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三字经,【二羊中医读书会】中医从零入门系统学,这本书和中医大牛不得不提
大家好,我是中医二羊,为了帮助中医爱好者和初学中医的朋友系统学习中医。二羊创建一个读书会,开始跟大家一起读一些专业的中医书,每天一读。

入门开始,推荐的第一本书,我选择的教材就是清代陈修园所写的《医学三字经》作为底本结合我自己所学以及结合临床心得一起来分享。

按照顺序,第一步先让大家对中医有一个源头到各门派的全面了解。
《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以及作者.

中国历史上有数位深谙医术的廉政亲民的官员,张仲景、董奉、狄仁杰等等,都是为后人称颂的医圣。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名医,医学三字经的作者,生于乾隆朝,一生清贫,救人无数,不仅是一位在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医师,也是乾隆后期之后吏治腐败之下罕见的好官。


陈修园和他的医学三字经


我来看看陈修园到底是何方大牛。
1753年不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年,前卫外国人在<苏格兰人>杂志发表论文说可以用电来传递通讯,直到100多年过后,美国人才发明第一台电话机。

这一年乾隆皇帝26岁,刚刚做满了18年的皇帝。洪泽湖洪水泛滥,秋后既然还能发洪水淹死人,年少气盛的乾隆帝一怒之下处理一批贪官污吏。

也就是那一年,在福建一个长乐湄村的地方,陈修园出生了。从小可谓书香门第,他爷爷是学士文人,兼通医学,所谓博学而通医。

所以陈修园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但是跟所有伟人一样,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陈修园还很小的时候,他爹得了一场病,然后就去见仲景了。

家里突然失去顶梁柱,一下就贫穷下来。他继承了爷爷的基因,天生脑瓜子好使再加上刻苦学习,从小学习儒学经典同时,还顺带把中医古代医典都学了一遍,也是因为有这样家学渊源。陈修园幼年就已经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爷爷不但供陈修园上学,还为他买来医书。
20岁的陈修园成功考上了秀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遇到了第一个在医学上指点他的“老师”。

也许是从小受经典的熏陶,他学中医特别推崇经典。尤其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黄帝内经。

有一天,陈修园正在树下背诵《金匮要略》,这时来了一位蒙头垢面的赤脚医生。看到这小伙子认真的样子,他对陈修园产生了兴趣,与他搭讪几句,还说,你看得这个《金匮要略》啊,因为传抄不善而留下的错误之处。

聊开了后,赤脚医生说他的来历,他是一个江湖游医,一边游历一边为乡人治病,每天前几个人每人收8文钱,只要这一天的伙食费够了,他也不收多钱了。

赤脚医生的经历让陈修园惊诧不已,觉得他是一个有医德和医术民间高手,他说,我能不能跟你学医,你收我为徒吧。赤脚医生考验问了他“小柴胡汤加减方”,但前两天还背过,但忘记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那位游医狠狠的批评了他,说研究医书囫囵吞枣,这种学法永远都没有办法为人看病。
自然也就没有答应收陈修园为徒。这位老师的话让陈修园醍醐灌顶,后来他自创了“六面”读《伤寒》法,在医学上的参悟越来越多。

陈修园考上秀才之后,又坚持念书,一直在福建的鳌峰书院读书,鳌峰书院是当地的知名学堂,林则徐便是从这所学校学成毕业的,也曾为陈修园的书写过序,这便是后话了。

当时鳌峰书院的院长孟超然对医学也很研究,陈修园还跟他学医,可谓如鱼得水啊。许是不务正业,在医学之中投入太深,陈修园一直到了39岁才中举,才有机会进京参加国考。

中举后的陈修园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因为第一年没有考上,他一直停留在京城。也便是在这段时期,他开始在医学界崭露头角。

