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粤西文学】鸟洲(第七章 蜡烛外篇2)
《鸟洲》是一本以粤西文化为基础的的散文体小说,时代在飞速发展但古老的习俗却依旧,张裂成新与旧的挣扎、女性在男尊女卑的习俗中苦求爱情而不得、知识女性特有的梦想的觉醒和追求等元素串连成一位女子在她的青春年华里的彷徨和呐喊,却最终又与自我和解

【粤西文学】鸟洲  (合集更新中)

(点击任一标题即可直达阅读)
【粤西文学】略谈鸟洲为神马叫鸟洲(又名《鸟洲序》)
【粤西文学】鸟洲(第六章  蜡烛1)
【粤西文学】鸟洲(第六章  蜡烛2)
【粤西文学】鸟洲(第六章  蜡烛3)
【粤西文学】鸟洲(第六章  蜡烛4)
【粤西文学】鸟洲(第六章  蜡烛5)
【粤西文学】鸟洲(第七章  2014年的一只38节)
【粤西文学】鸟洲(第七章  2014年的一只38节)

除了我妈很关心我的调动问题外,我外婆也很关心我的调动问题。知道我一毕业,她立马打电话给那个做蜡烛的堂舅父,让他给我好好走走关系。舅父说他只是鸟洲的一条小蜡烛,很难帮得上我走那传说中的关系。外婆说她不什么大人物小人物,反正她一个老婆子从没求过他那个大侄子一句半句,她听说农村的孩子很野蛮会打蜡烛的,为了让瘦小的我远离那帮野蛮小子,这个帮舅父他无论如何可得帮,而且舅父他从我外公还是生产队长的那会儿就开始做蜡烛,深谙鸟洲的蜡烛之道,这回他怎么着也不能忽悠她一个老婆子。其实舅父并没有忽悠我外婆,在我还没毕业那会儿,我曾打过电话给舅父问他在鸟洲要成为蜡烛需要进行哪些程序。舅父说我如果是国家任务本科蜡烛生,到时拿报到证回鸟洲人事局报到就能分配到农村的蜡烛公司任教,而且一年还能退六千学费,本科退四年就二万四;再然后如果想进好学校的话,就让家里多准备些票票,退的那两万四要不要也没关系,但人住高处走水住低处流,农村不是人呆的地方,你们年轻人在城里有的是前途。

因为当时我还不是那传说中的社会中人,听不懂舅父的言外之意。要不我就会跟他说,票票家里早已准备好,就是现在不知道真佛在哪里,哪天得请舅父出来茶楼叹叹茶顺便给外甥提供些宝贵的参考意见。可我对于舅父的良好建议却没有按第一个版本来回答,我回答的是第二个版本:谢谢舅父的信息。其实我只想了解一下家里是不是真的有分配政策,因为我在外省读的大学对家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如果真的不用考试就能做蜡烛那我就回来报到,如果要考试还是外出随便找只工作好了。至于说分去好的工地差的工地,我不在乎,反正都是给阿爷打工,在哪都一样,读大学已经花了家里很多钱了,不能再要家里为我花钱了。——就是我的那一番抽象的话让舅父推辞外婆的请求的。

村里的乡亲父老也很关心我的调动问题。宗族里的兄弟说我们村里多少年才也一个大学生,虽说不是男的不入族谱可也是村里的光荣,他们建议我家一定得好好走走关系找只好单位为村里人争争光。然后乡亲父老叔伯兄弟们知道我家没什么人脉关系,还很热心地为我牵针引线铺路搭桥,正可谓情深义重哪。可对于乡亲们的好意我不但没领悟还白白糟蹋了他们的一番好意,现在想想有点过意不去。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很晴朗的夏天早晨,我正在做着村姑洗着衣服,我妈急忙跑回来叫我先别洗衣服了,赶快穿戴好拿上我的简历去茶楼,村里的福贵为了我搞调动的事专门请了那个工商局的什么头儿出来饮茶,他和蜡烛总局长很熟的,也和很多蜡烛工头很熟,人家福贵很有心事也没帮你请到他出来饮茶。

然后我这才知道在茶楼是可以看简历的,怎么我以前一直没想到呢。以前我只以为茶楼是饮茶灌水的地方的,是聊私事的地方,简历得在招聘会或办公室里看的,如果在搞私事的地方办公事不就公私不分了吗?也正是那时我一根筋的想法,使我放弃了那个大好机会。我跟我妈说我不去饮茶,我都不认识那个工商局的什么头儿,干吗要去陪他饮茶?而且我的情况福贵也都清楚,让他跟他说不也一样吗?

