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吃饭减肥

饱餐一顿,是用餐愉悦的最高标准。这与用餐环境无关,重点在一个饱字上。只是结束用餐后,会有疑虑,肚子有些撑,哦,不是有些,是太撑了。问题是,为什么刚才用餐的时候没有发现?

这是一种现象,饮食者都会遇到,胃觉在传输感觉时慢了几个节拍,等他将消息传达到大脑时,胃部已经被塞进了大量的食物。如何去克服这种现象?过程不复杂,是这种现象形成的结果。个人层面,习惯快速的饮食,外部层面,时间紧,被迫快速饮食。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离不开一个快,那么你就端正饮食习惯,降低手速,等一等胃觉神经的传递。

这种模式我们都懂,还需要你这个假医生解说,浪费吃饭时间。是的,所以这种策略我是不屑于用的,毕竟我是没有成功控制住就餐的速度。

回到“饱餐一顿”这个词汇,这是一个喜庆的词汇,当我们在说“我要饱餐一顿”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时间是不紧迫的。外部不利因素已经被我们剔除,让自己习惯缓慢饮食就这么难吗?是的。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为什么吃饭”。通俗的说法是饿了,生物学的说法是身体需要能量来支持。剔除“饿了”这种情感因素,直面最基本的运转方式,处理结果会更高效。

既然是身体需要能量,我们一顿饭不吃,没有什么影响。两顿饭不吃,影响也可以忽略。三顿饭不吃,也只是开始了轻断食。四顿饭不吃,这是开始辟谷的节奏。五顿饭不吃,依旧可以正常生活。六顿饭不吃,这是一道门槛,毕竟属于完整的两天不吃饭,身体依旧可以运转。问题是,一顿饭不吃的时候,我的情绪已经有了变化,即使微乎其微,两顿饭不吃时,这种饥饿感带来的情绪已经是强烈的。当我们面对食物时,两眼放光,道出那句咒语,“我要饱餐一顿”时,必然加快进食的速度,来对冲饥饿带来的情绪,结果就是,吃饱而撑。

如果我们习惯了一日三餐,没有一顿饭的缺失,也会在饭点到来时感觉饥饿,这也是我们常态化的暴饮暴食的原因。自律性的办法就是在饥饿到来前去就餐,食物就是食物,不带一份情绪。只是这样的情景很难满足,比如公司有下班时间,加班时间不固定,饥饿的时候才想起吃饭。人不是代码,按照预设的流程安全运行。那么还有什么更高超的策略吗?

有的,我们无法控制外界因素,那就控制好自己,同样可以约束外界的环境。就餐前,在大脑列出自己要吃的食物数量,见到食物前,我们的大脑思维还未受饥饿情绪的摆布,控制好数量,即使情绪再激烈,已经没有可以提供给胃的食物。这是一个思考优先级的问题,更有甚者,在上一个饭点已经列好下一顿食材的数量,健身餐就是这样的例子,也是健身餐在减肥的效果上,实现好口碑的原因。

小城雨田
2021/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少吃一顿饭”减肥,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吃饭时的11个坏习惯,最后一个泉港人都中枪!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是因为饥饿吗?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
燕教授说:饿和不饿,吃和不吃,还真不是你说的算的
为什么你明明不饿,却很想吃东西?
一天只吃一顿饭多活28%?研究者发现:断食2天或会重启免疫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