这一年,有以为刑部郎中伊朝栋突然病倒,不省人事,手脚不能动,汤水喝不下,喊来京城各大名医,太医,什么协和的,中医研究院的等等,专家们来了都讲得头头是道。虽然没有今天的ct和MR这类检查,但各位专家教授,都是中医在看,从专业角度分析就是“中风”了。

分析完后,都说没得救了,这个病就是这样,当时没有西医开颅手术也没有介入手术。

陈修园说我试一试吧,真是富贵险中求,老天从来都会眷顾那些天生聪明还特别刻苦的人。

用了大剂量的猛药,三服药下去。这个位刑部郎中竟然醒过来了,后来还慢慢好了。

这一试不得来了,从此声名大震,这个京城都传开了。陈修园妙手回春,刑部郎中死而复生。求治找他看病了人排队,排了一条街。

恰巧当时的和珅得了“足萎”病,他当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请遍太医都看不好。陈修园为了给和珅看病,发明了狗皮膏药,把和珅的病给治好了。
和珅对陈修园十分满意,想要收为己用,和珅以太医院使之位引诱他,陈修园装病拒绝,一方面他鄙视和珅的为人,一方面他也预见到和珅大限将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得罪了和珅,京城已经待不下去了,不能往上考,也就只能去吏部报道,请求到边远地区做个小县令。但是上头一直不批,谁也不敢得罪和珅。只好回家待命,一边看病,一边教书,一边修养,这一等就是7年。直到嘉庆帝登基,和珅倒台,他才得到了河北保阳县知县的任命状。

去到河北威县之后,一边在政府上班,业余时间还坚持给老百姓看病。曾经在一次大雨后,在恒山、保阳、高阳出现灾情,他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救灾,灾后温疟流行,但被庸医误治的人很多。

难道这些做医生的都没看过书吗,医术那么烂,一气之下,精选一百零八首有效方,编写为《时方歌括》,下令下属将这本书印发,并且发到乡镇百姓手中,让大家都来学医自救。

他一边做官,一边总惦记着病痛的老百姓。但作为官员又不能全职做医生,直到六十三岁那年,提交职称信,说我都过了60岁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再加上身体病痛,希望领导让我告老还乡。

后来如愿,退休生活根本闲不下来,开办医学草堂,普及中医。为了方便更多人来学习中医他编写了大量的入门教材。这些书一直流传至今,都值得我们大家找来学习。他一生所写的书有《长沙方歌括》、《医学三字经》、等,后人总结编写成《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后面中医二羊也将以《医学三字经》作为蓝本,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
正式进入学习,欢迎大家加入二羊的圈子,跟我一起学习中医。
每天学习一点,只要你还在学,二羊陪你一直都在路上。

医学三字经这本书

《医学三字经》就是陈修园编写的一本精华小册子,作为中医初学入门的口袋书。因为他崇尚经典,推崇内经和伤寒,所以二羊自然推荐大家学习中医可以从这本小册子入手。

这本书是用来读,就是大声诵读的那种读。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

这本书是效仿宋代王庆麟《三字经》的体式,以三字的韵,以千余言概述医学源流、理论及常见病证治。

全书有理论,有方有药,简明扼要,便于初学背诵和概览全局。

内容从中医的源流到发展,再到临床内、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陈修园可谓用心良苦,怕大家记不住那么多中医知识,特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

整本书,从源到流,对历代名家名著的学术特点及临证诊治纲要,作了高度概括。每句三字,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成为后来医学入门读物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其实大白话再唠叨两句,如果通读了这本小册子,对中医的全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后面中医二羊也将以《医学三字经》作为蓝本,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
下一节正式进入学习,具体内容预告如下:欢迎大家加入二羊的圈子,跟我一起学习中医。
每天学习一点,只要你还在学,二羊陪你一直都在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一位农村老中医,赤脚医生的老医书,无...
乾隆朝医圣陈修园:半治举子业,半事刀圭家
清代医家陈修园,经方大家。
陈修园——清代著名医家
名医陈修园
清代名医陈修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