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4年,毛主席看完京剧后,指着戏曲主角问肖华:这位原型是谁?

1964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看了一次戏曲表演《奇袭白虎团》。此戏曲展示了志愿军在金城战役中是如何打败南朝鲜白虎团的。戏曲表演生动传神,各位主角情绪激昂,仿佛再现了我军奋勇杀敌的英姿,其中主角严伟才的表演甚是精彩,引得毛主席非常赞赏。

当时毛主席就问身边的政治处主任肖华,这位原型是谁?是什么职务?其实这部戏曲中严伟才的原型是我国的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那么他的身上到底有着怎么样的的传奇功绩?

杨育才出身贫苦,他小时候替地主打工赚点微薄收入,才能勉强维持家庭的开支。遇到国军扩编,为了躲避国军他离开了家乡。后来得知父亲逝世,杨育才偷偷回到老家,准备为父亲料理身后事。然而杨育才有些点背,他刚回来就撞上了阎锡山抓壮丁,于是他被迫成了一名国军传令兵。

国共双方的争斗,在后期进入了国军势弱,解放军越来越强的形势。而杨育才所在国军部队被解放军歼灭,他可怜地成了俘虏。成为俘虏期间,他并没有被严格对待。他在解放军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大家平等尊重,杨育才生出了要成为解放军战士的渴望。杨育才因为出色的表现与极高的觉悟,第二年便正式成为了解放军战士。

后来杨育才奉命入朝作战,他隶属于203师607团1营3连。杨育才得益于连长的推荐,成了先遣队的一名侦查员。侦察队的几人负责替大军探明行军路线是否通畅,方向准确。1951年6月8日,侦察队几人在行军路线上发现一处因为汛期产生的河流。这突然出现的河流,侦察队众人若不能找出合适的渡河点,那么大家将耽误行军的进度。

由于天色已晚,赵士君本来建议明早再寻找合适渡河点,但杨育才指出这会耽误行军进度。他提出了一个渡河的有效办法。以会水性的杨育才为先锋,他先淌水过去,后面的人以联结的背包带为支撑慢慢地过去。只要杨育才成功过去系上绳子,后续渡河就能轻松了。

但他们都小看了河流的湍急程度,过河途中三名侦察员被水冲走险些丧命,要不是杨育才奋勇相救,他们已经淹死了。在杨育才的努力下,这条河被打上了基桩,大部队后来弄上浮桥得以顺利通过,没有耽误行军。杨育才表现优秀,被选为了班长。

杨育才所在的607团在金城迎来了恶战,为了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打好游击战,侦察小队扩充为三个排,杨育才被委以重任成为了一班班长。

侦察的任务非常重要,要是能及时获取敌方战略动向与安排,我方就能及时部署给予迎头痛击。尖刀排深入敌后,潜伏于溶洞中决定抓住落单敌方士兵,并套取情报。

他们等了很久不仅没能遇到好时机,反而被敌人发现团团包围了。如此下去整排都要覆灭,杨育才提出由他率领一班突围,排长同意了。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侦察排全员悉数安全撤回。任务未成,侦察排当晚继续执行。杨育才率领1班成功抓住了美军军官,并拿到了关键性情报。

到了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优势尽显,联合国军节节败退。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了和平谈判。美国想止战,然而李承晚却不想。在《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协定》签署以后的第十天,李承晚单方面扣押了朝鲜人民军战俘,他甚至想要单独干。

一旦志愿军与美军都后撤,李承晚集团就要率军前进。为了让两国和平早日实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决定在金城发动一场夏季反击战。

而杨育才所属的203师就主要针对李承晚的首都一师,并要歼灭李承晚的王牌部队白虎团。

要打赢,还要歼灭白虎团,这事可不好办。白虎团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美军提供的优良武器装备,不仅有坦克,更有飞机支援。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方决定对白虎团展开斩首行动。我方决定由杨育才带领10名单兵侦查员,以及两名朝鲜人民军翻译,组成了斩首小队。

杨育才打扮成了美军士兵的样子,而其余人则穿上南朝鲜军装,配备好武器就开始任务了。斩首小分队在正面战场炮火的掩护下,他们深入了敌方腹地。敌人设置重重岗哨,要成功潜入难度可不小。就在他们慢慢摸索进入时,杨育才发现队伍后方多了一人,经过盘问原来是被敌方吓破胆偶然跟到后面的南朝鲜士兵。