我妈说那人关系很广的,去陪他喝喝茶会大有收获。而且那是福贵的一番好意,我怎么能推辞。

福贵的好意我心领了,也很感激,但是我还没和陌生人去喝过茶,这个茶我喝不起。管他呢,别搞那么多花样了,他们要分我去哪就哪。

怎么就没有人愿意相信我是真心实意到农村这片广大的土地上接受人生洗礼的呢。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一二再,再二三地建议我搞调动。其实我只想响应一次传说中的号召,在我除了年轻就一无所有的时候。每个时代青年都有其时代使命,而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能做的就是去宽阔的田野上散播文明的种子。我再次强调,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口号很嘹亮也很激动人心,作为一名村姑,我为自己能有机会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感到自豪。就这样,我成了一条传说中高学历高知识高文化的光荣乡村绿蜡烛,为了这个光荣的称号,我是不会走关系搞那传说中的调动的。

可在鸟洲居民的眼中,我在鸟洲做蜡烛没别的目的,其唯一目的就是给力找一个好单位,再给力找个好头主。在鸟洲,不说找对象的,也不说结婚的,说的就是传说中的找头主。于是木棉常叫我趁着大好青春年华赶快搞调动走出这只小山村再好找头主。为了证明她的观点,她还给我举了好些栗子。那个谁在乡村蜡烛工地呆了六七年都没嫁掉,后来她三十岁了调到了镇上的蜡烛工地,第二年就成功地嫁了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不认识,但另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宝蟾我认识,她和我做了两年同事,上一年调到镇上蜡烛工地跟她丈夫团聚去了。不过在木棉的转述里,宝蟾现在的丈夫并不是她原先条仔。宝蟾原来条仔是她在这蜡烛工地认识的,那男的后来调到城里的蜡烛工地,宝蟾没有搞调动,然后那个男的就把宝蟾甩了。木棉转述的内容大概就是这样,然后木棉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城里的蓝蜡烛眼界是很高的,他们一旦成为城里的蜡烛就会抛弃他们在农村认识的绿蜡烛,所以农村的绿蜡烛要想不被抛弃就得也跟着搞调动成为城镇的蜡烛。

我觉得木棉把搞调动和婚姻联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因果结构的逻辑关系,这种结论应属于机械唯物论,也是对传说中的爱情的不尊重。我不知道别人的婚姻是交易还是爱情的结晶,反正如果哪一天我会嫁人,而这世界又存在那传说中的爱情,那么我相信即使我不搞调动,也会把自己嫁出去的。不过即使这样,好多年后木棉再给新来的绿蜡烛举只栗子,还会多一个案例,我应该也会成为木棉的经典案例之一,排在宝蟾的后面。

好像从理论上讲,木棉把我举作案例也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因为在刚到是的中学开工的时候,他们问我有没有货儿,我说有,他正在蜡烛大学读大四,明年也会回鸟洲做蜡烛。可当第二年他们再问我有没有货儿的时候,我的回答却成了没有。我那只传说中的货儿离我而去的理由确实是像木棉说的那样,他后来在城里的蜡烛工地开了工,就甩了我。而他提出跟我解除关系的原话是,他们家人不同意他和我在一起,他毕业后要呆在城里开工就必须得听他家人的,他叔叔是城里的的蜡烛工头,为了他的工作他必须得放弃我,其实他还是很舍不得的,无奈为了他在城里的工作他必须得作出选择,并且他还希望能得到我的理解云云。

遇到这种传说中极品货儿,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要怪就怪我那一次在QQ上不小心也答应了做他只货儿,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解除关系,还使我迷茫了一个晚上和好几天。

我还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一个如此抽象又如此现实的理由,那人就这样成了路人甲。这使我对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使我对自己有点失望,我赶脚我的眼神应该是有问题的,得配眼镜了。

不过还好,我人品比较好,深受命运之神的眷顾,在我的青葱岁月里,她告诉我写鸟书才是我要做的事,路人甲就这样淡出了我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岁到60岁,是人生最黑暗的十年,目光长远的人会这么应对
人民日报:成年人交往的6条社交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世上最好的养生:走路、睡觉、喝粥
推荐:心态好的人都有这9个习惯
生易人的经(1)
王阳明:修心,可以扭转命运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