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甲佳:关于产业云运营的假设

2022年3月12日按语:

重复发这篇文章,似乎有点自恋。之前发了照片版,不方便阅读,这次发了文字版,应该可以看了。感谢林颖的输入。

2010年写文章的时候,长的是这样,mark一下

最近为长三角、珠三角的几家企业提供产业互联网平台有关的咨询服务,突然感受到基于这篇文章进行衍生思考的迫切性。比如关于产业主数据的问题、关于从温州模式的仿生中来看产业环境下的双向计划问题、关于监管、安全问题、关于龙头企业的意愿与行为路径等等。

从单体企业的经典ERP应用到供应链应用再到产业集群应用的路径预测,和2020年北京一家机构提出的贯标2.0的企业发展(成熟)的五个阶段也如出一辙。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甚是是无二的。

2019年3月10日《场景学社》公号转载的按语:

最近关于产业互联网的讨论,因为某些头部企业的领导人的倡议越发多了起来。产业的联结不仅仅是所谓上下游这么简单,它的要义在于产业环境,这些环境要素包括“主业”之外的政策、设计、物流、教育、培训、行业组织等等。所谓“工夫在诗外”。

前段时间CIO群里讨论到广东的灯饰产业,经过政府部门的有效组织,传统的低水平重复竞争的局面大幅度改善,整个产业的产值从200亿元跃升到500亿元。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其核心就是要素得以重新组织,规模效应显著增强。那么多出来的这300亿的增量来自哪里呢?一部分,或者极少部分来自于市场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对其他地域产业市场的无情抢夺,这个虹吸效应还会持久。

这篇文章发的比较早,word版本的找不到了。大家看起来可能费劲。当时是《方案商》等几家杂志的专栏作家。喜欢琢磨,慎重地将这个推演过程定义为“假设”。

转载链接):【照片版】王甲佳:关于产业云运营的假设(首发于2010年《方案商》杂志)

原始题记:

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让产业云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发表于2010年10月份《方案商》杂志)

当下,关于云计算的话题尘嚣其上,2010年9月28日,我参加在苏州举行的一次云计算的研讨会,大家讨论的重点是云计算、云服务的数据安全性以及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我当时提出需要对产业的主数据管理进行细密的基础工作,之外的很多事情是可以简化的,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事实上,我一直有一个产业云的假设。也就是一个产业乃至多个产业统一进入云中为“地面”的多个企业服务。这个假设来自于正在凸显着新时代鲜明特质的温州模式启发,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于十年前的温州模式,或者在感概它的未来是否难以为继的时候,互联网之下,温州模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潜流就是产业集群的迭代整合具备了多个龙头企业共用一个产业云的可能,而且这个可能正在通过一些力主进行与时俱进变革的新一代企业家向前推演,主角就是颇有争议的“富二代”。

产业集群数字化

这样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缔造数字化产业集群的假设。这个假设的基本前提是,主流管理软件可以为产业集群中的品牌商所用,它们要和成千上万家供方(材料商、加工商)或者需方(经销商、专卖店、消费者)进行业务交互。这个解决方案利用了主流管理软件在供应链协同与集团化管控方面的优势,产业云则适应了产业集群中的许多加工商、经销商等对于自身简要的管理以及与品牌商业务交互的需要。

品牌商的销售净额通常处于50亿~300亿元之间,而协同商(加工商及经销商等)的流水额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其实难以精确统计。对于经销商我们关注了很多年,而加工商则一直在幕后为品牌商创造着价值,为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虽然加工商的经营方式比较复杂,甚至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业务类型相对简单,比如一个电气塑料壳加工企业,可以同时为正泰、天正、人民等电气品牌商服务,品种规格保持在100种左右,它们并不需要完全独立面对市场。这些企业,尤其是广大的加工商,上独立的软件,通常在业务管控上没有那么突出需求,不上的话,总觉得不方便。如果以产业云为中介,他们提取订单,实时更新订单状态,那么就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价值。这一点是对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路径的一个探索,也是一个重要实践方向。

由于这些加工商业务上相对简单,群体的同质化比较普遍,在技术上利用SaaS就具有操作性,信息化的总体成本也很低,但是关键业务管起来了,甚至可以同时为几家品牌商服务。同样,在经销商的价值环节里,目前POS类的应用比较普遍,倘若也以产业云为中介,则可以满足除了销售活动管理之外的会员管理、服务跟踪、商业情报管理等需求。

当前产业集群运营体系为未来产业云的必要性消除疑虑

许多时候我们见到第一代的温州老板为外地的、外国的知名品牌代工,会从普通的认识角度看他们的目的,其实根本目的是训练自己的能力,在赢得越来越多的代工订单的时候,往往同时经营着自己的品牌,自己品牌的订单又往往主要委托给别人代工。委托别人加工的一般不是整件,而是分工序的。温州大约80%的中小企业活动于“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不独立面对最终用户,一般不会为一个品牌商“独家”服务。比如温州有一个做电气触头的企业,是专门做中高压开关的金属(金银为主要材料)触点的,它就是隐形冠军,发展到现在只为全球电气行业的前20家客户服务,甘心做配角,并且成为那些主角的依赖。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温州能有这一点是由它独特的地缘和亲缘特性决定的,其实也是可以抽象建模并且进行复制的。