小分队慢慢深入,并在过程中从俘虏的哨兵那,得知了白虎团所在位置,在一个周围是悬崖峭壁的险地。

小分队赶到距离白虎团只有两公里时,敌人来了增援部队。杨育才看形势果断下命令以冲锋枪端了他们。因为是突然偷袭,敌人被打个措手不及。终于来到了白虎团团部外围,小分队分成四组。

一组负责歼灭警卫,一组负责攻击敌军炮兵指挥部,一组负责歼灭团部会议室中的人,一组负责摧毁敌军车辆。

白虎团没有想到敌人已经来到了腹地,杨育才的这场斩首行动非常成功,白虎团团部整个被端了,于是敌人阵线溃败。

这场斩首行动成功后,李承晚在14天后就乖乖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了。

杨育才获得了特等功,并获得了一级人民英雄等称号。抗美援朝结束以后,杨育才回到了国内成了副连长。

杨育才故事为素材的《奇袭白虎团》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而杨育才也是因为毛主席得知他的事情后,被升任了副师长。

杨育才的儿子杨波在当兵退伍以后,曾想借助杨育才的关系找个好工作,但杨育才却是始终不肯,并且他对于亲戚的请求,也是不答应,于是他成了亲戚口中“没良心的人”。杨育才一直坚持着不谋私利的朴素作风,一件衣服能穿十几年,并且他也经常对子女们说:做那些事心中有愧啊。

杨育才的名声在亲戚那可能不咋样,但在乡里他的名声特好,是大家眼中真正的英模。在快要迎来千禧年的时候,中国老龄委邀请百名英模进京参观,而杨育才便是其中一位。但杨育才已经70多了身体抱恙,他做过胃切除手术身体虚弱,不宜远行。对于这次远行的邀请,杨育才是非常坚持着要去的,他的家人们顾虑老人的健康,一个个都不愿意让老人去。

老人的坚持,他的孩子们有些疑惑,直到杨育才说进京可以去解放军总医院看病,孩子们才放下了顾虑。

杨育才的几个女儿虽没有大才,但都过着还不错的生活。其中大女儿杨军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护校,入党,成为一名护士。二女儿,三女儿都曾入伍当兵,体验父亲曾经的经历,而最小的女儿也颇有成就,考进了解放军某学校。

大女儿杨军跟着老人杨育才一起进京了,身体虚弱的杨育才一进京就高烧。本来第二天要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但这高烧不退,杨军劝说父亲别去了,先安心治病吧,但杨育才却坚持要去看毛主席的纪念堂,他说这里自己是一定要去的。

在杨育才的坚持下,杨军只得同意,于是第二天她带着父亲去了毛主席纪念堂。杨育才在毛主席遗体前泪流满面,他深鞠躬久久不起,看着父亲这样的神态,杨军恍然大悟父亲这次进京,哪是为了治病,是为了特地看一面逝去的毛主席吧。

杨育才七十多岁了,身体虚弱加上高烧,他回去后病重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这一次先进的医疗技术没能留下杨育才,他安详地走了,他没有任何牵挂安静地走了。杨育才是人民的英雄,他的身后事应当有合适的规格,党中央为他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了遗体告别礼。

当时的仪式也算隆重,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迟浩田一同出席。

总结

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那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场战斗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上的尊重。是一位位英勇视死如归的志愿军的前仆后继,新中国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和平。这场战争意义很重,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忘记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杨育才杀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他带队勇夺白虎团,为停战协定的成功签订注入了力量。杨育才退伍以后,他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他常常教育儿女要始终清廉,公正。我们要牢记初心,不能忘本。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要珍惜它。要时刻牢记和平是先辈用血与火换来的,我们要学习先辈为国家付出,做贡献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奇袭白虎团》原型杨育才,担任11年副连长,毛主席亲自过问
战斗英雄杨育才,毛主席特批找到此人,四年内从副排长升到副师长
1999年,74岁老人杨育才病逝,为何惊动两位军委副主席?
抗美援朝停战前的最后一战——奇袭白虎团,该团真的是《太阳的后裔》原型吗?
1953年杨育才奇袭白虎团,11年没升职,毛主席:人才不应该被埋没
志愿军奇袭白虎团,金城战役全歼南朝鲜四个师,迫使签订停战协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