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的故事》27:在寻求新标准中崛起的“现代艺术” | 听见艺术

19世纪末,青年艺术家对19世纪的绘画产生的不满及其中不容易解释清楚的感觉催生了所谓“现代艺术”。

from E.H.贡布里希


27:寻求新标准 来自喜雅艺术 08:07


1


从表面上看,19世纪末期是非常兴旺甚至自鸣得意的时期。可是,那些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的艺术家与著述家对取悦工作的艺术目的和方法日益不满,于是,建筑便成了他们最方便攻击的靶子。19世纪末期开始,越来越多人对之前的风气感到不满,尤其是英国,批评家和艺术家对工业革命导致的手工技艺的普遍衰落感到伤心,讨厌那些根据曾经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装饰品而仿造的廉价、俗气的机制装饰品。

 

许多人都梦想彻底改革工艺美术,去用认真的富有意义的手工艺去代替廉价的大批生产,他们的批评有广泛的影响,使更多的人爱好真实、单纯和“手工的”产品。另一部分的人渴望以一种新感受对待设计和材料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去创造一种“新艺术”,于是19世纪90年代的建筑家开始采用新材料和新型装饰进行建筑实验,一种使用铁和玻璃的新建筑不知不觉地出现在火车站和工业建筑中,建筑家也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从西方墨守成规的建筑法转到从东方理念里寻求一套新样式和新观念。


霍尔塔  布鲁塞尔保罗,埃米尔·让松街的塔塞尔大厦

1893年  新艺术建筑


 

比利时建筑家维克托·霍尔塔(Victor Horta)(1861-1947)从日本艺术中学会放弃对称构图,学会欣赏我们记忆中的东方艺术所具有的弯曲弧线效果,他不仅是模仿,而是把那些线条移植到跟现代要求十分相宜的铁结构当中。


2


这样自我意识到“风格”,这样盼望日本能够帮助欧洲摆脱绝境的不只限于建筑,19世纪末,青年艺术家对19世纪的绘画产生的不满及其中不容易解释清楚的感觉催生了所谓“现代艺术”。有些人可能认为印象主义者是第一批现代派,因为他们不承认学院里教授的一些绘画规则。但印象主义者的艺术目标跟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自然以来建立的艺术传统并无二致。印象主义的出现完全彻底地征服了自然,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才都成为了值得艺术家研究的对象,这种以描摹视觉印象为目标的艺术好像解决了它的全部问题,但实际上,一大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塞尚  从贝尔维所见的圣维克托山

约1885年  画布油画,73x92cm


塞尚  普罗旺斯的山峦

1886-1890年  画布油画,63.5x79.4cm


塞尚  塞尚夫人

1883-1887年  画布油画,52x51cm


塞尚  静物

约1879-1882年  画布油画,46x55cm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是一位印象主义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解决他给自己提出的艺术问题,并且把最严格的标准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他不喜欢谈理论,但当他在几个赞赏者中名声渐起之时,他有时的确又说明他的目的是“依据自然画出普森”,即一种宏伟、平静性质的艺术。他赞赏印象主义者在色彩和造型领域的新发现,但在他看来这些光辉夺目的画同样凌乱不整。他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在这过程当中,只有传统轮廓的“正确性”是可以准备牺牲的。


3


修拉  库尔波优瓦之桥

1886-1887年  画布油画,46.4x55.3cm


 

当塞尚摸索着调和印象主义手法和画面秩序感的时候,一位年岁小得多的艺术家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却几乎把这个问题当作数学方程式来着手解决。他从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出发,研究色彩视觉的科学理论,决定用非松散色的规则小点像镶嵌画一样组成他的绘画。他希望这就能使色彩在眼睛里(或头脑里)混合起来,而不失去强度和明度。这种被叫做“点彩法”的技术是一种极端措施,它去掉了所有的轮廓,把每个形状都分解成了彩色小点构成的区域,自然使形象难以辨识,随后,他通过对直线和水平线的强调,达成了对有趣的、富有表现力的图案的探索。


4


凡·高  有柏树的玉米地

1889年  画布油画,72.1x90.9cm


凡·高  圣马里德拉梅尔风光

1888年  羽毛笔,印度墨和纸,43.5x60cm


凡·高  艺术家在阿尔勒的寓所

1889年  画布油画,57.5x74cm


 

1888年冬天,修拉在巴黎引起人们的注意,塞尚在埃克斯的隐居地埋头工作,这时一位热情的荷兰青年离开巴黎,到法国南部去追寻南方强烈的光线和色彩,他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去世时,他的画家生涯还没有超过十年,他的成名作在三年夹杂着病危和绝望之中的时间中画成。他想让他的画具有他激赏的日本彩色版画那种直接而强烈的效果,他渴望创造一种纯真的艺术,给所有的人快乐和安慰。


5


高更  白日梦

1897年  画布油画,95.1x130.2cm


 

同期,在法国南部还能见到第三位艺术家,他名叫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情况跟前面两人很不相同。他自视甚高,雄心勃勃,几乎是自学并于较大年岁才开始作画。他认为艺术处于华而不实的危险之中,感情的力量和强度也被剥夺了。他不得不离开欧洲,而作为一个成员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土著人中间而自寻出路。在那时候他创作一批看起来非常粗野、原始的作品,并且因此被称做“野蛮人”。他不在乎简化的形状和配色是否会使他的他的画看起来平面化,也乐于不考虑西方艺术的古老问题,只向往直率和单纯的效果。


6


博纳尔  餐桌上

1899年  画板油画,55x70cm


赫德尔  图恩湖

1905年  画布油画,80.2x100cm


图卢兹-劳特累克  在大使饭店的歌唱家阿里斯蒂德·布律昂

1892年  石板招贴画,141.2x98.4cm


比亚兹莱  王尔德《莎乐美》插图

1894年  线刻并施灰调子于日本犊皮纸,34.3x27.3cm


越来越多年青一代的艺术家看到了塞尚、凡·高和高更三人如此强烈地意识到的艺术问题,他们也不再满足从艺术学校学习到的技艺,而是都去寻求崭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优秀者,而新的艺术更是使招贴画、插图艺术、版画等都从中获益。

 

#本期互动话题#

在19世纪晚期的现代艺术作品中,哪一件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主 播:商家莉

编 辑:陆晶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求新标准——19世纪晚期
艺术的故事 五 I 如何欣赏艺术
五哥聊画之油画的前世今生下篇
艺术号·专栏 | 宋永进:直觉触摸西方艺术史(下)
曹意强|油画媒介与创作问题
印象派是如何产生的?附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