联军立即溃败。随后,秦国集中兵力攻打韩、赵、魏三国,结果斩首8万人,彻底粉碎了五国合纵。

此后,列国怕秦国就像老鼠怕猫一样,不仅不敢单独与之对抗,甚至连联合起来对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面对这样的天下形势,周慎靓王还能说什么呢?秦军会不会哪天就冲到自己的眼前呢?

公元前315年,周慎靓王在恐惧中死掉了。

周赧王姬延简介 东周末代天子,东周最后一位国王

周赧王姬延(?-前256)亦称王赧,是东周的第25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雒邑。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前256年,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

周慎靓王在位仅6年就死了,继承王位的是东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也是东周暨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

姬延这个天子当得实在没意思,仿佛是个普通的诸侯。诸侯还有地盘呢,周赧王最后连地盘都混没了。

原来,西周国又分出一个东周国以后,东周国和西周国争伐不断,并且侵占了天子的地盘。周天子渐渐混得只剩下成周一座孤城,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只能依靠东、西两个周国供养。 周赧王继位后,东周君表示不再继续负担王室的费用。赧王顿时没了主意,就去求西周公。西周公表现得挺大度,让天子搬到王城居住。

赧王只得离开成周,投靠到西周公那里生活。

西周公把赧王迁到自己的地盘后,立即接管了赧王留下的成周,于是洛邑都处在西周公的统治之下了。这样一来,西周公的都城几乎恢复了当年东周时的水平,西周公感觉自己倒更像当年的周天子,而现在的赧王连个诸侯都算不上,不过是自己养活的一个食客罢了。

楚国与其他四国合纵攻秦失败后,总结了一下教训,结论是合纵失败关键在于各诸侯国地位平等,互不统属,所以难以协调一致,如果由周天子来牵头或许就能成功。于是,楚国派出使者请周赧王

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各国,集中力量攻秦。周赧王立即找西周公商量此事,希望西周公协助他伐秦。


王一五先生简介

中共党员;

中华文化学者;

中华易教传承人; 

商都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

商都棋社专利产权持有人;

商都城市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宁夏传统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

国际注册中华传统文化教师专业能力等级测评考试全国考务中心副主任;

王一五,子姓,王氏,名凯,号一五先生,别号商都寡人。生于殷商后裔孔子的祖籍地河南夏邑(古商都城市),现居于中国之中黄帝故里商都文明圣地郑州(古商都城市)。

十三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营项目包括商都论坛(博鳌新儒商)、商都城市文化发展项目招采、商都读书会、商都棋社、少儿易经教学玩具与课程、中华传统文化教师等级测评考务工作、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系统实施等等。

商都论坛组委会活动包括商都读书会、商都棋赛、商都会客厅、商都城市文明展演等社会活动,其中商都读书会是针对有一定中华文化基础,特别是喜欢易儒道释各家经典文化,并愿意主动担当商都城市文明建设的优秀企业家、商协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为对象的邀请制会员读书平台。商都棋赛是以知名学者王一五先生研发的全球首款游戏原创度和历史还原度最高的商代历史题材游戏,融合了中医五行、商都历史、姓氏文化、中式思维训练等知识功能的商都帝王棋为主要竞赛游戏工具,分为帝王版、西游版、暗黑版、高科技版、论语概念版等不同题材。商都会客厅是在,通过主人、客人、专家和知名主持的访谈线上线下传播树立国际商都庄严形象的节目;是具备商都城市历史文明展示,易儒道核心文化展示以及红色教育党建学习功能的社区公共接待场所;是企业人通过自己的场地服务,“地道做人,传播道地文化”,兼顾社会责任担当和企业形象宣传的重要举措。

而商都城市文明展演则是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气磅礴,到商始祖契(xie4)因治水有功被封商地的人民功臣,到相土乘马王亥服牛的商业文明,到汤武革命与伊尹辅政的光辉岁月,到太甲子至从暴君到圣王的励志故事,从中丁到盘庚商国迁都的历史疑云,到创造大商盛世的武丁父亲小乙的教育智慧,与通天皇后妇好的爱情故事,到毛主席揭秘历史为商纣王平反的历史事实,到包括殷商子姓后裔圣贤辈出的群星璀璨,中国商人精神和大爱的历历在目,到以商报国,共享共富的新时代大商典范,最后落脚在2035年、2050年中华商道全球溢彩的美好未来。这样一出由商都人民创造,全球巡演,感动华夏,震惊世界的“文明奇兵”。

长按关注公众号一五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简述历史——东周
春秋时期东周王朝四任帝周僖王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121节;迅读网手机版
西周历代帝王〔组图〕—中国联合教育网
春秋基本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