图一所呈现出的是当前企业的信息化趋势,与其说是趋势,还不如说是一种模式,我们清楚,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成有影响力的龙头,某种意义上也没有那个必要。比如温州市及其周边数万家电气相关企业,独立品牌并且有影响力的也就是30多家。这就意味着分层分类的微观经济组织的信息化模式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根植于当前产业集群的小型企业。这些组织实际所处的环境和在产业集群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对信息化需求的模式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内部管控的压力不会是很大,但是对于向客户精准交付的压力会比较大。

由于产业集群的协同是通过契约型的订单进行的,SaaS在这样的供应链协同方面就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它可以是将关键活动管理起来,比如品牌商下单后,协同商在SaaS中记录订单履行的状态,便于自我管理,更便于品牌商的运营机构掌握协同商对于具体订单的状态。那么就产生了增值空间,可以减少很多沟通与误会成本,可能达到“无声的默契”。这些在事实中已经被证明了的业务逻辑是完全可以建模和复制的。

关于产业云推广的顾虑和猜想

另外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前段时间与朋友聊天了解到,一个国际性的家电企业在中国维护它的分销系统,一年的投入大约有1000多万,分销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订货、订配件、账货稽核。如果转由第三方的产业云来服务,投入大约是300多万。当然,为什么人家不用SaaS,一定还有原因,但是业已形成的投资结构不方便转身,一定是其中需要考虑的。另外就是信息安全、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

未来面向中小企业的产业云,我认为政府一定会列入监管范畴的。所以基于有限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应该有机制去处理。我推测,未来产业云的主导者将是政府或者领袖型的品牌商。而管理软件公司很可能扮演维护商和运营商的角色。其费用可能是按月按模块以租赁或者流量的模式收取。一般来说,一个协同商所付出的年费在5千~8千元之间。这些费用可以在交易及管理成本降低所产生的3万~5万元的价值里面出。在一定阶段,品牌商也会很高兴出这笔钱,类似于团购。我预测,和前面说的是一致的,品牌商很可能将这样的服务变成自己的一项业务。

产业云对用户来说,可以是一个轻量级的应用系统

在价格、信息安全疑虑之外,技术可行性通常也是我们所担忧的。事实上从业务的特性来看,技术可行性变得相对轻量级很多了。

有朋友说“日本普遍是独立系统+互联网有限交互,当然我说的不是全球500强企业,那些都是自己开发+SAP”这样的情况,我很兴奋。为什么呢?这当是最实际的基层经济组织的应用,“独立系统+互联网有限交互”确实是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交互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务交互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了,它们构成了供应链的实务系统。具体到温州这个区域特性来看,形态上也差不多。有限交互是企业边界在谨慎渗透,温州呢,渗透的幅度要大一些。

也有朋友说,这样的架构没有供应链计划不行,供应链计划没有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高级计划与排程)不行,没有MRP(Material  Requimmc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不行。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个加工商为温州一个著名的电气集团协同服务提供零件,10多年来这个集团没有下过正式的订单给它,但是它能顺畅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在一般的交易环境中是匪夷所思的,撇开温州特质的人际信任不说,加工商捕捉、预测并满足客户需求的长处,恰好可以规避掉供应链计划复杂进程的弱点。也就是说在实际的产业集群形态中,供应链计划是双向的,这个现象我们还在研究中,或许其中的机理不复杂。可以实现简便算法下的类似APS的效果。本质上就是订单项目化,将订单进行项目化分解,分解为不同类型的任务,给能力单元以明确的任务信息,保证订单的履行。不过即便如此,也比温州产业集群实务中的智慧差远了。

未来,这个将不是假设,而是必须快速到位的。实际上最近几年来越来越个性化的来自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迫使品牌商与供应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互了,而眼下的各种手段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要性已经毋容置疑。(END)

==========================

本专题相关文稿:

21-《产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方法论》概要(2022年3月)

20-产业场景:产业主数据体系建设的迫切性早已到来

19-产业场景:全息态势感知及其衍生概要

18-学习笔记:“品质优良、服务优良”是双良(产业与数字化视角)

17-产业互联网的迷思

16-工业场景的连续性与产业互联网

15-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企业,组织形态会怎样?

14-能力单元论04:产业经济逻辑中的能力单元

13-温州产业集群微观经济观察笔记14篇目录

12-关于云计算与产业集群的思考碎片

11-产业场景构造:从一条线的企业到一个圈的帝国

10-从温州模式的进化看行业SaaS的兴起

09-SaaS与产业集群逻辑地理的诞生

08-茶馆模式 :新版产业集群的服务生

07-产业思维的轻资产升维

06-CIO的产业创新机会&产业互联网的场景价值

05-谁在重新定义你的产业互联网

04- “互联网+产业”之下,筛动企业的是什么力量?

03-产业saas时代已经到来

02-关于产业云运营的假设

01-2002:用友急拐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温州制鞋篇
“企业服务真的热吗?99% 的 VC 都投错了”丨42章经
产业集群是供应的基本趋势
自主品牌
今日管理百科之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